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立棟
拾荒助人好阿姨
柴立棟
張廣娟老人經(jīng)常翻閱有關(guān)青少年教育的資料
今年62歲的張廣娟,是吉林省長春市南關(guān)區(qū)南嶺街道百屹社區(qū)關(guān)工委主任。20年前,愛人去世后,她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住進母親家里,為了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她當過保姆,做過環(huán)衛(wèi)工人。雖然自己生活十分困難,然而她卻始終不忘幫助別人。
從1999年起,她開始撿拾廢品。每次賣廢品的錢,她都記在了小本上,賬本的首頁寫著“破爛賬”,下面還寫著:“這里的錢不許花,留著幫助那些比我困難的人?!边@個“破爛賬”每年一本,已經(jīng)記到了第17本。
17年來,她把省吃儉用、日積月累的4萬多元撿廢品的錢,全部捐給了需要幫助的學生,每年還要拿出5000多元資助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她自己省吃儉用,一分錢都不舍得花,至今仍然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在被評為“感動吉林”十大人物之一的頒獎典禮上,她指著自己的衣服說,“這樣做我很快樂,看我這身衣服,從里到外全是撿來的,不是很好嗎?”
張廣娟的生活不富裕,但她卻是5個孩子的“代理媽媽”。她資助過一個學生叫一奇,由于父母生病,交不起學費,面對困難,孩子產(chǎn)生了輕生的念頭。張廣娟得知后,立即用拾荒積攢的錢為他交了學費,買了衣服和學習用品,一直幫到孩子高中畢業(yè)。
2012年,她還通過長春市慈善總會給自閉癥兒童捐款。張廣娟說,只要我遇到了看到了,能幫忙就要伸手幫,幫多幫少莫思量,看到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這就是我的快樂!
奔波在拾荒路上的張廣娟,得到的并不都是理解和贊譽,也有異樣的眼神,有時還被誤解受委屈?!鞍炎约盒量喾e攢的血汗錢,拿給別人花,是不是神經(jīng)有問題?”她的女兒也曾怕別人笑話而阻止過她。對此,她都不以為然,她說:“別人怎么看我無所謂,我沒文化,但我有力氣,一樣可以靠自己的勞動賺錢?!薄拔覔煳业模瑒e人愛怎么看就怎么看,我照樣走我自己的路!”
張廣娟擔任社區(qū)關(guān)工委主任后,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她加強學習,積極參加區(qū)和街道組織的“五老”培訓,拜訪先進典型,學習他們的工作經(jīng)驗和工作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
這位拾荒阿姨走進學校、走進課堂,給學生們上德育課,“一個人不論窮富都應(yīng)有一顆善心,主動幫助別人;家庭條件不論多么優(yōu)越都應(yīng)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不要挑吃挑穿……做一個父母、老師放心的好孩子?!?/p>
張廣娟以強烈的責任感和樂于奉獻的精神,教育和激勵下一代,用她善良的品質(zhì)和特有的行為方式詮釋著“五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