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錕若魚
去西藏前,我到銀行換了好多一元紙幣,是要進獻給菩薩的,厚厚的一沓,統(tǒng)稱“酥油錢”。誰知到了那里才發(fā)現(xiàn)菩薩之多,一元紙幣進貢完了,為了表達誠心,就開始用五元的了。后來就開始舍不得了,便佇立在菩薩面前,心里跟她說好話,希望她大人大量:“我千里迢迢來看您是誠心誠意的,可是現(xiàn)在,酥油錢不夠了……”此時來了一位女藏民,往盆里放了十元紙幣,再往外拿回了一把一元紙幣,合掌念念有詞,然后從隨身帶的瓶里往油燈里添加酥油。我頓時徹悟,女藏民坦然地和菩薩進行對話,而我的進獻是做給別人看的,自己并不知為何要給菩薩錢。
我以前看到旅游攻略里講:要多帶一元紙幣、進藏時要吃紅景天、要去八廓街買披風……我的旅途仿佛要去完成別人的建議,少了自己的心愿??吹津\的藏民一步一跪,我會覺得這不是自己的文化,不必效仿,僅當風景欣賞即可,卻學人家給菩薩放一元錢,心不誠自然就不大方,更不敢讓菩薩找零了。而藏民目不斜視,心無旁騖,完成自己的心愿,有多少能力就奉獻給菩薩多少,心境如天空般清朗,哪有我這么多的舍不得和鬼鬼祟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