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陽
雖然健身在國內(nèi)早就不是什么新鮮玩意兒,可具體到健身的某個環(huán)節(jié)某個細節(jié),各種各樣的歪理邪說可謂層出不窮,花樣繁多。費了半天勁沒什么效果不說,還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傷痛。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不靠譜的健身誤區(qū)。
運動后一定要吃甜食
運動前吃甜食,在一定程度上能給人體提供能量,所以在運動后,人們認為自己剛剛消耗了很多熱量,即便多吃點甜食也沒什么,但實際上你并不餓。
真相 有的人在劇烈運動后覺得攝入些甜食或飲料很舒服,就以為運動后多吃甜食有好處。其實運動后過多地吃甜食會使體內(nèi)的維生素B1大量消耗,人就會感到倦怠、食欲不振等,影響體力的恢復。而且攝入過多的甜食,還可能讓之前的消耗成了無用功。
運動后1小時不能吃飯
有的人覺得運動后身體可能處于“虧損”狀態(tài),如果馬上吃東西,吃多少吃什么都會迅速變成肥肉,讓之前的運動效果統(tǒng)統(tǒng)付之東流。
真相 運動后,吃飯不會胖,你不吃反而有可能更胖。因為運動后吃東西的效果其實是最好的。同樣一碗飯,運動后吃,會變成減肥的能源(糖原),平時吃反而會變成肚子上的肥肉。
日行一萬步就能成功減脂
沒有時間專門運動的人群,只能用步行上下班作為自己全部的鍛煉方式,畢竟每天能走這么多步,多少能消耗一部分卡路里吧。
真相 事實上,如果一個人每天攝入的熱量在3000卡路里左右,每天一萬步,哪怕是類似于暴走,消耗的熱量也無法跟長跑相提并論,最多算是在給脂肪君撓個癢。所以想要有效減脂,還是要保證足夠的運動強度。
減肥只做有氧運動
怕受傷、怕麻煩、怕長肌肉,怕練出麒麟臂、大粗腿,這可能是很多人不愿做無氧運動,只沉迷于有氧運動的原因之一了。
真相 有氧運動與力量訓練相結(jié)合是將體脂控制在理想水平的最好方法。有氧和力量(無氧)相結(jié)合,一般要先進行力量訓練,消耗體內(nèi)糖分,等體內(nèi)糖分及能量基本已被消耗殆盡,再進行有氧運動就是在燃燒脂肪了。而且只要方法科學合理,完全能有效避免受傷,以及把自己練粗練壯。
強度越大瘦身效果越明顯
有人覺得鍛煉的強度越大,身體疲勞感越強,比如肌肉酸痛、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大量流汗等等,這就是身體熱量大量消耗的標志。
真相 在熱量消耗方面,時間比強度更重要。一般人很少可以長時間快速奔跑,但卻能長時間地戶外散步和慢跑,所以想要瘦身,長時間中低強度鍛煉更適合。
節(jié)食就能減肥
想要瘦,必須管住嘴邁開腿。很多人邁不開腿就只好從管住嘴開始了,反正不攝入卡路里,難道天天吸空氣也能胖起來嗎?
真相 控制熱量攝入確實能迅速呈現(xiàn)身體變瘦的表象,但在表象背后卻潛伏著基礎(chǔ)代謝降低、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反應,一旦沒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就很可能出現(xiàn)反彈的情況。所謂的合理節(jié)食,必須保證膳食均衡,但效率很低,而且同樣容易反彈。
練前吃肉 利于增肌
減肥是女性的追求之一,不過對于男性來說,增肌也是種訴求。肌肉的本質(zhì)就是蛋白質(zhì),考慮到肉類普遍含有大量蛋白質(zhì),同時還能滿足很多人吃的欲望,運動前吃點肉何樂而不為呢?
真相 肉類含有大量蛋白質(zhì),但在加速提供能量方面效果卻很差。運動前,理想的食物是含糖量高的食物(如面食、土豆、面包等),因為只有糖分才是最好、最容易吸收的能量,而你今天運動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其實是你昨天吃掉的能量轉(zhuǎn)化的。因此,運動前吃肉不僅毫無意義,因為影響消化,還很有可能導致腸胃紊亂。
跑步會加速膝關(guān)節(jié)退化
很多人在跑步中都會出現(xiàn)膝蓋受傷,覺得自己在跑步健身之前,即便是進行過大量足球籃球運動,也沒傷過膝蓋,因此,他們認為跑步是膝蓋退化的罪魁禍首。
真相 隨著年齡增長,膝關(guān)節(jié)會產(chǎn)生退行性變化,這是自然現(xiàn)象,認為這是運動導致的是大錯特錯。人不運動容易患骨質(zhì)疏松癥,肌肉萎縮,身體也會缺乏敏捷性和協(xié)調(diào)性,體能下降,由此覺得運動導致膝傷無異于因噎廢食。就算膝關(guān)節(jié)真的有病狀不適合跑步,也可以采取無需太多下肢運動的方法。
(摘自《球迷》2016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