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煤礦“一通三防”技術的應用以及管理工作。近年來,煤礦的安全形勢日趨好轉,但是在煤礦的各類事故中通防事故仍然位居榜首。這就需要結合煤礦生產實際,加大“一通三防”的管理力度,同時應將“一通三防”的技術準確的應用在管理工作中,嚴防煤礦“一通三防”事故,確保煤礦正常生產,提高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關鍵詞】一通三防 技術應用 安全管理 優(yōu)化建議
1 一通三防的含義及技術應用
1.1 一通
一通是指礦井的通風,即礦井有完善的通風系統(tǒng)。礦井通風主要是供給井下足夠的新鮮空氣,能夠沖淡并且排除有害氣體和粉塵,為井下工作人員提供適宜的工作條件。
1.2 三防
1.2.1 防治煤塵
在煤礦的生產過程中,井下生產中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護措施,如安裝凈化水幕、佩戴專業(yè)的防塵口罩、掘進工作面安設除塵風機、完善采掘機內外噴霧等方式及措施。井下防塵供水系統(tǒng)的完善以及防塵管路能夠鋪設到粉塵沉淀的各個地點,就會有效的降低煤塵爆炸,進而降低塵肺病的發(fā)生,從而創(chuàng)造安全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
1.2.2 防治瓦斯
瓦斯是礦井中主要由煤層氣構成的以甲烷為主的有害氣體,無色、無味、無臭,對空氣的相對密度為0.55,難溶于水、無毒,濃度較高時會引起人窒息死亡。
在瓦斯的治理中,抽放瓦斯技術是最關鍵最重要的技術,同時也是治理瓦斯的最佳方法。瓦斯的預測技術主要用來預測礦井內瓦斯的數量,為礦井瓦斯的預防治理、設計通風以及安全生產提供幫助。在運用煤層開采前瓦斯涌出數量的預測標準的同時也完善了瓦斯地質圖的編制、瓦斯含量測定、涌出量預測等方面的技術。防突技術,即對條件不同的各種開采煤層實施突出防護的技術,在這方面的發(fā)展國內的煤礦也基本可以滿足生產需求。
1.2.3 防火
礦井火災指的是發(fā)生在礦井井下各處的火災以及發(fā)生在井口附近的地面火災。井下各處的火災包括井下巷道、硐室和采掘工作面等處的火災。又因為井口附近的火災可能影響礦井井下安全,所以也列為礦井火災范圍。
治理火災主要從防范入手,本著“預防為主,消防并舉”的原則。煤礦在生產過程中盡量使用不燃或耐燃的材料與制品及防止失控的高溫熱源,同時建立獨立通風系統(tǒng),而且設置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統(tǒng),井上、下設置消防材料庫。合理地進行巷道布置,防止漏風,均壓防滅火,預防性灌漿,阻化劑、凝膠,水玻璃,367防滅火材料,馬麗散、羅克休,三相泡沫等。
2 煤礦“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內容
礦井“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內容:提高安全認識,在思想上去高度重視“一通三防”工作,把“一通三防”質量標準化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礦井通風系統(tǒng)上確保萬無一失,不斷去完善礦井通風系統(tǒng);加強管理人員、特殊工種人員和職工業(yè)務培訓教育、安全思想,提高全體職工的綜合素質和安全意識;建立并健全礦井通風質量管理體系,并不斷挖掘其功能和作用,切實把通風相關設施落到實處;確?!耙煌ㄈ馈敝贫鹊穆鋵?,加大執(zhí)法力度,提高標準化工作,以標準化為依托,不斷去提升礦井通風的質量,為礦井的安全生產工作提供可靠的保證。
3 煤礦“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煤礦通風系統(tǒng)不可靠、不完善,超能力生產,局部通風管理混亂
煤礦通風安全設施不能滿足生產需求,有些礦井風門、密封、風橋等一些基礎通風設施的質量差,不能滿足礦井通風需求。為了獲得更大經濟效應有些礦井的采掘工作面風量供給不足,造成了工人們在微風或是無風狀態(tài)下作業(yè)。還有一些礦井就沒有形成完整的通風系統(tǒng)就進行采礦作業(yè)或是因為節(jié)約成本實行大串聯(lián)通風,但如果安全技術措施不到位就會存在許多安全隱患。局部通風管理在一些小礦井中還是比較混亂,安設在主要進、回風聯(lián)絡巷中的風門往往存在“漏風大、不連鎖、無反向風力、質量差”等問題。在井下風門處由于種種因素,往往兩道風門一起打開,這就使得工作面風流短路,造成采掘工作面無風作業(yè)。
4 煤礦“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優(yōu)化建議
4.1 完善相關系統(tǒng)
4.1.1 煤礦通風措施
煤礦按照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的通風設計,強化對礦井內的通風管理,使礦井通風這個最核心的工作得到有效的開展。礦井通風要求要有穩(wěn)定、可靠且抗災變能力強的礦井的通風系統(tǒng),這些都關乎著礦井安全的保障能力。在運用計算機優(yōu)化過礦井通風系統(tǒng)的同時,能夠動態(tài)地實時監(jiān)測礦井通風的主要參數,并運用風門自動控制系統(tǒng)和遙控技術,來方便地通過遠程控制對礦井通風情況進行管理。
4.1.2 煤礦工作面防塵措施
根據礦井的實際情況來開展防治粉塵的專項活動。主要對井下各地點的凈化水幕及轉載噴霧進行排查整改,保證各地點轉載點噴霧和掘進工作面噴霧的正常使用,使工作區(qū)域粉塵含量降到最低。關于采煤工作面,要通過采煤機負壓二次噴霧系統(tǒng)來進行,同時我們在液壓支架與采煤機間安裝塵源自動跟蹤降塵噴霧系統(tǒng)。在掘進工作時必須使用濕式打眼才能夠有效減少粉塵,在放炮時必須使用水炮泥,并在放炮前后及時進行灑水和噴霧等措施,由此來降低粉塵的產生。
4.1.3 煤礦瓦斯防治措施
在瓦斯防治方面我們首先對礦井瓦斯等級進行鑒定,根據鑒定結果采取針對性的防治瓦斯措施,在開采過程中采取預抽、邊掘邊抽以及采空區(qū)抽放等綜合瓦斯治理措施,采取措施后對措施進行效果檢驗,確保抽采達標。其次對瓦斯的一些參數,比如瓦斯含量、瓦斯梯度、瓦斯涌出量、瓦斯壓力、瓦斯放散初速度等參數要進行實時的測定分析,以保證地下礦井職工的安全。瓦斯管理可以采取對職工“一通三防”的安全培訓、儀器儀表的標校、監(jiān)控系統(tǒng)管理、瓦斯管理方面的操作規(guī)程和作業(yè)規(guī)程,嚴禁違章作業(yè)和違章指揮;及其他特殊工種的工作責任心和素質。
4.1.4 煤礦防火措施
礦井火災主要分為分為外源火災(外因火災)和自燃火災(內因火災)。外源火災一般采取直接滅火方法進行滅火,自燃火災一般采取封閉、注漿等方法治理自燃火災。在礦井的防火滅工作上,為實施以防止煤層自燃發(fā)火,對煤礦要安裝火災束管監(jiān)測系統(tǒng),要連續(xù)不斷地將抽至井上的氣相色譜儀進行精確分析。要做到人工檢測和儀器監(jiān)測上相輔相成,及時消除有火災隱患的因素,一旦出現(xiàn)火災也能及時地撲滅,避免火勢的擴大和火災的漫延。另外,噴灑阻化劑、預防性灌漿、注阻化凝膠、注三相泡沫、均壓防滅火技術等防滅火措施要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維護和保養(yǎng)。合理科學地配置井上和地面消防器材,將井下各地點和井上各處消防器材配備整齊。要整齊擺放各類消防器材,并要布置專人定期檢查消防器材,避免出現(xiàn)器材不能使用的問題。為了確保火災事故的不發(fā)生,要采用煤層自然性能鑒定,制定避免煤層自然發(fā)火綜合防滅火措施,并積極落實。
4.2 強化自身管理
作為煤炭安全生產的基礎,煤礦企業(yè)應該將“一通三防”工作當做發(fā)展的重點來進行。并且在強化安全管理的同時,還要進一步的幫助管理人員提高自身的從業(yè)能力,不斷的在安全管理上實施改革創(chuàng)新。另外還應該對員工進行定期的安全知識、技術培訓,為職工的安全提供保障,只有這樣企業(yè)才能持續(xù)發(fā)展。
4.3 完善管理機制
煤礦企業(yè)相關部門應該盡可能的完善“一通三防”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以及規(guī)章制度,保證在進行操作與檢查是有法可依。此外,政府與相關的監(jiān)督管理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大對煤炭企業(yè)的監(jiān)管力度,要建立起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讓安全管理工作有制可循。
5 結語
煤礦安全管理的重點永遠是“一通三防”,每一個職工都要有戒驕戒躁、居安思危的觀念。要保證“一通三防”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就要認真落實好相關預防措施,保證安全工作落實到實處。在引進新技術、新工藝的同時,要求工作人員工作時決不能松懈,提高警惕,要全過程、全方位地去抓好工作。只有“一通三防”安全工作做好了,煤礦企業(yè)才能進行安全生產,才能在工作中尋求“一通三防”的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為實現(xiàn)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實現(xiàn)煤礦安全高效生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貢獻。
參考文獻:
[1] 劉金樞,董輝.淺談礦井“一通三防”技術管理.2006.
[2] 彭成金.淺談白山市煤礦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2004.
[3] 劉啟科,吳安強.“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淺析[J].2009.
[4] 王廷國.煤礦一通三防安全管理體系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
作者簡介:李偉(1991—),男,山西朔州人,專科,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砂墩子礦,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煤礦“一通三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