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超速駕駛的人,更不會體諒他人。一項刊登在《神經(jīng)成像》(Neuroimage)期刊上的新研究指出,有危險駕駛記錄的人,其社會認知及與共情能力相關(guān)的大腦部位較不活躍。
捷克心理學家讓駕駛習慣好和不好的駕駛員分別觀看交通安全影片,同時檢測了他們的大腦反應(yīng)。希望能借此了解為何當大多數(shù)人選擇遵守交通規(guī)則時,有些人卻忽略規(guī)則,不將他人的性命看在眼里。
“我們把駕駛行為當作一種檢測社會行為的指標,假設(shè)更加親社會(pro-social)的個體,會遵守交通規(guī)則,安全駕駛;而反社會(anti-social)的個體則會不顧他人安危,危險駕駛?!闭撐牡谝蛔髡撸瑲W洲工程技術(shù)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嘉娜·潔琳科娃(Jana Zelinková)及同事提道。
交通安全宣傳中,通常會借由強調(diào)“危險駕駛行為會危害他人的生命安全”來引起人們的共情反應(yīng)。研究團隊預(yù)期,駕駛習慣好或者不好的駕駛員在觀看危險駕駛造成傷亡的影片時,大腦會有不同的反應(yīng)。安全駕駛的人顳上溝會特別活躍。此部位與臉部辨識、共情以及猜測他人心理狀態(tài)的能力有關(guān)。
研究中包含了25名無不良駕駛或車禍記錄的駕駛員,以及19名至少有一次不良駕駛記錄(如酒駕、吸毒駕駛或超速)的駕駛員。他們在功能性核磁振成像(fMRI)內(nèi)觀看了12段隨機出現(xiàn)的視頻,其中6段視頻與危險駕駛(包括超速及酒駕)造成的傷亡有關(guān),其他6段則是汽車廣告中截取的駕車視頻。
fMRI的結(jié)果顯示,當駕駛習慣好的駕駛員觀看與傷亡有關(guān)的交通安全影片時,他們的顳上溝較為活躍。
此外,實驗參與者會再重新觀看所有視頻,并進行口頭描述及評論,由研究人員根據(jù)每位參與者描述內(nèi)容,評估他們的共情程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較在意視頻中駕駛員行為所造成危害的人,顳上溝區(qū)域較為活躍。
綜合來看,顳上溝較為活躍的人,更在意他人而非自己。換句話說,當處于視頻中的情形時,有危險駕駛紀錄的人比較不會替他人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