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茫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今年86歲,步履穩(wěn)健,思維敏捷,談吐幽默。他皮膚黝黑,身材瘦削,因此有個昵稱叫“剛果布”。不少人形容他是“80歲的年齡,50歲的身體,30歲的心態(tài)”,其養(yǎng)生之道值得人們借鑒。
袁隆平的性格樂觀幽默,不斤斤計較,很少發(fā)脾氣。他詼諧地說:“老年人容易缺鈣,我在田野工作呼吸的是新鮮空氣,還能充分享受日曬,雖然皮膚曬黑了,但有利于身體對鈣的吸收。”他早年吸煙,可戒煙后再也沒吸過。
袁隆平的飲食以素食為主,葷菜吃得不多。他喜歡吃粗糧,每天吃玉米、紅薯、花生、紅棗?;ㄉ笾?,每次抓一小把;玉米、紅薯蒸了吃,每次吃幾小節(jié)。戒煙后,他對嘴巴管得更嚴了,以前喜歡吃巧克力、咖啡糖、果丹皮,這兩年只有果丹皮還一直吃,它是山楂做的,酸酸甜甜,助消化、降血脂。他經(jīng)常和妻子到菜市場買菜,米也是超市里購買的普通品種。別人送來山珍海味,以及野豬肉、野雞等,他從來都不嘗一口。
袁隆平每天堅持體育鍛煉,喜歡游泳、打球、騎摩托、拉小提琴。讀中學時,他游泳比賽獲得過武漢市第一名。還曾考取飛行員。后來陰差陽錯成了農(nóng)業(yè)科研員。如果身體情況允許,他每天都要游泳半個小時,喜歡自由泳和蛙泳。他騎摩托車不是愛好,而是工作的需要。因為每天都要到試驗田去,從播種開始到收獲為止,每天如此。來回一圈大概有4公里,每天徒步走需要很多時間,騎摩托車方便多了。
袁隆平很重視腦力的鍛煉?!皩W到老”是他的座右銘。他說人的腦細胞是用不盡的,人到老年時常用腦可預防老年癡呆癥。國內(nèi)外許多老年人退休以后紛紛進老年大學,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學習具體知識,而是一種進行“腦力操”的最佳途徑,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所以,他認為學外語能有效延緩衰老,需要積極運用記憶力,使腦力得到鍛煉。
袁隆平的心態(tài)很好,喜歡和胡同口的老年人打打麻將,他對麻將還有著不同于常人的看法。他認為麻將里面有辯證法,也能使他的腦力得到鍛煉。
如今,袁隆平精力充沛,還不時忙里偷閑,攜老伴兒去游泳。他常說,健康的身體要從好的生活習慣開始,并深有感觸地說:“其實,我最大的興趣是和年輕人在一起。年輕人朝氣蓬勃,敢打敢拼,才是我們事業(yè)的希望。常和年輕人在一起,我就覺得自己還年輕,也充滿了青春的活力……”這或許才是他真正的長壽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