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才測評是高等學校應用心理學專業(yè)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課,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實踐性,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對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人才測評;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4-0012-02
隨著現(xiàn)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深入人心,各類組織越來越重視人才以及對人才的評估。人才測評技術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企事業(yè)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將人才測評技術廣泛應用于人員選報與招聘、人員發(fā)展、人員培訓以及人力資源診斷中。[1]人才測評是應用心理學與人力資源管理的交叉學科,是心理學技術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直接運用。在高等學校的專業(yè)設置中,不管是應用心理學還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都非常強調應用能力,人才測評課程都是其中很重要的教學內容。人才測評課程具有應用范圍廣,操作性強,對技能、培養(yǎng)要求高等特點。[2]因此,除了重點將人才測評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講解清楚外,還必須重視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通過實踐教學讓學生真正體會、理解、掌握人才測評的基本方法。
一、人才測評課程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實踐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實踐教學才能將人才測評的陳述性、程序性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親自見識和操作各類的人才測評技術,使學生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熟悉人才測評技術的運用,為未來的工作打下基礎。另外,實踐教學要求學生親自設計和操作人才測評工具,撰寫測評報告,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融會貫通課本知識,加強他們的綜合理解和應用專業(yè)知識的能力,同時,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高,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主動請教老師,查閱資料,加強了學生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人際溝通能力,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目前高等院校所有課程都根據(jù)具體的專業(yè)設置目標,對于課程應該進行的實踐教學提出了要求,例如最為普遍的是各種案例教學,習題,實驗,調研,這種方法能讓學生在學校環(huán)境下,接觸到同類相關的問題和工作流程,尤其是一些行業(yè)技術性很強的課程,例如法律,學校就有模擬法庭,讓學生通過一些設計好的案子,模擬到未來的工作情景。[3]同樣,在人才測評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模擬使用實際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測評方法,以便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遇到同樣的情況,可以很快地進行技能的遷移,從而為順利就業(yè)打好基礎。
二、人才測評課程實踐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設計
(一)心理測驗
心理測驗在人員評估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對應試者認知能力的診斷及發(fā)展?jié)撃艿念A測,包括一般智力測驗、特殊能力測驗和能力性向測驗。例如:瑞文推理測驗和行政職業(yè)能力傾向測驗。2.對應試者的個性品質及心理健康水平進行測評。例如:卡特爾16PF測驗、DISC個性測驗、SCL-90、艾森克人格測驗等。3.對應試者的興趣、態(tài)度與動機等進行測評。例如:霍蘭德職業(yè)興趣測驗、工作滿意度測驗。教師介紹了各種心理測驗后,可以在課堂上實施某個測驗,讓學生通過實際的操作與練習,獲得對心理測驗知識的真正把握。正如古語所云“讀一遍不如做一遍”。比如,可以現(xiàn)場實行瑞文推理測驗、16PF、霍蘭德興趣測驗,讓學生體驗團體測驗的操作流程,學生兩人一組互相對測驗計分,以及撰寫測評報告。
(二)筆試
筆試是一種主試者通過書面設問,應試者進行書面作答的靜態(tài)測評方式。筆試也是學生最為熟悉的一種人才測評方法。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筆試的精髓,可以讓學生體驗作為出題者的角色,讓他們自己出一套考試題。學生選擇一門課程作為考試內容,根據(jù)筆試出題的流程與原則,精心設計一份完整的試卷。在編制之前,要求學生認真設計一份雙向細目表,確定試卷的題型、內容、分值、權重、難易程度。通過編制試卷,幫助學生掌握筆試的出題原則與方法。
(三)結構化面試
結構化面試是現(xiàn)代人才測評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是目前企事業(yè)單位招聘、公務員招錄中最常用的一種方式。結構化面試的內容、形式、程序評分標準及結果的合成與分析等構成要素,都按照統(tǒng)一制定的標準和要求進行。它要求:在面試前,將所要問的各個問題全部列舉出來,面試時,主考應按照事先所列的提綱和程序來進行,這樣可以保證所有的應聘者都回答同樣的問題,使面試的操作過程更加公正、易于操作。作為考生來說,要在面試中表現(xiàn)突出必須要有一定的積累。而對考官來說,面試中的“問、聽、觀、評”也是一項技術性非常高的工作。面試考場選擇布置、考官培訓等亦是非常專業(yè)的工作,都需要在實踐的基礎上去領會。在教學該內容時,模擬面試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操作如下:1.先讓考生通過觀看視頻,形成對結構化面試的感性認識。2.前期準備:①讓學生模擬HR制訂招聘崗位信息,發(fā)布面試通知。②學生報名模仿角色:主考官、應聘者、計時員、記分員,其他學生扮演考官。③準備面試要用到的面試題、評分表以及布置考場。3.開始模擬面試:嚴格按照結構化面試流程進行考官培訓、面試、評分、計分。4.分享交流:①讓教師引導考生、考官分享面試感受,考官對考生表現(xiàn)進行評價。②教師進行總結和點評。
(四)無領導小組討論
無領導小組討論是指一組應試者在給定時間里,不指定召集人,在既定的背景之下或圍繞給定的問題展開討論,并得出一個小組意見。筆試可以“測知”,面試可以“察言”,無領導小組討論可以“辨行”。由于無領導小組討論更加具有動態(tài)性,學生通過實踐模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人才測評技術的要領。操作方法參照結構化面試,需要重點注意的是考場的設計要便于考官觀察和有利于考生討論。
(五)其他評價中心方法
評價中心是以測評管理素質為中心標準化的一組評價活動。在這種活動中,多個主試采取多種測評方法圍繞一個中心進行評價,這個中心就是受測者的管理素質。評價中心的形式多種多樣,是一種十分綜合的測評技術。評價中心的突出特點是它的情境模擬性,除了上述介紹的心理測驗、結構化面試、無領導小組討論外,還有管理游戲、公文筐測驗、角色扮演等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模擬,但需要事先布置學生進行準備。
三、人才測評實踐教學效果
在應用心理學專業(yè)的專業(yè)選修課人才測評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在介紹了人才測評的基本理論以及各種方法的操作流程后,充分地讓學生對各種人才測評方法進行實踐學習。比如:1.現(xiàn)場實施心理測驗,有條件的時候讓學生參與或主持學校學生干部選拔的心理測驗。2.筆試實踐環(huán)節(jié)的編制試卷則作為課程作業(yè)讓學生課后完成。3.專門安排兩次課,每次三個課時,分別模擬結構化面試和無領導小組討論。通過增加該門課程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我們發(fā)現(xiàn)教學的效果得到非常大的改進。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教學趣味性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提升
相對而言,人才測評這門課程涉及的知識性的理論內容不多,而且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也是在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心理測量等課程均有涉及。如果單純給學生講解理論、各種方法操作流程,這門課程就顯得單調乏味,因而增加實踐教學內容,特別是模擬實踐,讓學生的學習就像做游戲一樣有趣,使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也得到很大提升。
(二)實踐與理論相輔相成,學生學以致用
“學中做,做中學”,學生可以迅速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并綜合消化,轉為能力。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對人才測評技術的掌握獲得了理論上和感性的雙重體驗,不再是紙上談兵,也積累了實戰(zhàn)經驗,對他們將來從事此類工作提供了直接經驗。人才測評的實踐教學對學生來說是雙向的收獲,既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就業(yè),也為以后的工作提供基礎。
四、人才測評實踐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第一,教師在前期的理論教學中要將理論知識(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流程、實施步驟、注意事項等)講清楚講透徹,讓學生掌握好基本功,也可以通過觀看教學視頻讓學生先獲得感性認識。
第二,實踐教學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參與熱情高,為保證教學實踐的順利進行,教師應給學生制訂明確的教學任務,以形成具體的課程學習結果(如測評方案、測評報告),調控模擬教學的順利實施——做好準備工作,包括“計劃準備、組織準備、思想準備和物質準備”。[4]
第三,教師要注意角色的轉換。在模擬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中,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旁邊觀察記錄學生表現(xiàn)以及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適時鼓勵、支持學生。在最后的分享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進行經驗總結。
[ 注 釋 ]
[1] 劉遠我.人才測評方法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
[2] 金冬梅,等.人員測評模擬課程教學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
[3] 曾捷英.《人員素質測評》實驗教學模式構建與研究[J].榆林學院學報,2011(6).
[4] 賀國榮.模擬教學法在《人員素質測評》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1).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