從一間外賣小鋪到年銷售180個億,玉子屋的成功,除了跟日本的產業(yè)環(huán)境有關,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商業(yè)結構的良性循環(huán),把商業(yè)規(guī)律和規(guī)模經濟恰到好處地運用到了一盒小小的便當之中。
在中國,說到外賣,人們應該并不陌生,以前俗稱“賣盒飯的”。有了互聯網及App后,大家又給他們取了一個很有現代范兒的學名——“網絡配餐業(yè)者”。當然,不少人躍躍欲試,準備進軍這個看似門檻較低的行業(yè)。
但要把餐飲業(yè)做到極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日本,有一家叫做玉子屋的外賣大咖,每份便當價格只有430日元 (約合人民幣28元),而且每天的廢棄率低于0.1%。
不過,玉子屋并非一家互聯網外賣平臺,而是一家發(fā)跡于菜市場,全自營超過50年的傳統公司。600人的團隊一年的銷售額可以達到180億日元(約合11億元人民幣)。
更奇葩的是他們只有一家門店,一天最多時能賣13萬份便當!輻射范圍包含了東京和橫濱!
一天要賣13萬份便當是什么概念?快餐“黃太吉”,全國180家工廠店,日銷50萬單。所以這家外賣鋪在業(yè)內看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它就是“日本外賣之王”——玉子屋。
玉子屋的創(chuàng)始人叫菅原勇繼,創(chuàng)建于1965年,玉子原意為“雞蛋”,顧名思義,就是賣雞蛋的店鋪。
玉子屋開業(yè)沒多久員工就卷款跑路,家里還遭了火災。走投無路的菅原勇繼,只得前往東京謀生,開了家魚鋪。后來魚鋪慢慢發(fā)展成了便當外賣。取名玉子屋,是菅原為了提醒自己不忘初衷:我的事業(yè)是從一家失敗的養(yǎng)雞場開始的。
從一間外賣小鋪到年銷售180個億,玉子屋的成功,除了跟日本的產業(yè)環(huán)境有關,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商業(yè)結構的良性循環(huán),把商業(yè)規(guī)律和規(guī)模經濟恰到好處地運用到了一盒小小的便當之中。
堅持高品質、低價位
50年來玉子屋一直堅持一個理念:“讓午飯更便宜、更好吃、更健康?!?/p>
便當到底有多便宜?據說在日本連路邊的乞丐都能買得起,一份便當430日元(28rmb),如果按日本最低工資計算,在麥當勞餐廳端半個小時盤子就可以掙得。
每個便當盒包含六種以上的食品,其中大部分都是天然有機食材,可能包含:耗油炒牛肉、照燒醬烤鯛魚、芝麻醬拌菠菜、咖喱味土豆蔬菜炸肉餅、醬油蘑菇煮魚、涼拌菜絲、一片新鮮的橙子、蒸米飯。
而且所有便當都是上午做好,一直保溫直至配送到客戶手中。
每天只賣一種便當
用過網上訂餐的朋友都知道,有種病是“選擇困難癥”。玉子屋就徹底為消費者解決了這種煩惱。
每天只提供一份菜單,但菜單內容天天更新。玉子屋通常會提前14天制定菜單,并在官網以及隨外賣分發(fā)的宣傳單上公告。
在菅原勇繼看來,“我們需要靠味道競爭,因此在食材上絕不吝嗇,而食材以外的方面就要降低成本,所以選擇‘單一菜單’模式,降低采購成本。
但要營利,就必須在實現規(guī)模效應的同時降低廢棄率,為此要提高配送效率?!?/p>
驚人的配送效率
玉子屋一共擁有150輛配送車和200名配送司機,按區(qū)域分成8個組。8個組再細分成3個小分組,每個小分組通常由5個司機組成。
通過長年積累的經驗,玉子屋研究出了一種獨特的配送方式,采用靈活機動的遠、中、近分組送貨。
每個司機都“擁有”特定的配送路線,大大提升配送效率,一般來說,一個司機一天能配送400盒便當!
每天9點,負責遠距離配送的送貨車就出發(fā)了。10點半,中距離配送組出發(fā)。而遠距離配送組在完成配送后,會與中距離組聯系,對距離自己較近的便當不足區(qū)域進行補充,加快中距離組的送貨速度。
11點20分,近距離組出發(fā)。此時,遠距離組、中距離組再與其組聯系后,補充自己周圍的訂單區(qū)域,加快近距離組的送貨速度。
簡單說,這是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配送系統,憑借送餐員的無縫銜接、優(yōu)秀合作,將便當最快送到顧客手中,也將廢棄率控制在了最低限度。
細節(jié)營銷:便當盒回收利用
對于玉子屋來說,“送餐員”是一個不太準確的定義,因為他們同時還是營業(yè)人員、客戶經理、市場調查員、公關人員……
玉子屋沒有把這些環(huán)節(jié)分開考慮、單獨用人,而是采取整體結合的方式,構造了一個完美的互動系統,也就說,一個人身兼多職。
那是怎么做到的呢?
回收便當盒。
玉子屋精心設計了可重復使用便當盒:
1、免除顧客扔垃圾的煩惱(日本垃圾分類比較嚴格);
2、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吸引了更多顧客;
3、最重要的——“確認吃剩的飯菜”。
回收餐盒的時候,工作人員會統一問顧客四個問題:
“您覺得便當的味道與量怎么樣?”
“您希望菜單里增加什么菜品?”
“附近有比我們好吃與便宜的餐館與便當店嗎?”
“您公司最近有沒有大型活動,您周末要加班嗎?”
記錄回答后,工作人員會將便當盒帶回公司,一一檢查里面殘留的東西并登記。這些信息會通過每日的工作報告實現共享,作為預測訂餐量、改善菜品的最重要依據。
近日,日本電視臺曾經隨機抽取一天,檢驗過玉子屋的預測。采訪當天,玉子屋根據這些信息對第二天的預測為6.31萬份便當,而第二天的銷售量是63126份便當,精準度之高,讓人驚嘆!
當一個客戶長時間沒有點餐時,玉子屋還會打去電話,真誠詢問客戶身體狀況及不點餐的原因。很多客戶長期由某位玉子屋工作人員負責送餐,突然好幾天看不到這位工作人員,還會打去電話詢問這位工作人員的情況。
這么多年玉子屋從不做任何廣告,因為他們認為沒有比每周能見十次顧客更有益的經營活動。
菅原勇繼說,玉子屋成功的最大秘籍就是幾十年來不斷堅持做一份便宜、健康、好吃的午餐。
摘編自微信公眾號“創(chuàng)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