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城,1928年4月出生于河北井隆,1945年1月參加工作,194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湖南省平江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望城縣委書記,長沙縣委第一書記,長沙市委副書記,韶山區(qū)委書記,郴州地委書記,湖南省人大常委會民族華僑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在望城工作期間,曾直接領導雷鋒工作,在雷鋒去東北后仍與其保持書信來往。離休后堅持講雷鋒、學雷鋒,被譽為“雷鋒書記”。2015年6月18日在長沙逝世,享年88歲。
1956年至1958年,我擔任中共湖南省望城縣委副書記、書記期間,雷鋒曾在我身邊工作過兩年,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思想、品質和行為也深刻地影響著我。
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機靈能干
1956年,望城縣委人手不夠,缺一位公務員(勤雜員兼通訊員),后來錄用了16歲的雷鋒。當時,他的名字還是“雷正興”。
雷鋒進望城縣委工作時才16歲,我也是16歲參加工作的,因而我們十分投緣。他來縣委報到時,我倆一見面,他就主動打水泡茶,顯得很機靈。
雷鋒個子小,腦子可機敏,工作很細致、很熱心,凡事吃得苦、過得細、耐得煩。那時,望城縣委經常開會到深夜,無論會散得多么晚,他都要把會議室打掃得干干凈凈才休息。望城縣委來往客人較多,針對不同地方的客人,雷鋒每次都叮囑食堂做不同口味的飯菜,比如南方客人多放辣椒、北方客人吃面食、山東客人吃大蔥、山西客人吃醋等。不論是分內還是分外的工作,他都搶著干,而且一干到底??h委沒有空調,冬天陰冷潮濕,客人晚上如廁是難題。雷鋒堅持每天天不亮就倒掉尿桶,沖洗干凈后放到客房里。冬天天冷的時候,他每天晚上都要把煤爐子的火留好,大伙早上一來就有火烤。這事本來不歸他管,但他閑不住,干得很好。
1957年2月8日,雷鋒來到縣委機關工作還不到3個月,就加入了共青團,還被評為縣委機關工作模范。望城縣機關開辦干部業(yè)余文化補習學校后,雷鋒積極報名,插入初中班學習。他白天工作,晚上讀書,對學習很熱愛,尤其喜歡學習革命英雄的事跡。雷鋒特別喜歡魏巍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能夠全文背出,還和同學們一起討論“排比”“設問”等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的運用。有時因工作需要隨領導下鄉(xiāng),雷鋒就堅持出差前“領課”,回來就“補課”。
甘當“其名不揚”的螺絲釘
1957年,全國各地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水利工程建設。10月25日,望城縣也作出了治理溈水的決定。溈水河是湘江的一條支流,貫穿望城縣全境,河道曲折,堤長險多,水災頻仍,有民謠說:“溈水河有鬼,落雨就漲水?!睘榱酥卫頊克?,望城專門成立了指揮部,集中干部民工近兩萬人同時上堤。當時,縣委書記張興玉任政委,我任工地黨委書記、總指揮,全權負責治溈工程。
開始,望城縣委考慮到雷鋒年紀小,留在機關比較合適,但雷鋒一連幾次遞交申請書,要求參加。他多次找我“理論”,說:“舊社會,我被逼成了孤兒,討過飯,晚上睡在人家的階基上,什么苦都吃過,比起來,工地上算是幸福生活了。何況我還年紀輕,能夠吃苦?!庇终f:“共產黨領導我們翻了身,讓我讀了書,現(xiàn)在又讓我在縣委機關工作。我只有多做工作,才對得起黨和毛主席呀!”還說:“治溈工程這么重要,我不去,會后悔一輩子的?!痹谒膹娏乙笙?,縣委安排他到工地當通訊員,并負責照顧我的日常生活。
雷鋒背著簡單的行裝來到了工地。一到指揮部,他把背包往墻根一放,顧不得擦去額上的汗水,就直奔我的辦公室,詢問對他的工作安排。
我說:“還是干你的老本行,當通訊員?!?/p>
“當通訊員?”雷鋒臉上的笑容消失了。我知道,他很想去工地和同志們一起挖土挑擔,可是指揮部里通訊員也確實不可缺少。于是,我笑著說:“你不愿意?小雷啊,別小看這通訊員,雖然不如挑三五方土那樣痛快,但他的作用可重要呀,每天要發(fā)通知、送文件、記電話……指揮部要指揮千軍萬馬,可少不了這個其名不揚的通訊員喲!”
雷鋒一聽“其名不揚”幾個字,便立即表示:“趙書記,您放心,讓我干什么都行,當個通訊員也能起個螺絲釘?shù)淖饔谩!?/p>
就這樣,雷鋒便當上了治溈工程指揮部的通訊員,包攬了通訊員、公務員、保衛(wèi)員等工作。其實,工地通訊員確實是個苦差事,雖有一臺手搖電話機,但經常打不通,為了不誤事,所有通知、文件、報紙,都得靠通訊員送。遞送文件沒有自行車,只能靠走路。湖南的冬季天氣陰冷,遇上雨天,道路泥濘容易摔跤,衣服更是經常濕透。指揮部下設11個大隊,從與寧鄉(xiāng)接壤的照江大隊到新康公社,擺了個長蛇陣。無論刮風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任務,雷鋒總是樂意接受,堅決完成。有時到各大隊送完通知回來,開飯的時間早過了,他把冷飯用開水泡一泡就吃,從來不說一個苦字。在堤上穿行送信時,他還主動檢查工程質量,找出了一些影響大堤安全的隱患,被稱為“編外質檢員”,受到指揮部的表揚。他曾在筆記本上寫道:“以革命的名義,想想過去;以革命的精神,對待現(xiàn)在;以革命的志氣,創(chuàng)造未來。”
有一天晚上,傾盆暴雨一連下了幾個小時,溈水河水位猛漲,堆放在河邊的水泥、木材和糧食眼看就要被山洪卷走,情況十分危急。指揮部立即作出決定,緊急動員干部民工奮力搶險。雷鋒和幾個女同志被安排留下來值班,大家出發(fā)后,雷鋒坐立不安,趁幾個女同志沒注意,寫了張字條壓在值班室桌子上,自己迎風冒雨直奔工地,投入緊張的搶險戰(zhàn)斗中。等到物資和器材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后,他從頭到腳全濕透了。
雷鋒兢兢業(yè)業(yè)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同時又自覺地承擔起照顧我生活的責任,盡其所能幫我解決一些具體問題。在治溈工程中,因為要拆毀一座明朝嘉靖年間由10位寡婦集資修建的“十婆橋”,一些有迷信思想的人到指揮部來鬧事。我百般解釋,卻無濟于事。關鍵時刻,雷鋒挺身而出:“封建社會10位寡婦婆婆都能聯(lián)合起來造福鄉(xiāng)里,難道新社會的勞動人民還不如她們?根治溈水河,拆除‘十婆橋,這是為民造福的大好事!你們出來阻止,莫非希望溈水河繼續(xù)泛濫成災,讓大家流落他鄉(xiāng)?”雷鋒的一番話讓鬧事的人沒了話說,我順勢指出,他們如果再這么鬧下去,影響了施工進度,是要犯罪的。就這樣,我倆“一唱一和”,成功說服了鬧事的群眾。
我為雷鋒改名字
治溈工程結束后,1958年春天,望城縣決定在團山湖開辦一個國營農場,讓荒蕪沉睡的濕地變成糧倉。當時縣里財政緊張,團縣委就號召機關干部和團員捐款,為農場購買拖拉機。一個月只掙23塊錢的雷鋒,一下子捐出去20塊錢,是全縣青少年中捐款最多的。雷鋒平時很節(jié)儉,舍不得吃好的,每餐總是買幾分錢的菜;舍不得穿好的,老是穿粗布衣,穿在里面的衣服還補丁摞補??;洗臉盆穿了洞,也舍不得買新的,燒個爛牙刷把堵住漏眼繼續(xù)用……在捐款時,他的錢是用一塊布包著的,里面有角票,也有分幣。他積攢的這些錢,本來是想買床棉絮的,當時他蓋的棉絮是好幾年前政府發(fā)給他的“救濟被”,已經變得硬邦邦的了,根本不暖和。但當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時候,他卻分文不留,捐獻了出來??h委經過集體研究,鑒于雷鋒對購買拖拉機所做的貢獻以及他一貫的表現(xiàn),決定選派他去團山湖農場學習駕駛拖拉機。
在學技術上,雷鋒毫不含糊,不到10天就學會了駕駛拖拉機,成為望城縣首個優(yōu)秀拖拉機手。幾個月的時間里,雷鋒和他的同事們就在縱橫六七里的團山湖濕地圍墾出一個新的國營農場。
1958年秋天,鞍鋼來望城招工,雷鋒積極報名,然而,招工方卻嫌他個子矮。雷鋒著急了:“我個子矮,精神高!”對方很感動,便發(fā)了張登記表讓雷鋒填寫。就是在這張表上,雷鋒把自己的名字改為“雷鋒”。
雷鋒改名,起初是覺得“雷正興”土了點,到外面“闖世界”要起個響亮的名字。他想改成“雷峰”——上山有勁!為此,我找來縣委辦主任皮文安和當年介紹雷鋒入團的團支部書記馮樂群一起合計了一下,我建議用“鋒”,不用“峰”。我對雷鋒講:“我以前叫‘羊成,后來改成了同音的‘陽城。你不是要去鞍鋼嘛,跟鋼鐵打交道,不如把‘峰改成‘鋒——‘金字旁較好!你看,我們湖南省副省長華國鋒原名‘蘇鑄,后來就因為革命需要,改名為‘華國鋒,意思就是‘中華民族抗日救國的先鋒。我看還是金字旁的‘鋒字好?!崩卒h欣然接受。
雷鋒告別家鄉(xiāng)去鞍鋼時,望城縣城還不通公路,我是在湘江邊的望城碼頭送別雷鋒的。在候船室,他說:“我決不會給望城人、望城縣委和你趙書記丟臉,我會像你取的名字那樣,在前面打沖鋒!”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這次送別成了永別。雖然與他保持著書信聯(lián)系,他也曾在出差時回望城家鄉(xiāng)停留過幾個小時,我倆卻沒見上一面……
雷鋒雖然曾經是我的下屬,但他永遠值得我學習。我認為,雷鋒精神的精髓是忘我,靈魂是愛國,實質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核心是共產主義思想,特征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學習雷鋒,最重要的是學習他的無私奉獻、干一行愛一行以及擠、壓、鉆的“釘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