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鳳
1 微博概述
1.微博概念界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簡稱,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以及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qū),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分享。
2.我國微博的發(fā)展歷程
2006年,Twitter的出現將世人引入微博的世界。2007年,飯否、嘰歪網、做啥網等獨立微博網站相繼出現,我國的微博時代隨之開啟,但其影響力遠不如twitter。經過一年的沉寂期,國內微博煥發(fā)出新的活力——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線,并迅速成長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微博。在新浪微博的帶動下,綜合門戶網站微博、垂直門戶微博、新聞網站微博、電子商務微博、SNS微博、獨立微博客網站紛紛成立,甚至電視臺、電信運營商也開始涉足微博業(yè)務,中國真正進入微博時代。2010年被譽為“中國微博元年”,各門戶網站微博用戶數量激增,網民們通過微博參與社會公共事件熱情高漲并且具有重大影響。截至2011年2月底,新浪微博的注冊用戶突破1億,微博力量在公眾事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 微博信息傳播的特性
1.傳播的便捷性
使用微博的門檻極低,用戶無須精湛的寫作技巧,不用長篇大論,只要是具有識字寫字能力都可以通過微博發(fā)布信息。甚至無須文字,用相機或手機拍下的照片也能即刻通過電腦、手機等終端上傳,讓其他微博用戶在第一時間了解你所看到的身邊的新聞。
2011年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于建嶸教授在新浪微博上開設的“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微博,就是利用了微博傳播的便捷性,開辟了網絡打拐的新路。在街上遇到行乞兒童,博友只需掏出手機拍下通過微博手機終端軟件或者手機彩信第一時間將圖片信息發(fā)至微博,通過好友的轉發(fā)輻射更多受眾,而這一過程不過是指尖幾個簡單的動作。這種“零時差”傳播信息的快感正是信息時代人們所追求的。
2.自媒體特性突出
個性化、低門檻、表達自我、平民化是自媒體的四個特點。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說:“自媒體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痹絹碓蕉嗟娜死梦⒉ι磉叺男侣勥M行現場報道,人們在傳播過程中不再僅僅是“受眾”這一被動角色,而更接近于信息的發(fā)布者。“新聞”不再只是在報紙、電視上,不再對普通人而言可望不可即,微博讓社會進入全民新聞時代。王菲在化名veggieg的微博上說:“自從有了圍脖,我們都做了自己的狗仔。而狗仔們都轉行去搶沙發(fā)了?!?微博的出現讓所有的微博用戶成為新聞的信息源,成為傳統媒體獲取新聞線索的重要渠道。公民作為獨立個體從網絡的后臺走向前臺,逐步掌控網絡話語權。在微博這個平臺上,平民與莎士比亞一樣。
3.受眾的廣泛性
新浪微博的基本功能包括“關注”、“粉絲”、“轉發(fā)”、“評論”、“實時搜索”等。博友通過“關注”自己感興趣的用戶就能在第一時間了解被“關注”對象實時發(fā)布的狀態(tài)消息,“粉絲”則是關注自己的用戶。新浪官方的統計顯示,明星用戶平均被關注數為8000個,如果一條信息被“轉發(fā)”十次,涵蓋的用戶則在80000個左右,普通用戶的平均被關注數是25個。一鍵轉發(fā)這個功能讓信息輻射面呈裂變式增長,信息的涓涓細流在段時間內匯成滔滔江水。4399游戲董事長蔡文勝曾發(fā)出過這樣的感慨:“如果你粉絲超過10人,不會是自言自語;如果你粉絲超過100,更加勤奮更新;如果超過1000,你開始滔滔不絕;超過10000,你充滿雄心壯志;超過10萬,你要注意言論自由;超過100萬,已經不是為了自己而寫;超過1000萬,這個微博已不再是個人所有;超過1億,修成正果進入天堂;超過10億,噢,你就是CCTV!”
3 微博信息傳播的不足
從出現至今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我國微博業(yè)的成功有目共睹,但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也不斷浮現出一些問題威脅著微博的健康發(fā)展。
1.信息泛濫,存有大量垃圾信息
微博的出現滿足了大眾傳播的欲望、被關注的欲望、偷窺的欲望、宣泄的欲望等各種心理,近乎為零的發(fā)布成本使大量用戶常常發(fā)布一些毫無價值和實質的瑣碎信息,生活化的直播導致有價值的發(fā)言被迅速淹沒在信息的海洋中。微博平臺無價值信息過載。微博龐大的用戶數量吸引了各路商家在這一平臺進行營銷活動。他們通過私信、評論、喊話等方式傳遞大量無關或無用的信息,困擾著廣大用戶。這些信息不但加大微博的維護成本,而且,當用戶越來越多的接收到無意義的信息,對微博的興趣必然隨之大減,此平臺將面臨著危機。
此外,新浪微博最初的營銷就是以娛樂明星、媒體人、社會名流為主要賣點,排行榜前十都是演藝明星,“娛樂化”的氛圍會減弱人們表達對公眾事務看法的訴求,從而喪失了寶貴的社會輿論工具的功能,也將縮短微博的壽命。
2.難以對信息進行把關
2010年12月6日19時許,一條金庸去世的消息驚現新浪微博。消息稱:“金庸,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中腦炎合并胼胝體積水于2010年12月6日19點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瑪利亞醫(yī)院去世?!毕⒁怀霰阌性S多網友轉發(fā),擁有30多萬粉絲的《中國新聞周刊》新浪微博也轉發(fā)了此消息。雖“金庸逝世”旋即得到證實為假消息,但也暴露出微博在信息把關上的漏洞。
微博在對突發(fā)事件的反應和傳播速度上,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但同時因為門檻低、無須身份證明、用戶文化水平、道德水平良莠不齊等因素導致微博上的信息帶有明顯的個人情緒,平均可信度低。甚至有的用戶為求“關注”發(fā)布不負責任的虛假信息。在微博平臺,人人都如同手握麥克風向大眾傳播各種消息而沒有后顧之憂。作為運營商,新浪微博等國內知名網站對用戶發(fā)布的消息也無審核機制,便捷的傳播方式讓微博成為散布虛假信息、不當言論的溫床。
3.應用插件魚龍混雜,個人信息恐泄露
微博用戶特別是年輕用戶熱衷于參與一些新鮮有趣的小測試或商家活動,這些行為往往要通過微博系統由第三方開發(fā)及維護的組件方能完成。用戶授權則意味著這些應用能夠獲取用戶個人信息。調查顯示,目前大部分第三方軟件是不安全的。此外,“新浪微博有漏洞,網店批量出售微博粉絲”等對于微博個人信息管理方面存有疏漏的報道讓人們對于微博平臺的信任度逐漸減弱。
4.主要通過電腦、手機登陸,與其他SNS網站差別不大
用戶可通過網頁、手機、電腦客戶端這三種方式登陸新浪微博,而許多SNS網站,如人人網,也擁有這三種登陸方式,并且大多數的SNS網站涵蓋了微博的所有功能。人人網的“狀態(tài)”、豆瓣網的“豆瓣說”都是微博的孖生兒,他們與微博共存,并瓜分著互聯網即時通訊平臺這塊大蛋糕。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099.htm
[2]新浪Q4財報. http://news.newhua.com/news/2011/0302/116704.shtml
[3][美]謝因波曼、克里斯威理斯.We Media(自媒體)[J]. 2003.7
[4]王菲.微博http://weibo.com/1629810574/zF0sQ6hhR4#a_comment
[5]蔡文勝.微博http://weibo.com/1729853157/ezJeZ108w2S#a_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