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威廉·福克納是美國南方文學著名作家;他創(chuàng)作的小說藝術性強,復雜的形式與思想的巧妙融合在一起?!东I給艾米麗的玫瑰》是其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筆者擬從空間的視角切入,探討文本中物理空間—房子,心理空間—艾米麗以及社會空間—杰弗遜小鎮(zhèn)的封閉性,從而揭示出封閉的空間結構如何導致了艾米麗一生的悲劇。
關鍵詞:《獻給艾米麗的玫瑰》 空間 封閉性
一、引言
《獻給艾米麗的玫瑰》講述的是一個發(fā)生在約克納帕塔法縣的杰弗遜鎮(zhèn)上的故事。主人公艾米麗是南方?jīng)]落貴族的后裔,她在個人與社會、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的夾縫中苦苦尋找身份。艾米麗的父親生前一直干涉她的婚事,以致女兒三十多歲還待字閨中。父親死后,艾米麗愛上了來自北方的建筑工人荷默·伯隆,卻遭到了家族的反對。當她發(fā)現(xiàn)伯隆無意娶她為妻時,為了維護自己的貴族尊嚴,艾米麗用砒霜毒死情人,與其尸骨共眠四十多年。(黃曉麗,7)對于這篇充滿懸念、令人毛骨悚然的短篇小說,學界早已從多方面對其進行了的研究,例如:文體學,女性主義,倫理學,象征主義以及哥特式風格等方面。近年,學者把目光轉(zhuǎn)向空間,尤其是文本中意識流以及時空交錯的特征,使得該小說的空間性尤為凸顯。(黎曉婷,82)
空間本身既是一種“產(chǎn)物”,是由不同范圍的社會進程與人類干預形成的,又是一種“力量”,它要反過來影響,指引和限定人類在世界上的行為與方式的各種可能性。(劉進,21)筆者通過空間理論解讀,闡述空間如何參與,影響敘事??臻g作為故事發(fā)生的地點,不僅可以用來表現(xiàn)時間,安排小說結構而且可以推動整個敘事過程。(孫慧敏,18)《獻給艾米麗的玫瑰》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空間概念:杰弗遜鎮(zhèn),艾米麗居住了一生的房子以及艾米麗自身。在文本中,這三層空間都充滿了一個特征——封閉性。故事的發(fā)生地杰弗遜鎮(zhèn)本身就是一個典型的,南方傳統(tǒng)文化根深蒂固的小鎮(zhèn)。主人公艾米麗一生所居住的房子也是個靜態(tài)的空間,從初期的建筑精美到最終的格格不入。艾米麗心理空間的封閉性更是顯而易見,她的一生都活在南方傳統(tǒng)文化的桎梏中。時間一直在推進,社會也一直在發(fā)展,但艾米麗始終把自己封閉在原來的空間不愿做改變,房子樣貌陳設保持不變,社會義務也不承擔。仿佛不改變,她就能永遠保持南方貴族身份,留在那個受人敬仰愛戴的時空。故事的結局揭示了艾米麗的悲劇,也揭示了南方的光輝歲月終將結束。
二、物理空間:亙古不變的建筑——房子
艾米麗所居住的房子是《獻給艾米麗的玫瑰》中的一個重要空間結構,她的所有活動幾乎都是在這幢方形木頭房子里。在小說的開頭,作者寫道:“那是一幢過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當年一條最考究的街道上,還裝點這有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風味的圓形屋頂、尖塔和渦形花紋的陽臺……房子雖已破敗,卻還是執(zhí)拗不馴,裝模作樣,真是丑中之丑”。(??思{,41)從??思{筆下,我們看到的是小鎮(zhèn)上現(xiàn)代文明與傳統(tǒng)文明的對峙。在過去南方傳統(tǒng)的文化里,艾米麗的住所是十分考究和精美裝潢的,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fā)展,以及周圍興起的工業(yè),四方形的大木屋變得異常的突兀與不協(xié)調(diào)。即便如此,艾米麗也從未想過對房子進行改造,任由其成為小鎮(zhèn)上“莊嚴”的代名詞。在代表團去艾米麗家訪問時,我們能清楚的感覺到昏暗的大廳,破敗陳舊的家具以及充斥在整個房間里的灰塵和封閉潮濕的味道。(劉堃,116)生前,父親為了維護南方貴族的等級和尊嚴剝奪了她的幸福,父親死后,她更是孤高倨傲,我行我素,很少與外界接觸。(孫慧敏,18)空間的定格也是時間的凝固,房子保持著南方興盛時期的模樣,似乎就意味著身份地位的永久保留。小說最后一段描述道:“門猛烈地打開,震得屋里灰塵彌漫。這間布置得像新房的屋子,仿佛到處都籠罩著墓室一般的淡淡的陰慘慘的氛圍……”(??思{,45)此處作者給我們展示的是艾米麗為自己和伯隆準備的新房,因為時間,所有的物品都蒙塵土或褪色,因此整個房間不是充滿喜悅而是恐怖。時間改變了一切,但艾米麗始終把自己鎖在宅院里生活,鎖在自己美好的幻想王國里。她是南方父權舊社會制度下的犧牲品,她一直都生活在傳統(tǒng)南方貴族文化的枷鎖里,以致最后葬送了自己的一生,包括自由和幸福。
三、心理空間:固步自封的個體——艾米麗
主人公艾米麗是一位沒落的南方貴族小姐,小說以她的葬禮開篇,通過不同的敘事口吻,將艾米麗小姐的一生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其中以艾米麗與伯隆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穿插著艾米麗拒絕交稅,設立郵件箱,氣味風波以及父親過世等事情,使艾米麗的整個形象躍然紙上。(王敏琴,69)在敘述艾米麗拒絕納稅時,作者寫道“而所得回信卻是一張便條,寫在古色古香的信箋上,書法流利,字跡細小,但墨水已不新鮮”。(??思{,41)這樣的一張便條不僅是艾米麗跟現(xiàn)代文明的脫節(jié),更是她拒絕接受工業(yè)發(fā)展以及時代變遷的重要憑證。古色古香的信箋,墨水已不新鮮都清楚地刻畫出她封閉的心理空間。她始終認為自己還是在1894年由鎮(zhèn)長沙多里斯上校免稅的貴族。在父親去世時,艾米麗也是衣著如常地站在門口接待前來哀悼的人,臉上沒有一絲哀愁并堅信自己的父親并沒有離去。這樣的偏執(zhí)的性情也正是她封閉空間的展現(xiàn),永遠生活在自己的空間。雖然最后還是順利埋葬了她的父親,但是她也因此病了好長時間。高潮部分是她與北方工人的相遇和相戀。這段并不被鎮(zhèn)上人和親戚認可的戀愛也因為艾米麗的堅持而發(fā)展著。然而結局并不圓滿,艾米麗殺死了伯隆并與他的尸骨共枕四十余年。這樣一種近乎瘋狂的行為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她心理空間的封閉,因為得不到,所以要毀滅。這樣才能滿足她摯愛的伯隆永遠留在她身邊。在她看來,自己貴族的身份足以讓他留下,而這樣的觀念也讓她做出這樣殘忍的事。艾米麗可憐又可怕。憐憫于她孤獨地、倔強地守護早已殘敗的家族名譽,懼怕于她為了維護早已殘敗的家族名譽而扭曲的性格。小說的最后寫道“她就這樣度過了一代又一代—高貴、寧靜、無法逃避、無法接近、怪癖乖張”。(??思{,44)從少女時的高貴美麗,到瘦小可憐的中年女人,矮小發(fā)胖,蒼白臃腫的老女人,直至最后被人遺忘的老太太。(黃曉麗,8)艾米麗的一生都活在南方傳統(tǒng)文化的封閉空間,她的悲劇讓人扼腕嘆息,也讓人肅然起敬。
四、社會空間:墨守成規(guī)的群體——杰弗遜小鎮(zhèn)居民
《獻給艾米麗的玫瑰》發(fā)表于1930年,當時美國南方依舊是一個封閉保守的農(nóng)業(yè)社會,故事發(fā)生地的杰弗遜小鎮(zhèn)作為美國南方的一個縮影依然遵循著南方的傳統(tǒng)倫理道德。艾米麗的父親就是這個社會的一個典型人物,他有著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和門第思想,他自恃過高,對什么年輕男子都看不上眼,最后導致自己的女兒三十多歲還未婚配。正是因為父親對已然衰敗的南方文明的固執(zhí)的堅守,使得艾米麗在傳統(tǒng)南方文化的禁錮下無法掙脫,也正是如此,艾米麗成為了小鎮(zhèn)的紀念碑,傳統(tǒng)的化身和義務的象征。相比與艾米麗的父親,小鎮(zhèn)上的人似乎要更加開明,懂得革新,實則并非如此。在艾米麗與北方佬相戀的時候,“鎮(zhèn)上的婦人們都說‘格里爾生家的人絕對不會真的看中一個北方佬,一個拿日工資的人。不過也有別人,一些年紀大的人就說是悲傷也不會叫一個真正高貴的婦女忘記‘貴人舉止”。(??思{,43)歷史傳承下來的莊嚴感已經(jīng)讓鎮(zhèn)上都認為艾米麗這樣的貴族小姐是不可能和工人階級的人在一起的。這不僅是身份的懸殊,更是對傳統(tǒng)等級的挑戰(zhàn)與褻瀆。人們會試圖通過一切辦法去窺探艾米麗的生活,她的一言一行都在小鎮(zhèn)人的眼皮底下。小鎮(zhèn)上的人總會在看到伯隆和艾米麗出行時,就嘀咕著“可憐的艾米麗”。其實在他們哀嘆艾米麗可憐時,他們自己也是可憐的。雖然鎮(zhèn)上很多房子,工廠都建立起來??此剖桥c北方工業(yè)化進程的和諧進展,然而在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仍舊保留著對傳統(tǒng)的敬意,艾米麗是他們傳統(tǒng)的化身和象征。因此當艾米麗的地位被搖動的時候,鎮(zhèn)上的人實則在哀悼自己的可憐,哀悼自己傳統(tǒng)文化的蕭條、衰敗與消亡。艾米麗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是這個時代的悲劇,是小鎮(zhèn)的悲劇,是人們無法逃離封閉空間,作為社會成員,艾米麗只是無法擺脫社會空間封閉的受害者之一。
五、結語
通過對上述三種空間的解讀,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空間的封閉性對女主艾米麗一生的影響。她的居住的空間,交際的空間以及心理空間都是一種與世隔絕的狀態(tài)。她一直生活在過去,她是舊事物的代言人。也正因如此才導致了她一生的悲劇,成為無法脫離舊制度的犧牲品,落敗南方文明永遠的代名詞。艾米麗的悲劇說明了空間發(fā)展的流動性,時間和空間是在一同不斷變化的,只有不斷革新和改變才能取得發(fā)展。保持與時俱進而非墨守成規(guī)才能進步,一味地捍衛(wèi)和堅守與時代發(fā)展不符的事物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悲慘的。艾米麗的悲劇故事只是南方變革趨勢的代表之一,當南方種植園經(jīng)濟已經(jīng)無法抗衡北方工業(yè)文明的興起時,當古老、傳統(tǒng)的南方觀念已經(jīng)落后于北方的新觀念、新秩序時,學會適應、變革和發(fā)展才是核心。
參考文獻:
[1]黃曉麗.再讀經(jīng)典:《獻給艾米麗的玫瑰》的空間與身份[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1):7-8
[2]黎曉婷.《獻給艾米麗的玫瑰》的空間隱喻[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0):82-83.
[3]劉進.20世紀中后期以來的西方空間理論與文學觀念[J].文藝理論研究,2007,(6):21.
[4]劉堃.香消玉殞“異托幫”——解讀《獻給艾米麗的玫瑰》中的宅邸空間[J].名作賞析,2015,(6):116-117.
[5]孫慧敏.解讀《獻給艾米麗的玫瑰》中的空間敘事[D].南京:南京財經(jīng)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0:18.
[6]王敏琴.《獻給艾米麗的玫瑰》的敘事特征[J].外國語,2002,(2):69.
[7]威廉·??思{.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花[A].陶潔編.??思{短篇小說集[C].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41-45.
(吳浩江 湖南湘潭 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4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