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是位非常著名的律師。之所以當律師,只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受人尊敬的職業(yè),同時收入也非常高。他做了許多年,感覺越做越累,身心疲憊,就想不干了。當他把想法告訴太太后,她非??只牛瑘詻Q反對。他對家人說,我可以不辭職,但你們會每天跟一個疲憊不堪、很不開心的人在一起。
愛人和孩子在無奈中接受了他的選擇。他最終選擇離職去當作家。房子比以前小了很多,收入比以前少了很多,生活比以前也簡單了很多,但是,他去醫(yī)院的次數(shù)少了很多,脾氣好了很多,內(nèi)心比以前充實、快樂了很多。只有他知道,對他而言,真正屬于自己的生命開始了。
又比如我。我出生在一個醫(yī)學世家,17歲的我,不知如何為自己選擇未來,就遂了父母的愿,學了醫(yī)科。在醫(yī)學領域求學、行醫(yī)和研究,一待就是20年。一路走來,一直有逆水行舟之感,除了辛苦就是疲憊。
我業(yè)余時間最愛干的事就是看心理學方面的書。于是,頂著家人的強烈反對和抗議,頂著朋友們的嘲笑和各種不看好,冒著日后找不到工作的危險,我借了一大筆錢,在38歲那年,從零開始進入心理學領域。
一進學校開始學習,我就感到無比快樂,我就發(fā)現(xiàn)“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說法太坑人了——苦是因為你學著自己不想學的東西。當你學習自己想學的東西時,感覺應該是如饑似渴。
還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說法,也根本不靠譜。如果你把既定的目標當作人生的全部,要拿功名利祿與人攀比,自然會苦,因為有太多的不甘不愿,有悖初心。
當一個人做一件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時,就會做好,做好了就會成為優(yōu)秀人才,甚至稀缺人才。最關鍵的是,每天都會感到充實和快樂。生命不再是拼命趕到一個山頂,又匆匆忙忙進攻下一個山頂,而是會變成一路風景,每段風景都有各自的美妙。
(摘自2015年12月8日《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