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橙
第一次,見到盧海鳴社長,是在金陵書苑參加解讀《重讀南京》的分享會上。那次活動,盧社長提及南京出版社剛剛出版了《南京歷代名號》這本書。當(dāng)時想來,《南京歷代名號》應(yīng)該就是介紹南京歷史上曾經(jīng)使用過的名稱,比如金陵、白下、建康、建業(yè)這類名號,覺得自己大多知道,不知道的也無妨,并沒有想著去讀。
因為打算在下半年帶著孩子圍繞南京民國建筑這一主題走一走,所以再一次遇見盧海鳴社長時,是在美齡宮舉辦的“南京現(xiàn)代建筑”講座上。原以為他會介紹一些民國建筑,講講設(shè)計師,講講設(shè)計理念,可是聽到的不僅是按時期劃分不同風(fēng)格的建筑介紹,更多的是建筑里發(fā)生的故事,鮮活的人和事,歷歷在目。
這觸動了我,很想看看盧社長所著的書,猜想《南京歷代名號》也絕非只有名號的介紹,它應(yīng)該是有故事的。于是就有了向您介紹這本書的機(jī)緣。
作為一位八歲孩子的母親,我向您推薦這本書,因為您可以這么讀。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的南京,留下的遺跡很多,假期帶著孩子尋訪南京各處的歷史遺跡,感受古都文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即便是您對南京歷史了解不多,也能從《南京歷代名號》中找到答案,受到啟發(fā)。
這里有歷史?!赌暇v代名號》的編排就是從2500年前的南京建城開始說起,分為先秦篇、秦漢篇、六朝篇、隋唐五代篇、宋元篇、明清篇、民國篇等,歷史脈絡(luò)十分清晰。同時,每篇中還記錄了該名稱作為起源地,后來在此發(fā)生的“小歷史”,比如“冶城”就講述了從春秋、戰(zhàn)國、東吳、東晉、南朝、唐朝、五代楊吳、北宋、元、明、清、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直至新中國成立后,這里發(fā)生的事件。南京的一個個名號,是南京歷史發(fā)展的見證。
這里有人物。如冶城與吳王夫差,越城與越王勾踐和大夫范蠡,金陵與楚威王熊商,秦淮、秣陵與秦始皇,龍盤虎踞與三國諸葛亮,石頭城、建業(yè)與吳大帝孫權(quán),江南佳麗地與南朝謝朓,建鄴、江寧與晉武帝司馬炎,蔣州與隋文帝楊堅,歸化與唐高祖李淵,應(yīng)天、南京與明太祖朱元璋……這些帝王將相、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在南京發(fā)生的故事,書中都有記錄。
這里有典故。南京歷代名號中,有改朝換代過程中,新王朝或政權(quán)的統(tǒng)治者根據(jù)自身的好惡命名的,比如有著美好寓意的建業(yè)、江寧、建康、昇州、上元等;有著貶義之意的秣陵、建鄴、歸化等。南京歷代名號中,有些稱呼在其他城市也使用過,比如隋唐以后的揚(yáng)州就不指南京,曾經(jīng)使用過“南京”的十個城市,名號背后的典故,書中一一呈現(xiàn)。
這里有詩文。說到石頭城,就會讀到劉禹錫的《石頭城》、《西塞山懷古》;說到白下,就會提到甘熙的《白下瑣言》;在隋朝將建康城夷為平地后,就有了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杜牧的《泊秦淮》,這些后代文人墨客到此傷古吊今的詩詞;還有韋莊的《上元縣》、杜甫的《梅雨》……在書里可以查詢與南京有關(guān)的詩詞、文集。
帶上這本書,搭上假期的班車,和孩子一起去朝天宮,尋找冶城故事;一起去石頭城,尋找鬼臉故事;一起去瓦官寺,尋找鳳凰臺故事;一起去明城墻,尋找明朝故事;一起去中山陵,尋找民國故事……慢慢感受著南京悠久的歷史文化,氤氳在南京特有的城市氣質(zhì)中,走進(jìn)南京,愛上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