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
我們終于看到了那座更雄偉的宮殿,好像是從山巖上長出來的,門前有一片遼闊的空地,萬分蕭索。我坐下,身體中充盈著來自遠古的安寧,無一絲瑕疵擾動。
四周的山景帶著洪荒的韻調(diào),有一種不真實的杏黃色彩和空洞氛圍,在漸漸西沉的落日映照下,每一刻都在變幻著風景。極目遠眺,峰巒起伏,萬物寥寂,更覺出自身的渺小單薄。西邊天際線臨近約旦和巴勒斯坦的疆界,東南面是何珥山,山頂上的白色標示,是亞倫的墓。遠處還有摩西泉。據(jù)說許多跋涉者,專程到這里朝圣。沒想到舊約圣經(jīng)里的宗教故事,竟然在這里栩栩如生,一一對應(yīng)。
沉思讓我們感知生命是萬分真實的一個存在,感覺它在一分分地流逝和久遠地傳承。聽到祖先模糊不清的呼喚,覺得自己也是鏈條上的精致小環(huán)。閉上眼睛,中東的夕陽照在面龐上,好像溫暖的披肩簇擁脖頸。眼前一片金彤彤的光亮,并有著隨波逐流的晃動感。我知道這是上眼瞼中微細血管中的紅血球,在摩肩接踵地移動著,我好像還看到了一個個扁圓的血球,由于興奮而輕輕顫抖,又由于微風的吹拂,而漸漸地安靜下來,拉著手緩行。
聽同伴說,她的牽馬人告訴她,要她向我學習,說我很有技巧地把身體后仰,重心后移,這樣對馬匹下山是個有利因素,而且不發(fā)出任何聲音。殊不知,因為這種姿勢,我的骶骨處很快就磨破了,這讓我在隨后的漂浮中,吃了劇烈的苦頭。
路這一次是冷清的,幾乎所有的人都走光了,在山頭時金光燦爛的太陽,由于我們下山是背道而馳,也深藏不露了。山谷一下變得冷清黯淡,幽深到有點恐怖。
看到一個懷抱孩子的貝都因婦女,在兜售石頭和一種類似仙人掌的植物。她的貨物并不便宜,一塊比橡皮大不了多少的小石頭,要一個歐元,合人民幣10塊錢。剛開始不想買,錢還在其次,主要是石頭重。不便攜帶。不過,最后我們還是買了塊石頭,可能因為同是母親,看到那么小的孩子在荒郊野外陪著媽媽謀生,必動惻隱之心。買完了石頭,剛要走,那個女人突然高聲叫住我們。情急之下,她說的是貝都因語,我們一時不知是什么意思,愣在那里。
看著她急切的眼神,我說,她看我們兩個人,只買了一塊石頭。她要再送我們一塊石頭。
同伴半信半疑,說,你怎么懂了她的話?
我說,我猜的。不然,她不會這樣著急。
旁邊來了一位會說英語的貝都因人,把她的話翻譯給我們,果然正是這個意思。
為了不拂她的好意,我們連聲謝謝,又在她的攤子上挑了一塊最小的石頭。帶走了。
此刻,那塊石頭就放在我的電腦旁。它們并沒有蛇道(佩特拉的門戶,一條長1公里、高達近百米的巖石裂縫)的光彩和美麗,是剛剛從巖體上被人敲下來,帶著生澀和拘謹?shù)亩嘧硕嗖?,遠不夠圓融。每逢我的眼神和它相遇的時刻,就有一種細小微塵樣的感動,撩撥著眼瞼。
其實,修道院漫山遍野的石頭,都和貝都因女人出售的石頭一模一樣??梢娝请S手從巖石上砸下來的。不過,我再也沒撿拾其他的石頭。這一塊已經(jīng)足夠好,不僅來自那個神奇的山谷和古老的城寰。而且來自一個貧苦的母親和可愛的孩子,來自她們的心意和勞作。
凡是來過佩特拉的人,都會對貝都因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前,我以為貝都因是一個特別的種族,如同印第安人、因紐特人等等。到了中東才知道,貝都因,其實是對一種生活方式的描述。貝都因這個稱謂最早來自約旦南部,在阿拉伯語里是“搭帳篷的人”的意思。阿拉伯民族中的一部分人,至今保留著阿拉伯民族最純正的語言和最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在沙漠里趕著羊群奔走,找到有水和草的地方,就待下來搭帳篷,休養(yǎng)生息。過一段時間,又繼續(xù)出發(fā),尋找水草肥美的地方,逐水草而居,開始新的生活。
貝都因人這個名稱,慢慢像一滴靛青色的染料,遇到蓬松的棉紗,一圈圈從約旦擴散開來,蔓延到利比亞、埃及、阿拉伯半島的整個撒哈拉區(qū)域。不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貝都因人的人數(shù)開始縮減。有的人定居了,用汽車取代駱駝。為了讓子女就學,有些貝都因人愿意放棄過去的生活,轉(zhuǎn)而選擇在學校附近落腳、安居樂業(yè)?,F(xiàn)在,只剩下不到百分之十的貝都因人,過著傳統(tǒng)的游牧生活。
等我們來到山下,祖祖(馬)的主人和我們告別。我們說,愿意繼續(xù)出費用,請他把我們送到大門口。祖祖的主人說,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以為是錢出得還不夠多,表示可以商量。祖祖的主人說,不是這個問題。因為他們把峽谷分成了幾段,每段只能掙自己的錢,不能到別人的地盤上搶生意。所以,很遺憾,你們只有自己想辦法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