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林
前段時間與一位民營影視集團(tuán)的總裁聊天,感觸頗多。
“我當(dāng)年離職創(chuàng)業(yè),初衷就是做影視劇。二十多年風(fēng)雨兼程,我們有太多次可能倒下,倒在初創(chuàng)時困窘蹇澀的門檻上,倒在事業(yè)做大后誘惑越來越多的半路上,倒在接近成功時得意忘形的最后一個臺階上。機會是好的,我們需要機會,但是每一個代表機會或可能性的路口,都有可能讓我們迷失直至消失?;仡^看去,我們幾乎在發(fā)展過程中每一個最關(guān)鍵的節(jié)點上,都做出了恰到好處的選擇,我也因此被看得很‘神。其實我只是堅持做最初我想做的事情而已?,F(xiàn)在很流行‘跨界,但我從來不‘跨,我只想把生的做成熟的,把小的做成大的,把粗糙的做成精致的。”
“我見過太多做著明星夢的年輕人,要顏值有顏值,要才華有才華,總想著一夜爆紅,把心思全用在自我炒作上,連劇本都沒耐心看,自以為有粉絲寵著就可以傲嬌了。結(jié)果紅了沒幾天,風(fēng)流就被雨打風(fēng)吹去,不知所終了?!敝螅@位集團(tuán)掌門人推心置腹地給我建議:“這個時代很浮躁,到處在冒泡,稀缺的不是機會,不是才華,而是專注。專注,就是匠心!”
這是一個忙碌而浮躁的世界,人總是很難停下來,似乎不肯放過一丁點空隙。碎片化生存,其實就是不留余地,就是把注意力東騰西挪胡亂分配,就是把心智切割得支離破碎。我們的眼睛被電視和手機屏幕占據(jù),雙手被鼠標(biāo)和按鍵占據(jù),嘴巴被零食和說話占據(jù)。有人洗澡時要把手機帶進(jìn)浴室,我甚至還看到有人邊騎自行車邊在手機上看電視劇。被塞滿的生活,被排滿的時間,哪怕看個劇,往往也是彈幕橫飛。
我相信隨著VR(虛擬現(xiàn)實)技術(shù)的日漸成熟,人機界面完全融合,技術(shù)終會長在我們身上。真的,杜甫很忙,牛仔很忙,我們的感官也很忙。不再有享受孤獨的能力,不再有專注的時刻。我們的心神一直處在耗散狀態(tài)。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是靈魂出竅的。想想這樣的畫面吧:午夜時分,枕畔熒光閃爍,人早已疲憊不堪,卻還苦苦支撐不忍入睡,非為別的,只因一屏在手,全都擁有??!千萬別把眼睛死盯住手機屏幕的行為解讀成“專注”,那其實差不多是一種發(fā)呆。保持專注,需要把一個人的知覺能力調(diào)動到最活躍、最有創(chuàng)造力的狀態(tài)才行。你“靈魂出竅”玩手機可以輕松消磨一夜,但真要在枕畔讀書,你剩余的那點“電量”,很可能撐不過一頁紙。
《功夫熊貓Ⅱ》中,師父教熊貓阿寶修煉起了更高明的武功。這種典型的東方武功,說起來有點玄,像禪宗,就是要尋找inner peace(內(nèi)在平靜)?!办o下心來!”當(dāng)孔雀沈王爺制造出一種無堅不摧的火炮武器,試圖毀滅功夫時,“神龍大俠”阿寶正是憑借著“靜下心來”,才最大程度地激發(fā)了潛能,用超乎想象的力量一舉擊敗沈王爺。
清末民初雕刻大師高應(yīng)美,做一件雕刻六扇格子門的活兒,用了17年!僅制作雕刻工具就花了3年,鏤空浮雕6個層次180多個人物時,“每一刀每一斧都是殫精竭慮的選擇,每一渣每一屑都是恰到好處的舍棄……”
我采訪過一位有名的攝影師,他是英國皇家攝影學(xué)會終身高級會士。那幾年他一次次開著卡車只身前往西藏拍攝。他跟我說過一句話,當(dāng)時聽來很尋常,卻在后來的歲月里一遍遍被我反芻:“一個人,一生只夠做一件事!”
年少輕狂時,覺得可做的事情很多,每一扇機會之門都如同大海般敞開著。慢慢才懂得,真的能做成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就足以慰平生了。因為那一樁你傾情投入的事,必定是你熱愛的事,必定是你愿意排除一切誘惑和干擾,用最大的專注度去完成的事。把生命托付給這么一件事,不是很幸福嗎?
作家馮唐做了一檔專搜民間大神的節(jié)目。我只看了一集,恰好是介紹日本“天婦羅之神”的。這位大神開在東京小巷里的小店,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是每到飯點,必定座位全滿,門外還排起長隊。誰想在這里吃頓飯,至少提前兩個月預(yù)訂。這位日本老頭兒,在50年的時間里,心無旁騖,做了6000萬個天婦羅。更令我欣賞的是這位專做天婦羅的老頭,永遠(yuǎn)都是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工作時也不茍言笑。他只知用心準(zhǔn)備食材,磨練技藝。
內(nèi)心篤定,寵辱不驚,五十年如一日,既有底氣,又有定力,酷嗎?
去年十月,我去浙江美術(shù)館看畫展。三樓一個不太醒目的展廳中,一位三年前去世的老畫家郭修琳先生的畫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是臺州溫嶺人,大部分畫作聚焦于一個主題,就是萬里海疆的風(fēng)情:海潮、海灘、海船、海礁……當(dāng)我看到他的臨終畫稿,讀到他彌留之際寫在畫稿上的那一行絕筆時,差一點落淚。那幾個字是:我要再畫三天也。
不必為他遺憾。對一個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專注于畫畫的人來說,詩心有所寄,匠心有所托,此生可以無憾。
一生很長,也很短。木心說,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我們也只夠把自己生命中最精華的部分,投注于最富激情的一件事,并把它做到極致,這樣也挺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