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龍 章菊 葉書來 周倩
【摘 要】 目的:探討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Myo和NT-proBNP在AMI早期診斷中的應(yīng)用價值,應(yīng)用ROC曲線比較兩種指標對AMI的檢出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方法:采用免疫熒光法檢測AMI、冠心病和高血壓患者組及對照組血清中Myo和NT-proBNP的血清水平 ,應(yīng)用ROC曲線法評估兩種標志物的靈敏度和特異性。結(jié)果:AMI組Myo、NT-proBNP含量均最高于對照組(p<0.05),Myo和NT-proBNP診斷AMI的曲線下面積為(0.943、0.791,P<0.001)。在胸痛<6小時的檢測靈敏度(87%、78.3%),特異性(89.3%、61.9%)。結(jié)論:在AMI早期預(yù)警和早期診斷方面,NT-proBNP的準確性和特異性要隨低于Myo,但和傳統(tǒng)的心肌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對早期AMI的檢測的準確性。近年來氨基末端B型鈉尿肽原(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心衰、AMI以及心血管疾病診斷和預(yù)后方面的研究頗多[1-2]。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線是常用來判斷臨床診斷指標的統(tǒng)計學方法,反應(yīng)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兩個指標[3]。本文應(yīng)用ROC曲線評估心肌標志物Myo和NT-proBNP對AMI的發(fā)病早期和其它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診斷價值。
【關(guān)鍵詞】 AMI Myo NT-proBNP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2 年 1月至2013 年 5月 我院住院AMI患者23例 ,年齡56~82歲;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24例,均無心肌梗死,(高血壓14例,冠心病10例),年齡40~79歲。對照組20例,年齡22~42歲。所有的AMI患者均根據(jù)病史、心電圖和血清酶學變化作出診斷并符合1979 年國際心臟學會和協(xié)會及WHO公布的關(guān)于AMI 的診斷標準。
1.2 方法 所用AMI患者均在首次胸痛<6h 內(nèi)抽血,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以及對照組均空腹抽血4ml,Myo和NT-proBNP 檢測均采用免疫熒光分析的方法。采用mini-VIDAS分析儀和配套試劑測定。嚴格按照操作程序操作。以測定值高于最佳臨界值定義為陽性,低于最佳臨界值定義為陰性。
2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兩樣本采用 t 檢驗,ROC曲線評估兩種心肌標志物的靈敏度和特異性。
3 結(jié)果
3.1 在AMI發(fā)病6小時內(nèi),AMI組的NT-proBNP和Myo均高于對照組和高血壓組(p<0.05),高血壓組NT-proBNP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2 兩種心肌標志物的的ROC曲線
NT-proBNP的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791,標準誤為0.068,95%可信區(qū)間為0.658~0.924。Myo曲線下面積為0.943,標準誤為0.03,95%可信區(qū)間為0.884~1.003。靈敏度、特異度之和為最大時,測得值為最佳臨床診斷臨界點。Myo最以為92ng/ml為切點,靈敏度和特異性為(87%、89.3%)。NT-proBNP的以215為切點,靈敏度和特異性為(78.3%,61.9%),見圖1表2。
4 討論
Myo主要存在于橫紋?。ㄐ募 ⒐趋兰。┘毎?,在細胞膜的氧化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分子量小,當心肌細胞發(fā)生損傷時,很快被釋放進入血循環(huán)中,是最早進入血液的心臟標志物。AMI起病后2h 內(nèi)升高,12h 內(nèi)達高峰,24-48h 內(nèi)恢復(fù)正常,其陰性檢測結(jié)果不能排除AMI的診斷。本組中Myo在胸痛6 h以內(nèi),AMI組的Myo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ROC曲線下面積為0.943,(95%CI 0.884~1.003),本組數(shù)據(jù)在胸痛<6小時的檢測Myo靈敏度和特異性為(87%、89.3%)。Myo被認為是早期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靈敏指標。
由于NT-proBNP分子鏈較長,血漿濃度較高,因此測定NT-proBNP比BNP更容易且穩(wěn)定,關(guān)于NT-proBN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力衰竭方面,對于在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研究近年來才有報道。Galvani[4]報道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無論ST段是否升高,血漿NT-proBNP水平均升高。本組發(fā)現(xiàn),NT-proBNP水平在冠心病和高血壓組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NT-proBNP可作為心源和非心源性疾病的鑒別診斷,是評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室重構(gòu)的敏感指標本。本組結(jié)果顯示,AMI患者NT-proBNP均值比健康體檢者均值顯著增高(p<0.001)。ROC其曲線下面積為0.791小于Myo,若以215為切點,靈敏度和特異性為(0.783,0.619),因此可作較好的早期AMI標志物。 BNP或者NT-proBNP不僅可用于心力衰竭的診斷,還可用于AMI的預(yù)后判斷, 即 BNP或者NT-proBNP 是 AMI患者死亡風險和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獨立預(yù)測指標[7]。NT-ProBNP水平的變化相對于Myo和cTnT更加顯著,上升速度更快,傳統(tǒng)的心肌標志物如聯(lián)合檢測NT-proBNP,可提高對早期AMI檢出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Anguita M,Montes P,Jordan A,et a1.Utility of NT-proBNP for diagnosing heart failure in a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dyspnea Spanish muhicenter study[J].Rev Esp Cardiol,2006,59(5):465-472.
[2] 鄭立華,王秋萍,張倩,等.Hs-CRP、cTnT、D-D和NT-proBN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2):336-337.
[3] 宋花玲,賀佳,虞慧婷,等.應(yīng)用ROC曲線下面積對兩關(guān)診斷試驗進行評價和比較[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27(5):56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