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沫
江蘇省小高考(高二學業(yè)水平測試)地理科目有一道題:“微信開機畫面上的地球照片是幾月份拍的?”
一位霸氣小哥的答案傳遍了網絡。他的回答如下:
“從照片可以看出,南半球被濃厚的云彩遮掩,整個非洲大陸的海岸線非常清晰,阿拉伯半島位于非洲的東北角,東海岸的巨大島嶼是馬達加斯加,而亞洲大陸位于東北方向的地平線之外。由此可以推斷出這張照片拍攝的大約是南緯30度,經度我們按30度來算,實際可能在30~40度之間。從光線上可以看出,此時的月球大概位于太陽和地球之間,這種情況發(fā)生在每個月農歷初一的時候。此刻,月球正對著地球的南方,月光直射地球南緯30度左右。看起來,這明顯是冬至?!?/p>
一位老師給出了另外一種思路的答案:
“由于地球的公轉運動,太陽直射點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同時引起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但學生如果平時不看天氣預報,就不知道圖片中地球上的白色是代表云系,應該根據云系判斷,如果南半球被濃厚的云系遮掩,說明全球氣壓帶和風帶正在南移,從而推斷出這張照片應該在12月的冬至左右拍攝。教材里雖然不講天氣預報,但是作為生活常識,學生應該掌握?!?/p>
看看老師的良苦用心,都是為了告訴我們平時要多觀察身邊的細節(jié),很多知識不是死記硬背或者上補習班能夠學到的。
真實的情況是,微信封面的這張地球照片是著名的“藍色彈珠”,即由阿波羅17號船員在1972年12月7日從太空中拍攝到的地球全景,這一天是農歷十一月初二,和冬至相差半個月。只有在月亮是新月的時候,從月球的角度看到的地球才會是一個圓圓的、像滿月一樣的狀態(tài)。
阿波羅17號是“阿波羅計劃”中的第十一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的第六次登月任務,也是最后一次登月。從此以后,再也沒有人能夠拍攝到這樣的地球全景。
張順英摘自《科普童話》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