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娣
[摘 要]批注式閱讀就是學生在獨立閱讀中,與文本進行對話,用筆寫下自己的感悟和發(fā)現(xiàn),表述自己思想的過程。批注式閱讀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從教會方法、給足時間、深層引導三個方面指導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
[關鍵詞]批注式閱讀 方法 要我學 我要學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3-058
這學期新接了一個班,這個班學生學習習慣差,學習能力弱,學習成績不理想。我接任以后,嘗試了批注式閱讀教學,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們對語文學習已是信心百倍。那么,怎樣進行批注式閱讀教學呢?
一、教會方法:批注式閱讀方法的潛移
“不動筆墨不讀書。”只要學生動起筆來,注意力就會集中,思維也會活躍,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形成。我們首先要讓學生養(yǎng)成“畫”“注”“批”的習慣。
(一)畫
“畫”是批注式閱讀的基礎。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各種符號畫出重要的字詞,關鍵的、精彩的語句,心中的疑問。當然,這些符號代表什么,應該由學生自己決定,并在以后的學習中固定使用。
(二)注
“注”即對不認識的字標注拼音,對不懂的字詞標注解釋。在預習過程中,這樣的批注式閱讀既能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又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三)批
“批”即批語,可以對某個字、詞、句、段,甚至是整個文章寫批語,可以有“眉批、旁批、尾批”等形式。這是一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過程,是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的過程,是學生體會快樂學習的過程。
二、給足時間:批注式閱讀質量的保證
(一)給足時間去多讀
批注式閱讀是建立在學生充分閱讀文本的基礎上的。學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中,才能讀懂文本,才能對文本產生感悟和體驗,才能與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才能對作品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在課堂上,教師應給足時間,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品味、感受、體會、思索文本,并留下閱讀和思考的痕跡。
(二)給足時間去補充
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歷、感受、知識水平等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閱讀中的思維也不同。批注式閱讀追求的正是這種可貴的差異。在交流過程中,教師要讓更多的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如學習《詹天佑》這課時,在理解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作人員之口?!边@句時,有學生說:“從這句話中,我讀到了詹天佑對工作非常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崩^而又有學生補充道:“這句話體現(xiàn)了詹天佑非常熱愛祖國,他不允許工人說這些話是因為他想修好鐵路,讓帝國主義者不再瞧不起中國?!痹谟淇斓难a充中,學生們了解了人物,突破了難點,抓住了文章中心。
三、深層引導:批注式閱讀方法的多樣化
在教學實踐中,我經常運用的批注式閱讀方法有:感想式批注、質疑式批注、聯(lián)想式批注、補充式批注。
(一)質疑式批注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弊鳛閷W生,在閱讀文本時難免會產生困惑或疑點。此時,就應讓學生寫下自己的困惑,這樣他們在閱讀文本時就會有意識地去思考,形成一種探究氛圍,從而激發(fā)閱讀的興趣。
(二)感想式批注
教學時,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在文本旁邊寫上自己的感想。在體會《鞋匠的兒子》中林肯這個人物形象時,我引導學生著重對林肯所說的三句話進行批注,學生寫下了旁批:“他是個不卑不亢的、謙虛的、愛自己父親的、寬容大度的、仁慈的人?!边@就是學生個性化閱讀的結果,是他們深入理解文本的體現(xiàn)。
(三)聯(lián)想式批注
我們在閱讀文本時,文本中的內容、情感、道理經常會引起我們的聯(lián)想。所以,在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時我會啟發(fā)學生展開聯(lián)想進行批注。如在學習完《青海高原一株柳》時,我會啟發(fā)學生:“這是一棵怎樣的柳?從這棵柳身上你又想到了哪些人?請你在文章結尾處做批注?!贝藭r,學生思維活躍,想到了身殘志堅的霍金、逆境成才的夏洛蒂三姐妹、不屈不撓的海倫·凱勒……
(四)補充式批注
為了能讓學生加強對文本的深入理解,我經常會讓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按照作者的寫作方法,繼續(xù)補充文本(可以是仿寫,可以是續(xù)寫)。在學習《姥姥的剪紙》中最后一個自然段時,我讓學生續(xù)寫:“在外地求學的我,見到姥姥寄來的剪紙會想些什么呢?”學生眾說紛紜,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批注式閱讀法不僅使學生積累了知識,還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形成了他們的閱讀個性,使他們找到了讀書的樂趣,從此,使“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