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躍
摘 要:莫言是一個在作品中融入了大量民間意識的作家,他用自己獨特的敘事手法來講述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民間故事。自莫言的小說《透明的紅蘿卜》出版之后,對于莫言的有關研究就沒有停止。通過有關的研究可以看出,最初對于莫言作品的研究都停留在其文學作品中出現(xiàn)的原始生命力。隨著莫言作品的越來越多,更多的學者開始重視其作品中傳達出來的民間意識,也成為莫言文學中一個不能忽視的主要部分。
關鍵詞:莫言;小說;民間意識
1 引言
“民間意識”一直是中國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一個熱門話題,90年代初以來在陳思和的文學史概念的明確界定,闡釋“民間”的內涵和理解是無止境的。莫言是新時期文學的代表人物,在新時期的早期崛起中,在有關民間理論提出之前,它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民間文學語言體系和民間創(chuàng)作態(tài)度。 他總是以這種態(tài)度來表現(xiàn)個人的獨立性與其他民間作家的審美差異,所以莫言經常注重寫作態(tài)度的藝術性創(chuàng)新形式與審美內涵。像是莫言的很多作品,都具有鮮明的“民間意識”。例如《豐乳肥臀》、《蛙》、《食草家族》等。莫言的作品充分挖掘民間世界中被人們忽視的審美意蘊。要說的是,在新時期各種各樣題材都存在的文學作品中,莫言的作品有著獨樹一幟的風格和辨識性。他的民間態(tài)度不同于除他之外的任何一個特定時期的作家,具有與眾不同的審美價值。還記得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各種對他作品的研究層出不窮。他從民間的角度看傳統(tǒng)的歷史觀,用一個真實的老百姓生活以及日常的態(tài)度來解釋變化的發(fā)展現(xiàn)代中國社會,至于諾貝爾文學獎頒發(fā)時提出的“魔幻注意”在筆者看來是一種強烈的具有中國鄉(xiāng)土氣息的根部民間文化。莫言的作品中之所以有如此濃厚的民間意識,和他年幼時期的經歷是分不開的,莫言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高密人,有著濃厚的民間生活體驗。【1】
2 莫言小說中的民間意識
所有的小說創(chuàng)作都是通過小說三要素來傳遞的,而莫言的筆下有著常人不具有的描述能力。通過他創(chuàng)作的獨特的民間話語,能夠呈現(xiàn)一個多元化的中國世界。通過研究可以看出,新文化運動之后,自由就成了精神世界之外的一種大而空的言論,知識分子還有一部分的作家一直想要把那個時代特有的精神強加給具有民間意識的文學作品,在民間話語中,試圖通過精神文化因素激發(fā)精神追求,并以啟蒙運動的形式來進行的狀態(tài)出現(xiàn)在“民間”文學之中。莫言的作品從文學的本質出發(fā),沾染更多的民間意識,在感受民間文化豐富多彩的同時,加入了更多文學的元素,從而來促進民間意識以及文化的發(fā)展和更新。在很多人看來,民間話語只有民間語言水平,但在莫言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民間創(chuàng)作語言不是那么的狹隘,而是涵蓋了廣泛的題材和內容。莫言作品中的語言通俗易懂,為了打破老百姓閱讀的“藩籬”,將小說中的一些語言設置的十分白話。不管是小說中人物的語言、動作還是思想,都更加的具有民間的意味。莫言的小說作品中,對于“美”有著獨特的簡介,語言有雅有俗,在漢語中來說,“美”字最早出現(xiàn)在殷代的甲骨文中,東漢時期的許慎《說文》中解釋說:“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膳也?!痹趯τ诿赖谋姸嘟忉屩锌梢钥吹健懊馈钡谋玖x,就是在事物的眾多含義中顯示出外觀形式的美觀的意義。西方的“美”的基礎詞是來源于梵文,古希臘語和拉丁語,其中本義是表現(xiàn)的人和實踐關系的詞語,像是好、舒適、合適、光榮等,同時也表現(xiàn)人和情感關系的詞,像是愉快、高興等??梢钥吹轿鞣綄τ诿赖慕忉層袃蓚€方面,一個方面是“美”和“善”有相近的意思,一個方面是人對美麗事物外觀的評價?!?】
莫言的小說作品中,既有通俗易懂的方面,也有那些帶有高雅情懷的美麗詞句。在莫言的作品中,有日常對話,有特殊時期的流行用語,有臟話,有白話,更是因為這些,才能讓中國民間文化互相碰撞,像是《民間音樂》一書中的對話,用了大量的對話來敘述整個故事情節(jié),但是故事中的“小瞎子”就促使了整個文風的變化,莫言作品中的雅俗沒有那么明顯的分界,即使是“雅”,也不是凌駕于“俗”之上的。莫言善于將自己沉浸在回憶中的思想加以詳細化,從而呈現(xiàn)出更加具有民間意識的獨特語言。莫言在這里扮演民間文化遺產話語的使者角色,將精致的語言與各種文化內容低俗化的語義恢復到原始狀態(tài)。民間方言、俚語、北方鄉(xiāng)村日??谡Z與當代城市一些流行語等已成為莫言小說的重要構成。
3 莫言對民間意識的理解
莫言對民間意識的理解體現(xiàn)在小說之中,所有中國作家對于民間意識的理解都是不同的。這個概念自從陳思和提出之后就變得逐漸固化。陳思和是第一個“民間”以及相關概念的開拓者,他總結出了創(chuàng)造民間意識的意圖,而莫言是“民間”創(chuàng)造的較早的實踐者,同時也是民間“國際”理論的深化者。莫言認為,雖然在民間方面的創(chuàng)作是主要的一個方面,但更多的需要表達出來的是自己作品中的民間寫作和其他人的民間區(qū)別,要有自己的普通文學之外的獨特之處。如果一個作家,有想要表達出來的特殊方面,雖然思想是獨特的,但是如果寫作手法和敘事方式一味的人云亦云,就會對整個作品帶來十分危害的影響。莫言首先在自己的文章中確立了要表達民間意識的基本觀念,從而就確定了自己寫作的方向和要表達的主要內容。莫言的民間意識不是故意做作而生的一種姿態(tài),而是一種心態(tài),就是要表現(xiàn)不同民間特色的一種堅持。此前,雖然有很多作家提到了民間這一概念,但是并沒有真的從老百姓的視角出發(fā),進行真正有意義的民間創(chuàng)作,而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來進行所謂的民間創(chuàng)作。這屬于一種狂妄并且不現(xiàn)實的一種寫作心理,對中國整個文學界的發(fā)展都是極為不利的,當莫言就把自己當成一位生活在底層的百姓時,那么他創(chuàng)作的作品肯定是能夠打動人心極為質樸的,所以,這也是莫言為何作品能夠深入人心的原因?!?】
4 結語
在莫言的小說中能看到質樸并且充滿特色的民間意識,這也是目前中國文學需要的一個重要部分。莫言的作品真實的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反映了中國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趙靜. 論閻連科小說創(chuàng)作的民間意識[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孫延民. 論莫言小說創(chuàng)作的民間姿態(tài)[D].山東師范大學,2013.
[3]齊春曉. 論莫言小說中的生命意識[D].山東師范大學,2013.
[4]廖青鵬. 論莫言小說的解構與建構[D].西南大學,2013.
[5]李艷艷. 苦難·欲望·反啟蒙[D].安徽大學,2007.
[6]馬曉晗. 文學與民間[D].中央民族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