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寧
年畫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國民間藝術,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中國的許多地方都出產年畫,縱觀年畫的發(fā)展史,其內容之豐富,形式之多樣,讓人驚嘆。到了現(xiàn)今,年畫已然衰落,被加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行列中,而翻閱年畫時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部分年畫有很多地方與漫畫非常相似,帶有漫畫的意味。通過比較,能夠找到兩者之間的一些相似與關聯(lián)。
New Year paintings is a traditional and popular folkart in China. Ordinary people love to see and hear theforms of art. New Year pictures has been producted inmany parts of China. Throuthout the history of NewYear pictures,we will marvel at its rich contents andvarious forms. Today,New Year pictures has decline andjoin into th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However,it is not diffcult to find that these pictureshave similarities with cartoons in many places and evenhave a comic mean. By comparison,we can find somesimilarity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年畫是一種風俗繪畫,其功用隨著“年”而來,描繪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景。隨著年畫的不斷發(fā)展,其意義并不僅僅局限在年末張貼的吉祥畫,更是包含了沉甸甸的歷史、文化、藝術的重要價值。年畫最初的主要內容就是:祥瑞豐收、富貴吉祥、多子多福等等。年畫作為人們的一種精神崇拜,除了迎新納福還包含了對神靈的敬仰,還帶有驅邪避禍、祈求安寧的意愿。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年畫出現(xiàn)了多樣性的發(fā)展趨勢,增加了戲文故事、歷史傳說、世俗生活、娃娃美人等,再到后來出現(xiàn)了反諷時事的年畫題材,內容不斷豐富。其中清朝時期的民間年畫題材非常具有漫畫意味,具體表現(xiàn)有四方面:幽默諷刺意味、藝術娛樂功能、傳播教育功能以及造型特征。
1、年畫與漫畫的幽默諷刺意味
1.1幽默意味
眾所周知,漫畫是一種以諷刺、幽默見長的評議性畫種。其中,幽默是漫畫的一大看點。方成說過:“以滑稽方式發(fā)言,有言外之意,有內在含蓄,才能引人思索。內涵越深,余味越濃,這就不是普通逗人一笑的小滑稽可比了。幽默之所以有美感,就在回味上。”而年畫是我國傳統(tǒng)藝術中富有民族特色的畫種,在現(xiàn)代大眾的印象里,年畫就是迎新納福時貼在門上的裝飾辟邪之物,或是印刷在掛歷和墻上的喜慶年畫娃娃,其實不然,年畫不僅僅局限于此。大量資料顯示,年畫具有漫畫般的幽默意味。
縱觀年畫發(fā)展的兩千年間,從秦漢之際的神書郁壘形象,到唐宋之時,內容變得豐富,年畫的花樣人物漸漸增多,到了宋代吉祥寓意的神碼已經滿足不了慶賀的需要,市面上開始出現(xiàn)大量描繪美好事物的繪畫,年畫在清代達到鼎盛,題材越來越多,從這個時期開始一直到民國時期,出現(xiàn)了許多類似于漫畫的、幽默的,發(fā)人深省的年畫作品。
清朝濰縣一幅作品《猴搶草帽》一個賣草帽的老漢推著獨輪車行走于山間,一群調皮猴子見到后效仿老漢的樣子,就哄搶著把獨輪車里的草帽一搶而空。左上題字:來在山道,猴奪草帽,無法可治,一場好鬧。
1.2諷刺意味
木版年畫所涉及的歷史、宗教、神話、傳說、小說、生產、建筑、風光、戲曲、自然、游戲、節(jié)慶和社會生活之廣闊,可謂無所不包。年畫的功用從最初的自然崇拜、祖先祭祀等,逐漸衍生出教化、傳播、裝飾的用途。與年畫不同的是,漫畫不受表現(xiàn)手法的限制,還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制約。不過,漫畫與年畫都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兩者都具有諷刺功用。如清朝濰縣年畫《吹??绻恰?,畫面上寫著七個大字:我看你吹??韫?。此圖畫著一個富人,手托水煙袋,穿著清式長袍坎肩站立在右方,左邊有個穿著短小褂的男子,手舉一竹管子用嘴對著??绻谴罂诖禋狻7纤渍Z“自逞其能曰吹?!?。這幅年畫諷刺自我吹噓的人。
再如綿竹年畫《老鼠嫁女》,老鼠欲將女兒嫁一有權勢者,想到太陽最高,便找到太陽,但太陽說:不行,我怕云。云又說:我怕風。老鼠又找風,風說:我怕墻。老鼠又找墻,墻說:我怕老鼠打洞。老鼠想了想,便說:我們都怕貓,去找貓吧。于是找到貓說:你做我們的女婿吧。貓很高興,同意了,擇正月二十五日夜里娶親。老鼠們敲鑼打鼓,喜氣洋洋抬著大花轎去送親,還沒等新娘下轎子就被貓吞了個干干凈凈。
關于《老鼠嫁女》的年畫還有好幾種版本:四川綿竹的《老鼠娶親之門當戶對》、《麻雀嫁女》,還有桃花塢年畫《老鼠嫁女圖》,場面宏大,刻工和設色極具技巧。民間年畫產地,如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四川綿竹、福建漳州等年畫作坊,都有這一題材的印制。
還有一個典型例子是民國時期的綿竹年畫《三猴燙豬》,“燙”字在四川方言里的意思是“騙”的意思。內容是:三只猴子都帶著瓜皮小帽,與一只戴禮帽穿著洋氣的大黑豬在玩紙牌賭錢,桌面上有金元寶,身邊還有女子端茶倒水,好不快活。三只猴子合謀作弊,用腳夾牌互相換牌,卻仍然輸給了大黑豬,年畫中的大黑豬。指的是財大氣粗的官僚地主,此圖有勸戒賭博和諷刺剝削階級欺人如豬之含義。
除此之外,年畫諷刺意味的作品還有很多:《春官偷酒壺》、《六童鬧彌勒》、《怕老婆》等,在清末民初,民間年畫達到頂峰,這類諷刺性作品層出不窮。而且中國漫畫在20世紀初期也開始逐漸壯大,兩者在諷刺形式、諷刺對象和角度上也比較相似。
眾所周知,漫畫最突出的藝術特點是幽默與諷刺,這也是其藝術功能,而年畫在擁有構思縝密的線條、合理的布局、精心繪制的顏色之外,也包含了這種幽默、諷刺并包含了評議性的藝術特點。綜上所述,年畫與漫畫都具備幽默諷刺、驚醒世人的功能。
2、年畫與漫畫的藝術娛樂功能
藝術娛樂功能是指觀賞者通過藝術欣賞活動獲得身心的愉悅和滿足。在中國古代,文人作畫講究“意想”,他們情寄山水,以筆墨為樂,抒發(fā)心緒。而漫畫者往往是有心人,他們身在塵世,一草一木,一牽一掛都在紅塵,深入生活,觀察事物,才會有趣味盎然的畫面躍于紙上。他們的題材除了帶有評議和嘲諷的時事漫畫以外,還有生活瑣事、童趣故事,逐漸變成老百姓茶余飯后的娛樂趣事一件。年畫也是如此,到了后期逐漸出現(xiàn)戲文故事、小說笑話等娛樂性內容,有許多戲文故事改編的情景經常會出現(xiàn)在畫面中,比如:《西游記》、《西廂記》、《雙旗門》、《蕭方殺船》等,成為老百姓酒足飯飽后的談資。
年畫與漫畫一樣來自民間,本來就是老百姓為了豐富自身的生活而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式,在年畫中我們能體會到那種喜氣洋洋的心情和對未來美好的渴望。除此之外,還有漫畫式的娛樂大眾的特點,可以讓觀看者充滿愉悅。
3、年畫與漫畫的傳播與教育功能
漫畫與年畫都具有明確的傳播教育功能,他們通過鮮明的藝術造型和獨特的繪畫傳達方式,使欣賞者在觀看的同時,受到道德教育的提醒與思想情感的凈化。年畫通過通俗易懂的畫面對后輩進行教育,清代年畫《二十四孝圖》就是很好的例子,《二十四孝圖》宣揚舊時盡孝人物的典型事跡,宣傳他們的孝行,望后世學習。年畫的傳播是貼在家家戶戶門上墻上,而漫畫則是依靠報紙和畫刊來進行傳播,雖然載體不同,但是我們能看出,民間年畫有著與漫畫相似的教育功能。
4、年畫與漫畫的造型特征
民間年畫具有很長的歷史,雖然年畫一詞從光緒年間才正式產生,但在此之前,年畫卻一直存在著。翻閱年畫之時,能夠發(fā)現(xiàn)許多年畫都漫畫味十足:一、為了突出表現(xiàn)力,年畫中的人物大多造型、姿態(tài)夸張,色彩飽滿,充滿張力和靈性。二、以四大年畫世家(楊柳青年畫、綿竹年畫、桃花塢年畫、楊家埠年畫)為主要對象來看,許多年畫中關于動物人物的作品,繪畫內容大多都是凸顯畫面主體,除了部分神像的作品會有一些文字符號和裝飾物以外,其它的背景大多以白色、淡黃色、淺棕色為主。畫面主體色彩明亮飽滿,背景環(huán)境較少或是不添加,較為樸素。年畫這種夸張的造型姿態(tài)和突出主題的繪畫方式也是漫畫繪畫的重要特征。
為了突出年畫主題,繪畫時會凸顯人物的色彩,造型會更加精細,更加夸張,刪減掉不必要的畫面,這一點與漫畫的繪畫手法是一致的。
5、總結
年畫與漫畫兩者之間雖然畫種不同,卻有著相似點。漫畫的屬性有很多:抒情的、諷刺的、夸張的、幽默的等等,用這種屬性來反觀年畫,我們能看到許多具有此特點的年畫作品。以上對年畫與漫畫的幽默諷刺意味、藝術娛樂功能、傳播教育功能、造型特征進行了比較和分析,探索民間年畫的漫畫意味,同時也希望這種漫畫意味能夠為年畫的現(xiàn)代轉型,提供一些啟示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