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迪
1 作品背景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劉義慶召集門下食客共同編撰。全書分上、中、下三卷,依內(nèi)容分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xué)”、“方正”、“雅量”、“識鑒”等等,共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shù)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特性。被譽為“名仕的教科書”。富有士大夫的點滴風(fēng)趣。
2 典例展示
通過我們小組對文本的略讀,收集了大量常用典故成語,這里展示以下幾個經(jīng)典名篇:
2.1 莼鱸之思:比喻對家鄉(xiāng)思念懷戀。出自《世說新語﹒識鑒》: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fēng)起,因思吳中莼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
2.2 難兄難弟: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難分高下。后來多比喻兩人同樣壞。出自《世說新語·德行》第八條: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p>
2.3 楚楚可憐:形容女子嬌弱的樣子。出自《世說新語·言語》:高世遠(yuǎn)時亦鄰居,語孫曰:“松樹子非不楚楚可憐,但永無棟梁用耳!”
2.4 芝蘭玉樹: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出自《世說新語·言語》:車騎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階庭耳?!?/p>
2.5 醉玉頹山:形容男子風(fēng)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風(fēng)采。出自《世說新語·容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fēng)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被蛟疲骸懊C肅如松下風(fēng),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p>
3 特點剖析
可以發(fā)現(xiàn),《世說新語》中的典故常被后人引用。比如辛棄疾:“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而像楚楚可憐這種成語更是流傳甚廣,至今仍在使用。為什么這些書中的典故會如此膾炙人口呢?經(jīng)過小組討論,我們得出了以下幾點原因:
3.1 《世說新語》在書中廣泛使用通俗易懂的民間俗語、土話,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接地氣”,受下級階層的歡迎。
3.2 書中故事著重記錄了邊塞征戰(zhàn)、四方逸聞、奇人怪事、家庭教育與修身養(yǎng)性等與每個階層都息息相關(guān)的豐富故事,易于記憶,更利于口口相傳。
3.3 《世說新語》很少記錄“負(fù)能量”之事,而是宣傳勤學(xué)刻苦,孝親敬長等優(yōu)良品質(zhì),營造一種屬于整本書的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氛圍。這樣與長時期以來上流社會清淡飄渺的頹廢之氣相碰撞,受到一批有思想的文人志士的推捧,這些典故成語自然會被他們廣泛應(yīng)用。
3.4 書中故事篇幅短小,閱讀輕松,成為各個時代士大夫在政務(wù)之余的休閑讀物,流傳不絕。
4 感悟收獲
我們整個團隊共同閱讀經(jīng)典,感悟永恒的文學(xué)氣息,確實收獲了大量知識與回憶。組員之間也更加了解,凝聚力在這次活動中顯著增強。
活動的難點在于文本閱讀量大,理解起來稍有難度。我們借助古漢語詞典與網(wǎng)絡(luò),或請教老師,該難點得到了有效解決。
雖說是報告,應(yīng)當(dāng)嚴(yán)肅。但在此時,報告完成的一刻,可能還是有些不舍。或許是歡樂相聚,一起活動之后又歸于平靜時產(chǎn)生的一種留戀吧。
作者單位
河南省實驗中學(xué)高三1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