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科技輔助訓練和比賽器材的出現(xiàn),人類的運動極限被一個個新的紀錄刷新。類似博爾特的跑鞋和劉翔的比賽服,其實都是含有高科技含量的“頂級裝備”。這也給國際奧委會制造了新的難題,因為他們已經(jīng)越來越難以區(qū)分此類高科技器材是否給運動員“提供了外力”。
例如,在倫敦奧運會上,英國自行車隊的成績斐然,他們的裝備顯然功不可沒。他們所使用的是碳纖維賽車。這種賽車本身有180個碳纖維零件,造價達兩萬英鎊。而且運動員們使用的頭盔都不用泡沫了,完全是蜂巢結構的鋁材。這種頭盔更小、更輕,更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
而“熱褲”則是英國科學家的獨家貢獻。賽前自行車選手熱身時,必須很快讓肌肉溫度提高,但檢錄工作又要求他們必須提前10分鐘停止熱身前往參賽位置,這段時間肌肉會變冷。于是科學家們給給車手準備了專門制作的“熱褲”,讓他們熱身之后腿部肌肉能以一直保持溫度,直到在賽道上就緒。其原理相當于F1賽車中的輪胎加熱器。這種“熱褲”直接作用于腿部的核心肌肉群。而且穿脫方便。在這次奧運會后,很多專業(yè)自行車運動員都準備嘗試一下這種新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