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君琳
語言的本身
像母親
總有話說,在河畔
在經(jīng)驗之河的兩岸
在現(xiàn)象之河的兩岸
花朵像柔美的妻子
傾聽的耳朵和詩歌
長滿一地
傾聽受難的水
水落在遠方
——海子《語言和井》
據(jù)說雨果為完成寫作,鎖上了所有衣物軟禁自己,只留一件從脖頸上第一條皺紋流向腳趾甲邊緣的針織線,我也想要一件,在午夜抱著它說話。大仲馬獨愛一種藍色信紙,堅信旅行中被迫使用的奶油色紙張是毀掉一部小說的元兇,我也想要一沓,來接住我與生活所有被逼無奈的交易和固執(zhí)任性的堅持。羅曼·羅蘭創(chuàng)作時定要在案頭立一方平鏡,透過自己平凡的五官窺到貝多芬剛毅的神情,我也想要一面……
不,我還是不要鏡子了,以免去那青春少女太過顧影自憐的流言。我想要一張樹形倔強、輪廓柔和的喬木的剪影,為它鑲上鴉黑色邊框和透明玻璃片,要來只為欣賞岑寂無垠的深夜里我墨色眼眸中映出的煞白燈光與樹冠背后的一絲明黃重合的景象。我想要用一生去找到這棵樹,“想要”允許“心有天游”,那好,我想要成為這株喬木,樹形倔強輪廓柔和。
一
“我不以孤獨為榮,但我以此為生。”和查爾斯一樣,每一個擁有眾多“冷門”愛好的人,每一個與常人思維相異、行為相仿的人,都是熱鬧的棄民。每日我筆下流瀉的墨水很多,臉上笑皺的紋路很多,臂彎環(huán)繞的朋友很多;我的刀也很多。
用一柄瘦長尖銳的刀,在蘋果上雕出一朵薔薇,心中有猛虎細嗅。這把最鋒利的刀卻沖向最柔嫩的靶心,就像最兇狠的懦夫總是猛擊最無力的民眾,最殘忍的氣話總是撒給最愛你的爸媽。蘋果何辜,人類何苦?
用一把U型寬口木刻雕刀,在木板上劃出一幅版畫,聽刀刃像是鈍慢地廝磨舔舐,又像是冷漠無謂地向前行軍。無論出自多么細密連綿的手法,世界上從未有過平坦的版畫,從第一次手起刀落開始,每一道傷口都會留疤,縱然有些為時光的油墨色遮眼不見,但觸感總是提醒人它仍留在眉間心上—— 傷害不會因頻繁而被習慣。
最愛是筆刀。深夜里,以筆刀促緩左右血流快慢,只一張紙不著一滴墨水,不聽一句贅言,便被賦予做雄鷹傲翎、密林柔光、蕊絲細裂、平湖纖波……愛她恩賜我這初生牛犢以謹慎敬畏,愛她潤物無聲地勾勒而非破肌裂理地撕破,愛她與我一同屏氣凝神拂開行運的軌跡仿若天作之合,愛她留給我的無垠幻想,關于一張白紙的可能……
僅此而己。
二
要讓一片思維的霧氣匯集成噴泉,讓一張白紙的絲絡連成葉脈,只能倚仗時間的魔力:每一個細節(jié)在海馬回里百轉(zhuǎn)千回舍得流向指尖,每一件作品不敢言懷胎十月但至少以周計時。呵,比起旁人那社交網(wǎng)頁上每分鐘吞咽著的數(shù)以萬計的動態(tài),我的速度簡直算是垂垂老矣步履蹣跚。但我為什么要去做自己的狗仔,跟拍上傳自己的行為卻記錄不下瞬間的思維,做一個獵奇的捕手,做一個賣藝的窮人?對于紙雕,如若不能將其講成一個故事,我寧愿閉口不言。
但我也不必敝帚自珍,事實上我目前的所有作品沒有一件只為裝飾自己家居,甚至沒有一件留在自己手里。
生活是我唯一的靈感來源,遇見抑或分別,深情抑或恩謝,是那些人們的溫情煮沸了我的沖動,讓靈感的水汽迸發(fā)升騰后又落回刀尖,所以作品應當贈予火焰而不必留給水壺。平生未曾購買過禮物,只因莫名地堅信疏遠之人不會因此而熟絡,親信之人不值就此而帶過。朔北的冬意漸深,風雪更緊了幾分,可如今人心中的爐火昏沉,目光里冷淡疏離的冰霜竟涼過西伯利亞寒風,還是只有我燥熱得很?
高二分科轉(zhuǎn)而學文,教師節(jié)時帶著三幅滿溢著情感的畫作對從前的三位代課老師細述我的祝福與不舍:
是那穆罕默德所說的世界上最美好的三樣事物——圣水、綠葉、美麗的臉龐讓我選定綠色為底色,是從生活條條框框的桎梏中開出生命的繁盛,是紙條蜿蜒卷繞出桃李笑春風,是用隱晦難辨的“師”字表達心跡,您的笑就是這一切的酬勞。
是挪威攝影師鏡下的靛藍星河作襯,是意大利托斯卡納大區(qū)的燈塔讓我在這里休憩從這里起航,是八個字母的組合化作那彩蝶蹁躚的翅膀,是那夫妻比翼橫亙過北歐童話躍升至云漢之間,您的擁抱便讓我眉眼帶笑。
甚至是自己用水粉渲染出七彩漸變寓意生活豐富斑斕,是蜜香潤蜂蝶后的蝶戀花,是“東瓶西鏡”蘊含的平平淡淡才是真,是纖蝶從瓶飾紋路鮮活至人手掌心的靈動多姿,您眼角的紅潤終于不再只是因為熬夜工作后的血絲。
謹記著《與神對話》中的箴言:假如你不能成為禮物,請不要進入別人的生活。
三
目前所有的作品都與夜同行,倒不是像作家一樣要麻煩黑夜叩開靈感的大門,而是因為如今拿白日里的任何一分鐘做這樣無關高考的事情簡直會被指為大逆不道,連同自己也會懊惱。我深諳不務正業(yè)不思進取和多才多藝心靈手巧之間,不過是旁人眼中一個數(shù)字的差距。我小心翼翼地保持著個位數(shù)的排名,又小心翼翼地貪戀著心隨刀尖“坐看云起時”的纏綿。日復一日地填滿一張標著題號的白紙,日復一日地等待一個記錄在案的數(shù)字,人都要學會現(xiàn)實么?我從未在任何課堂上睡覺,從未在任何考場上作弊,從未在任何作業(yè)上抄襲,這不是我矯作的宣言,某種程度上成為了我孤獨的根源。
林特有一句話,曾被我引用在文科申請表上: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成功,那就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我深信不疑,或許我現(xiàn)在的所有努力和我所具有的能力,都是為了讓自己將來在每一個選擇面前,都可以不受現(xiàn)實的脅迫,可以無須權(quán)衡各方利弊,可以忽略身邊議論的聲音,只有一條作為我做決定的唯一準則—— 我喜歡如何,如何能不后悔。
至于大學,我希望自己將來不管去到那里,都不只是憑一張所謂優(yōu)秀的成績單,而是憑我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帶著一套完整縝密的知識體系,一種邏輯思維和思辨能力,一份厚重的文化底蘊,一顆善良熱情不被腐蝕的心,一雙改善生活的巧手……最后還有一張錄取通知書,走到她的面前。所有的目標和期許都只是激勵自己一天一天日臻美好的手段,我實在不愿把所謂的理想大學命名為我的終極目標,我甚至不愿把它說得咬牙切齒破釜沉舟成為將來局限自己的方框,我只企盼那個數(shù)字對得起自己這三年時光,期待自己始終存有深愛知識的力量。
林清玄形容自己白天在屠宰場幫工,晚上回小屋里寫字的日子叫“白天是生活,晚上是精神”,讓我只身跳進晝夜輪回的旋渦吧,像拿鐵杯中的金匙翻動清黑與月白幻化作天地昏黃—— 我的每一天都是要,精神生活。念念不忘意大利詩人卡西莫多的三行:
人孤獨地站在大地的心上
被一束陽光刺穿
轉(zhuǎn)瞬即是夜晚
在每一個潛在濃夜中雕鏤時光的日子里,在每一刻享受孤獨者一個人的狂歡時,總是暗笑自己當真和羅伯特·彭斯一起,“我們成了假模假式中/兩尾漏網(wǎng)的魚/不能跳舞不能唱歌不能暴露”,和生活中的魚群一起洄游,又總奢求在夕陽的色塊里尋出自己。
駝絨色雕出一叢樹的剪影,頎長干瘦,遠望細碎葳蕤,一枝只許長一葉,錯落間暈染開墨色一片。這是我,是過去肆意瘋長的我是如今孤單清傲的我。
鴨卵青潑一條河流,“隨意漂流,無牽無掛?!睒溆捌沛渡接懊悦?,映刻出溪水漫灘,余下的盡是波痕,空有“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詩境。江心歪搖一櫓蘭波的醉舟,飄向那乳汁般泡滿了星星的海。這也是我,是如深思高舉,亦似哺糟歠醨,渺渺余一曲《孺子歌》。
妃色間有緗色,蔓生一叢江花曳曳,無為白露下百草左右,哪肯有一分秋寒暫留。不知其名,也可如阿加莎的野玫瑰,盡情盛開……而后凋零?;ㄕ壑畷r總是青春,青春是時間在這人世上最后的一處留情,容我鐫刻下的瓊芳不老,算不算是與生活講和?
最后取一抹土布色吧,影影綽綽間開出一條小路。它的前身是我“曾躊躇在某個樹林的岔道口”,或許真如弗羅斯特的預言,我走上了人跡較少的一條,終將不知走到了何地,誠然他是對的,“從此,一切都不同了?!?/p>
套色剪紙是從汾河江邊家鄉(xiāng)發(fā)源的技藝,這一幅,算作故鄉(xiāng)的十六年生活贈我的一支離歌。主歌副歌糾葛不清的,是阿爾貝·加繆《卡里古拉》中難解的議題,舍雷亞說:“我們想要在這個世界里生活,就應該替它辯護?!笨ɡ锕爬瘩g:“這個世界并不重要,誰承認這一點,就能贏得自己?!?/p>
四
紙雕刻畫時想到辛波斯卡的兩行詩:“有一種愛叫作一見鐘情/突如其來,清晰而篤定?!笔巧罱虝宋矣玫度谐?。
也曾想為這傳統(tǒng)工藝美術高歌,卻被那商業(yè)化、信息化的世界封了口,網(wǎng)頁上大至朱立群先生的衍紙中國風,小至我們新手生作上傳交流,正中間都赫赫羅列著大名,旁人可能會抱怨這水印遮擋視線有礙觀瞻,但在我看來,這滿屏寫的都是被逼無奈??!套作、仿作我們見的太多,多得再也不關心原作!試問將心比心有誰舍得讓自己的心血與自己的名號以這樣兩敗俱傷的方式四散傳播?
為一次公開講演制作課件時,截取了紀錄片中泥人張五代傳人的作品,卻因第四代傳人張锠先生正是這段視頻中的敘述者,大師謙遜,不愿在祖師爺面前賣弄,也便沒有留下他作品的鏡頭。我也曾試圖去“百度一下”找一張張锠先生的作品補充進來,卻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秩序混亂到凡是連帶張字的平庸之輩都敢來濫竽充數(shù),隨意點到一個原網(wǎng)站,立刻彈出了滿是彈窗的病毒網(wǎng)頁—— 呵,那被色情暴力字眼遮去大半的假張锠先生的泥人像恐怕才是精神鴉片吧!我留下了這數(shù)字上的殘缺,寧愿被強迫癥折磨不已,也不愿為圖那數(shù)字上的圓滿做那居心叵測的惡人背后推波助瀾的幫兇!年輕一代的我可以很方便地操作計算機,可我們又怎能讓那年逾花甲的老匠師學會用電腦加好水印,又怎能讓原作者為那偷拍的照片署上大名?
夜半時分走刀的孤獨是樂在其中的享受,可當今社會里傳統(tǒng)工藝全行業(yè)的孤獨卻是讓人惶恐的擔憂。68歲的北京雕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繼承人殷秀云大師面對純商業(yè)化媒體不良的居心,曾無奈地感慨:“有人利用我模仿我,就說明還有人關注著,如果連抄的人都沒有了,那雕漆就真的沒人看了?!?/p>
這話看似云淡風輕,但卻直指我心,我不過是小小地嘗試過后便不禁感同身受地唱嘆,卻要那重復堅持46年的大師為傳承這般屈尊縱容。真是要讓人響應羅伯特·彭斯《走過麥田來》的號召:在這個季節(jié)/我們適合坐在鋒芒的背后/幻想給世界灌輸一點酒精。
醉酒的吟游詩人搖晃的審美里斟滿了雕刻意境的真諦,那便是辛波斯卡詩行的末兩句:另有一種遲緩的愛/或許更美:暗暗的渴慕/淡淡的糾葛,若即若離,朦朧不明。
來生我做那駝絨色喬木,做那鴨卵青河流,做那妃緗色江花,做那土布色小徑;今世我做那陽光下歡鬧的十六歲女孩,做那月華中靜寂的雕刻師,做那高考前奮戰(zhàn)不止的戰(zhàn)士,做那小屋里借由影音書纖解煩憂的詩人。
我的生活并非陽光萬丈充滿希望,我的作品卻不善咆哮絕望。生活,你不必相信有人正慢慢地艱難地愛上你,“別的人不會,除非是我?!痹谀歉吒叩牟菰?,水落在遠方。
評委意見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边@就是我看完本文的直接感受。也許有人要說,這明明是一個高三學子在做雕刻時的囈語。是的,我不否認,但這囈語的表象下,是一個延展開來的廣袤世界。這個“廬山”的面目似幻似真,給人奇妙的閱讀體驗,觸動心靈的閱讀感受。
很難準確、直接地闡釋它的種種好處,因為大略總結(jié),就能提煉出復雜、深奧、美妙、能量、愛、關懷等不同的關鍵詞,而且自成系統(tǒng)。更難得的是,這各成系統(tǒng)的溪流之外,我們看到的是這條條溪流奔涌向更廣闊的大海。浩瀚的氣象,澄澈的海水,滌蕩了塵世的喧囂,我們只看得到“水落在遠方”。
“水落在遠方”,這里涵蓋的無盡哲思與無窮意蘊,讓我們看到當代中學生的深刻與豐富,而成為了一個很好的樣本。從這個樣本中,我們生出了對生活無限美的渴求與理解,從而更加了解自己,接近生活的本質(zhì)。少年文字,真哉!壯哉!
(肖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