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碩
【摘 要】基于不同的招考崗位,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同樣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副省級和地市級。本文分別從考試主題對比、考試題目數(shù)量對比、考試題型對比、命題高度對比、認知能力對比五個方面來深入展開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副省級和地市級的對比分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副省級;地市級;對比
1.前言
2016年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且通過了資格審查的考生共有139.46萬人,共計招考15659個職位,招考人數(shù)達27817人,平均競爭比降到50∶1,創(chuàng)最近7年以來最低競爭,但是并不意味著考試難度降低,相反,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對于考生的要求卻在提高?;诓煌恼锌紞徫?,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同樣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副省級和地市級。本文就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副省級和地市級的對比進行探討。
2.考試主題對比
從最近幾年的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來看,無論是地市級,還是省部級,都往往緊密地圍繞著一個主題來展開。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副省級和地市級都是圍繞“文化遺產保護”在考;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副省級和地市級都是圍繞“社會心理”在考;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副省級和地市級都是圍繞“科技與人文”在考。而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卻有了較大的改變,地市級試卷圍繞“政府政策的制定”在考,副省級試卷圍繞“大國意識”與“公共素養(yǎng)”在考,主題明顯不同,但是所圍繞的主題都是當前社會各界所熱議的話題,都與現(xiàn)實社會較為接近。
3.考試題目數(shù)量對比
從近幾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來看,無論是地市級,還是省部級,都始終采取五道大題的模式。但是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地市級)為四道大題,只有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副省級)為五道大題,這是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的巨大改變,既讓地市級試卷的難度得到較大程度的降低,又對地市級試卷和省部級試卷在形式上予以了區(qū)分,而且也給外界透露了信息,以后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副省級和地市級試卷題目回延續(xù)2016年的標準。
4.考試題型有新的動態(tài)變化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地市級)的考試題型為:大作文+應用文類+分析類+概括類;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副省級)的考試題型為:大作文+應用文類+綜合分析類+概括類。雖然考試題型變化不大,但是具體題目設置卻出現(xiàn)了新的動態(tài)變化。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副省級)要求考生寫出一個講話稿和一個作品展導言,而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地市級)則要求考生寫出一個簡報。具體分析來看,政府機關中常見的寫作格式包括了導言和簡報,這充分說明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中的應用文類題目與實際應用較為貼近,廣大考生在備考時需要多加注意;而2014-2016年連續(xù)三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都涉及到講話稿考點,這充分說明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有可能會反復考某個知識點。
5.命題高度對比
與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地市級)相比,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副省級)的命題高度更高、更宏觀。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地市級)第2題是要求考生基于“給定資料2”的內容,將H市政府辦理“市長信箱”群眾來信的相關要求和基本流程都羅列出來。而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副省級)第1題則是要求考生基于“給定資料2”的內容,對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所關注的問題予以概括總結,并且還要給出相應的建議,高度已上升到省級機關工作人員的宏觀高度。
6.認知能力對比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地市級)的作文題是基于“給定資料4”的一句話,來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地開展討論,且不拘泥于“給定資料”,只需要做到語言流暢、見解明確、思路明晰、見解深刻即可。而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副省級)的作文題則要求結合社會現(xiàn)實,以“不學禮,無以立” 為中心議題來寫作。對材料全文進行閱讀之后,可以看出其主題在于大國意識和公共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務必要基于“立”、“禮”兩個角度入手,立足于弘揚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質,最終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顯然,從認知能力方面看,兩類考試難度存在較大差距。
7.結語
總的來說,無論是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副省級),還是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地市級),都沒有出現(xiàn)讓考生難以理解的語言和材料,總體難度適中,考試題目穩(wěn)中有變,但都是從社會熱點問題出發(fā)來考查考生從事政府機關工作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參考文獻】
[1]何美榮.急就華章速構思——淺談申論寫作構思“四法”[J].應用寫作,2008,13(04):167-170
[2]何美榮.立論和駁論在申論寫作中的運用[J].應用寫作,2009,14(10):111-114
[3]何美榮.申論寫作的創(chuàng)新思維:宏觀、中觀和微觀的有機結合[J].內江科技,2010.14(09):90-95
[4]劉涵.把握時代脈搏關注時事熱點——簡析2014年××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J].大學生寫作,2014.17(12):192-198
[5]張良.結合題干要求巧設文章結構——芻議申論大作文的結構安排[J].作家.2015,20(11):19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