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銘
小不點兒
王保銘
在我們老家農歷的八月初二,是斯年走親串戶的日子。這一天,我家來了好多客人,大人小孩熱鬧非凡。為了表示對客人的熱情款待,中午自然要展示一下本族的廚藝。
在做午餐的過程中,我們全家基本上是齊上陣,我也不例外。我的任務是剝大蒜。
人人都爭先恐后地做著自己的活。我也不甘示弱,忽然掰到一個小不點兒蒜瓣兒,吃它沒肉,剝它沒皮,費時費工。我想也沒想地隨手把它扔在了廚房南山墻旁邊。
時間不知不覺地到了第二年5月。
“爺爺,這是什么?”剛滿2周歲的孫子很好奇地問。
我應聲過去一看,原來是一株非常粗壯的大蒜,莖已經黃了,說明成熟了。這個地方怎么長著這么粗壯的一株大蒜呢?原來是去年我隨手扔掉的那個小不點兒蒜瓣兒,我立刻把它挖了出來。
原來這個被扔掉的小不點兒蒜瓣兒,一直默默無聞地在努力奮斗著:生根、發(fā)芽、努力地吸收養(yǎng)料、辛苦地尋找水分,直至完成自己生長的使命。我忽然想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小不點兒式的人們不也像蒜瓣一樣,在辛苦勤奮地做著自己應做的工作嗎?他們默默地無所求,不爭名譽地位,只是默默地做著自己的事情,當一顆擰到哪里就扎根在哪里的螺絲釘,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小小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的小小的個體,正是值得我們贊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