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次苦苦求索,去尋找生命的真相;多少次彷徨,想感知到存在的意義。當顧城高呼“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時候,當貝克萊笑談“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時候,我想去歷史的長河中去尋找答案。
于是,我攤開歷史瑰麗的畫卷。
我發(fā)現(xiàn):“我在”,是一種生命的形式??鬃釉诖ㄉ显唬骸笆耪呷缢狗颍簧釙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多年后又是否會有人將你銘記,丹青之下誰還記得你最初的容顏?我在張若虛的詩中找到了答案,“人生代代無窮已”,沒有花會永遠開放,但是永遠會有花開放;沒有人會永遠活著,但永遠都會有人活著。于是,我明白了存在本就是生命最真實的形式。塵土歸塵土,而“我在”,便是生命給予歷史最好的回答。
我亦發(fā)現(xiàn):“我在”,是一種生命的體驗。楚霸王不畏秦王的殘暴統(tǒng)治,不屑地說出了“吾可取而代之”狂言。楚人一炬,阿房宮化為焦土。我的視線落在了烏江邊,風蕭蕭兮易水寒,霸王自刎倒地時血染烏江水,此后歷史記住了他的剛愎自用,可有誰記住他在烏江邊悲嘆:“縱彼不言,籍獨無愧于心乎?”他選擇了死,以減輕江東父老的戰(zhàn)亂之苦,以死銘其英雄之志。項羽雖最終未實現(xiàn)其鴻鵠之志,但最后被寫入本紀,也不枉在世上走一遭,我仿佛聽到了千年前他的高呼:“我在,即是生命的體驗!”
我又發(fā)現(xiàn):“我在”,本就是生命的價值。昂山素季,緬甸提倡民主的政治家,她一直被緬甸軍政府軟禁。被解除軟禁后,首次獲準公開露面時面對記者,她笑問:“我的微笑還好看嗎?”這一笑一問,感動了無數(shù)人。這個女人身上一半是堅韌,一半是凄美,她說:“我無法對祖國發(fā)生的一切熟視無睹?!笨伤齾s找到了生命最好的價值,“我在”,國家就有希望,存在便是意義。
“我在”,是歷史給予我的最好的答案;存在便是意義,也是生命給予我們的最好的答復!
教師點評:
文章題為“我在”,并對“我在”給出了不同的注解。在孔子和張若虛那里,“我在”是一種生命的形式;在霸王項羽那里,“我在”是一種生命的體驗;而在昂山素季這里,“我在”是一種生命的價值。無論是哪一種,形式、體驗和價值都要以“我在”為前提。無論我在什么地方,遭受了怎樣的挫折,經歷了怎樣的人生,只要“我在”,就能夠去感受生命的跳動,感受世界的色彩,體會活著的幸福。這大概就是作者透過筆尖,想要傳達給我們的人生真諦。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7分+發(fā)展等級17分=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