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
我近日參加一場室內(nèi)音樂會,演奏曲目是一位現(xiàn)代音樂家的作品,欣賞這些音樂不光要用耳,還要全神貫注,用腦。令人不快的是,我旁邊靠過道坐了一對年輕夫婦,帶著一個看年紀應是學齡前的小孩。音樂會半程過后,小孩實在坐不住,趁父母不注意,一溜煙往外跑。父母趕緊起身追回,將其抱在懷里低聲安慰。好景不長,重演一番,如是者三。幾番動靜,依然干擾到了其他聽眾。
對此,我頗為感慨: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都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也喜歡高雅藝術,想讓孩子從小得到熏陶,故而一家三口參加音樂會已成常見現(xiàn)象。家長用心良苦,初衷也無可非議,只可惜因此在音樂會中能聽見耐不住性子的小孩發(fā)聲、“流竄”,對聽眾甚至是臺上的藝術家都會造成或大或小的干擾。
說實話,對大部分孩子來說,特別是一些低齡兒童,除了現(xiàn)場氣氛,對音樂本身是很難有所感受的,更何況是一些比較艱深的音樂形式。讓他們憋這么久不動、不說本是壓抑天性,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煎熬。而父母自己,一場音樂會一半都在分心怎么管住孩子,欣賞音樂未免大打折扣。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來聽的人不是自己購票,拿的是贈票,老少都純屬“感受”。
我想,家長在帶孩子出去“見市面”時,也應該考慮到他人的感受,考慮到公共利益,考慮到哪些場合更適合孩子,文化素養(yǎng)也包括培養(yǎng)這樣的正確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