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財政部發(fā)布的一份《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稱,自2016年4月8日起,我國將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并同步調整行郵稅政策。
2015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決定在杭州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qū)建設。今年1月,國務院又批準在天津、上海、重慶、合肥、鄭州、廣州、成都、大連、寧波、青島、深圳、蘇州這12個城市新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qū)。在此次新政發(fā)布前,跨境電商試點城市享有稅收上的優(yōu)惠政策,即通過跨境電商渠道購買的海外商品只需要繳納行郵稅,免去了一般進口貿易的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這為跨境電商快速生長提供了基礎,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其中稅負不公、稅收流失便是讓監(jiān)管層頭疼的首要問題。
根據(jù)上述《通知》,單次交易限值將由行郵稅政策中的1000元(港澳臺地區(qū)為800元)提高至2000元,同時將設置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20000元。在限值以內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huán)節(jié)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征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超過單次限值、累加后超過個人年度限值的單次交易,以及完稅價格超過2000元限值的單個不可分割商品,將均按照一般貿易方式全額征稅。同時,《通知》對行郵稅也進行了相應調整。業(yè)內普遍認為,這次新政主要影響的是走保稅倉模式的跨境電商,稅改后,這類跨境電商面臨著價格上升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