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英
【摘要】對于危重癥患者采取舒適護理,能明顯的減輕患者恐懼、焦慮以及抑郁等癥狀,降低醫(yī)患糾紛概率,患者滿意度提高,同時有助于患者護理質量的提升。本文主要對危重癥患者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
【關鍵詞】舒適護理;危重癥患者
在醫(yī)院中,ICU屬于特殊的病房,主要是采取封閉式管理,監(jiān)護治療以及有創(chuàng)治療的使用較多,加上住院所需費用較高以及沒有家屬陪護等因素,對處于清醒狀態(tài)的危重癥患者來說,在進入ICU以后,患者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焦慮以及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特別是采取氣管插管患者,受到語言溝通障礙的影響,不能將內(nèi)心的需求充分的表達出來,同時ICU病房的環(huán)境較為特殊、隔離探視、有創(chuàng)治療以及監(jiān)護等都會影響患者,容易出現(xiàn)心理壓力以及應激反應,患者會有恐懼、焦慮等情緒波動,甚至放棄生命,不積極的配合治療,嚴重影響患者康復。相關研究表明,危重癥患者發(fā)生心理障礙的概率比較高,發(fā)生非機械通氣概率在20%~50%之間,發(fā)生機械通氣概率在60%~80%之間[1-2]。所以怎樣對不同疾病類型患者采取有效舒適護理,避免出現(xiàn)不良心理情緒,使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護理以及治療,已經(jīng)成為臨床中的重要問題。本文主要對危重癥患者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具體分析如下。
1 舒適護理
1.1 環(huán)境護理
布置ICU環(huán)境,使其家庭化,充滿生活的氣息,使患者緊張情緒得以舒緩,保持病房內(nèi)安全、整潔、清潔以及安靜的環(huán)境,按時進行病房的通風和消毒,保證室內(nèi)環(huán)境的舒適,將病房的物品擺放整齊,并將常用物品放置于患者窗邊,便于患者拿取,盡量在環(huán)境上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服務,以保持其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將濕度控制在50%~60%,控制溫度在22 ℃~24 ℃,并根據(jù)患者的自身體感進行及時的調整。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讓患者使用收音機,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情緒得到緩解,減輕精神方面的壓力。盡量不要讓患者看見搶救危重癥患者的情況,在對其他患者進行搶救期間要及時的將隔布拉起,減少對患者的刺激。相關研究表明,在病房中有色彩能促進患者的生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在ICU中的隔簾可以使用淡綠色或者是淡紫色,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失眠、暈厥、發(fā)熱、恐懼以及憂慮等癥狀得以減輕。
1.2 生活護理
為了使危重癥患者舒適度得到提高,護理人員應該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對待患者;在早晚分別使用溫水擦洗患者的全身,同時做好管道護理以及口腔護理工作。在給氣墊床進行充氣的過程中,不能充的過滿,大約三分之四,在鋪床與換被期間幫助患者翻身[3-4]。按照患者的實際病情,選擇最佳時間幫助患者換病服、修指甲以及洗頭發(fā),保持患者身體舒適。此外,需要注意,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的過程中,要征得患者的同意與配合。保證患者的床鋪舒適、整潔,按時換洗床單、被套等。如果患者處于清醒的狀態(tài),護理人員在采取護理操作以及措施以前,要向患者解釋護理步驟以及目的,使患者積極的配合護理與治療,防止對患者情緒造成影響,護理人員的態(tài)度要溫和、舉止大方、穿著得體、語言親切、動作輕柔,盡量將各種護理以及治療集中進行,在護理操作的過程中讓患者感受到關懷。在院中洗手間、走廊等地張貼警示牌,如“小心地滑”等,提高患者和家屬的警惕性,以免發(fā)生意外。在治療期間做好病房的三查七對,認真核對患者的護理記錄情況,并加強病情觀察,將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的做好反饋,以便于促進臨床治療和預后。
1.3 心理護理
ICU病房以封閉式為主,患者與家屬是處于隔離的狀態(tài),并且沒有陪護,危重患者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中,容易出現(xiàn)煩躁、焦慮以及恐懼等不良心理情緒,導致患者不積極的配合治療。為了給患者以安全感,要按照患者的實際心理情緒,對其合理需要要盡量滿足,可以給患者準備一些期刊雜志;可以放置患者家人的照片或者是患者比較熟悉的物品;情況允許可以使用收音機;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介紹病情以及有關注意事項,向患者說明良好心態(tài)對康復的重要作用,同時可以向患者介紹成功案例,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對于有明顯焦慮以及抑郁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多同其進行交流與溝通,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鼓勵患者訴說心中的苦悶,并針對其實際情況予疏導和排解,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在溝通交談期間,應注意環(huán)境和患者自身情況,避免人多或者患者心情不好的時候進行,不討論患者的敏感話題,多向患者列舉成功治療的案例,充分取得患者對院方的信任,并幫助其樹立積極治療的信心,治療期間也可以適當?shù)倪M行身體接觸,患者家屬要多參與到患者的心理護理中來,患者有了家屬的依靠以及支持,會影響其心理情緒,不僅能使患者不良心理情緒得到緩解,同時還有助于患者的康復以及治療,在ICU制度得到保障的情況下,可對探視進行適當?shù)拈_放,使患者隔離感得以消除,這充分的體現(xiàn)了護理中人文關懷。
1.4 疼痛護理
大部分手術以后的患者都有嚴重的疼痛,90%的患者手術以后需要繼續(xù)鎮(zhèn)痛,在護理人員向醫(yī)生報告以后,向患者傳達有效處理疼痛方法,使其治療順應性得以增強,控制患者疼痛,減少發(fā)生焦慮概率。對于手術麻醉清醒以后出現(xiàn)疼痛感的患者,要及時的向醫(yī)生報告,合理使用鎮(zhèn)痛藥物。對患者病情進行詳細的觀察,有針對性的采取預防措施,避免出現(xiàn)術后并發(fā)癥。對于導管牽拉疼痛或者是引流管疼痛患者來說,要指導患者咳嗽以及翻身,使其疼痛得以減輕。可按時為患者按摩,促進患部血液流通,緩解疼痛情況。
2 討論
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應該從不同的方面看待患者心理以及生理上的不適,使患者重新獲取舒適感以及愉悅感。危重患者心理情緒較為復雜,巨大的壓力與刺激會摧毀患者的意志力,容易出現(xiàn)恐懼、絕望、擔憂以及心理異常等情緒,嚴重影響患者治療。舒適護理屬于整體護理的延伸,是追求完美護理的結果,護理人員要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以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在臨床護理的過程中,應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促進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其積極的配合護理以及治療,進而使護理質量以及患者滿意度得到提高。
總而言之,對于危重癥患者采取舒適護理,能明顯的減輕患者恐懼、焦慮以及抑郁等癥狀,降低發(fā)生醫(yī)患糾紛概率,使患者滿意度提高,同時有助于患者護理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健葉,劉蓉.ICU患者的心理問題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措施[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12(10):1100-1102.
[2]李莉.舒適護理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0,3(14):1154-1156.
[3]劉艷紅,李慧波,楊玉葉.舒適護理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17):1176-1178.
[4]邵素云,鮑麗,楊茹,等.舒適護理在心臟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0,13(11):1163-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