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婷
傳說中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飛啊飛,飛累了便在風(fēng)里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可以落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
周末,起了個大早,趿著拖鞋到市場,穿梭在熱熱鬧鬧的人群里,青菜一把兩塊錢,雜魚十塊錢一斤隨便挑,豆腐一塊錢三個……什么都新鮮,什么都便宜、都想要……盡管不那么干凈整齊,盡管周遭雜亂喧囂,可這才是活色生香的市井生活、本色生活。
龍應(yīng)臺曾囑咐留學(xué)的兒子:別總?cè)ノ譅柆?,也給路邊攤留點兒生意,他們比沃爾瑪更需要你。作為一個小市民,我沒有這樣的覺悟,我只是本能地喜歡這種熱氣騰騰的生活氣息。每個人都匆忙、專注地為生活、為柴米油鹽奔波勞碌,不掩飾不矯情,活著,能吃能喝,就是一切,簡單純樸的真理。
這幾年,因為忙,因為懶,很多生活都交給了超市。一周甚至十天半月去趟超市,把冰箱塞得滿滿的,所有生活都搞定,很有衣食無憂的優(yōu)越感??墒?,每當(dāng)看著那擇得干凈整齊還貼著綠色標(biāo)簽的蔬菜,我總懷疑這菜真的是從土里長出來的么?面對那封著保鮮膜的魚肉,感覺這是用來看不是用來吃的。骨子里根深蒂固想念小時菜園子里拔出蘿卜帶出泥的新鮮。還有過節(jié)時,眼巴巴看著阿嬤殺雞鴨,放出血后的雞鴨扔大盆里,一盆滾燙的開水淋上去,刺啦啦的,雞還在撲騰著,阿嬤快手已經(jīng)把翅膀和尾巴上的大羽拔光了……而我已經(jīng)吹開雞湯上那層誘人清亮的浮油、聞到那沁人的濃香了。
因為工作,先生得打飛的北京泉州兩地跑,每次和女兒送他到機(jī)場,總打趣:一起去看大灰機(jī)!他總說:如果不是趕時間,真想坐動車或者高鐵。他說:在云端,別說什么藍(lán)天白云,就是一片空空落落,常常覺得人生虛無。而在列車上,看上車下車的旅客,看一掃而過的山川河流,過往都在眼前,感覺上就有了“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氣概!我笑他:你終于接著地氣了。
導(dǎo)演爾冬升拍完《檢王之王》和《大魔術(shù)師》兩部戲后,覺得自己迷失了,“不接地氣,不是我喜歡的樣子!”為了找回那種接地氣的感覺,他做起了社會調(diào)研,把視線關(guān)注到“橫漂”演員身上,一個月之后,他開始籌拍《我是路人甲》。梁朝偉看過后評價:有傳遞信息,會讓人思考,無論笑或哭都發(fā)自內(nèi)心,毫不勉強(qiáng)。同行笑說:那個接地氣的爾冬升,回來了。
看多了高大上的歌劇交響樂,且來聽聽南音高甲戲;住慣了高樓大廈,不妨來茅屋草房感受下風(fēng)聲雨聲;享受了太多的浪漫情調(diào),不妨卷起袖管柴米油鹽粗茶淡飯;總以為凈土在西藏在雪山,其實把心氣放平、把視線放長遠(yuǎn)了,天高地闊,笑看云卷云舒,凈土就在你心里。
居廟堂之高的皇帝大臣得時不時微服私訪,才能體恤民情;躲在象牙塔里的學(xué)者只有聯(lián)系社會,才不至于閉門造車;藝術(shù)家只有深入生活,才會有好作品;老師只有和學(xué)生打成一片,才可能真正教書育人;農(nóng)民只有辛勤耕耘,才會有秋的豐收……萬丈高樓平地起,不接地氣,空中樓閣、海市蜃樓,現(xiàn)實中有誰敢長久居?。?/p>
年少時,總想飛得更高,喜歡風(fēng)中自由的感覺,以為只要努力飛翔,幸福就會在更高的地方等你。卻沒想到,青春短暫,人是會老的,雄心壯志是會褪色的。那時才發(fā)現(xiàn),阿爾卑斯山脈不只是用來攀登的,更是用來慢慢徒步慢慢欣賞的。
匆匆太匆匆,飛翔的人啊,別讓自己飛成無腳鳥,風(fēng)中不是歸宿。偶爾,我們可以收起疲倦的翅膀,落到地上歇歇,接接地氣,那是萬物之本。三毛說過: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