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妮弗里德·斯特娜
斯特娜夫人,美國人,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語言學教授,1914年寫成了《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結合自己教育女兒的經歷,闡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
斯特娜夫人有個女兒,名叫維尼夫雷特。在母親的訓練下,女兒從3歲起就會寫詩歌和散文,4歲時便能用世界語讀一些劇本。她的詩歌和散文從5歲起,被刊載在各種報刊上并匯集成書,博得了廣大的好評。
達·芬奇說:“同一個靈魂支配著兩個軀體,母親的愿望會對腹中的胎兒不斷產生影響,母親的意志、希望、恐懼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對胎兒產生的嚴重影響,大大超過母親本身的影響!所以,教育孩子,首先從改造孩子的母親開始。”
老卡爾·威特就曾說過,為了自己和后代的幸福,一定要選擇身體健康、內秀、善良的女人做妻子(母親),她應當勤勞,知書達理,至于是否出身名門,是否貌美脫俗,不是最重要的。妻子或者說母親的角色,對孩子的未來成長和教育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里我更愿意用一些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人物的例子,來說明母親對孩子的重要性。我們先來說說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和藝術評論家約翰·羅斯金吧。
我們知道他是在精神極度錯亂、精神萬分痛苦的情況下死去的。而這一切都與他的母親有關。他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虔誠的清教徒,從小就對他嚴格管教。在她看來,所有的玩樂都是有罪過的,因此,一生中她沒有給羅斯金買過哪怕一個玩具。每天早上,她會雷打不動地花幾個小時和兒子一起誦讀《圣經》。等到羅斯金18歲成功考入牛津大學后,這位母親就在大學附近租了一個房間,密切注視兒子的生活。就連羅斯金結婚,這位母親也做了包辦安排。這樣的婚姻可想而知是不幸的,在羅斯金結婚 6年后,妻子就悄然離他而去,他以后的生活更是一團糟。
羅斯金的母親不謂不愛她的孩子,但是過度的管教卻造成了兒子不幸的一生。晚年,羅斯金對此不無感慨地說:“我所受的教育是錯誤和不幸的。”
此外,我還想說說偉大的哲學家尼采。他無疑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在那個宗教統(tǒng)治的時代,他富有遠見地大膽宣稱“上帝死了”。何其令人欽佩!然而和羅斯金一樣,他也在不能承受現(xiàn)實之重中英年早逝。原來,幼年的尼采接連失去父親和哥哥后,母親就帶著他和兩個姑姑及祖母生活在一起,這樣,尼采就成了大家庭中唯一的男性。在太多女性特別是母親的關愛下,尼采變成了一個做事認真、懂禮貌卻處處表現(xiàn)刻板的孩子。加上周圍孩子經常以取笑尼采為樂,尼采慢慢變得不愛玩,性格孤僻。這影響了尼采的一生,在這樣的心理重壓下,他 45歲時患了精神病,并于第二年死去。
從這兩個大人物的悲慘人生經歷中,我們不難看出母親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當知道自己正在孕育一個新生命的時候,我曾經無數次問自己:“我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嗎?”等小維妮弗里德出生了,我也盡量從這些大人物所受的教育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力爭做一個合格的母親。盡量為小維妮弗里德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空間,而不是在她成長的道路設置路障。
為了讓我能成為維妮弗里德眼里最稱職的母親,我給維妮弗里德制作了一個“秘密盒子”,讓她把自己一些不便說的想法寫在紙上,放到“秘密盒子”里。于是在那些紙條上,有時我會發(fā)現(xiàn)維妮弗里德的一些小要求,例如她想去某個地方參觀,或者她不希望我異常嚴肅的面孔,那讓她覺得緊張等。這個“秘密盒子”幫我檢討作為母親的不當之處,讓我和維妮弗里德的相處更加融洽。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我在盒子里發(fā)現(xiàn)了一張卡片,維妮弗里德把我畫成圣母的形象,并在下面寫上“媽媽,我永遠愛你”。看到這張卡片后,我熱淚盈眶。
或許,我并不能像很多偉大人物的父母那樣慧眼獨具,或者擁有無與倫比的智慧知識。但我的確會用全部的精神和努力,讓孩子既不要浪費自己的天賦,又能從中尋找到生命的樂趣。
從后來小維妮弗里德的成長來看,我不能說百分之百地做到了,但至少沒有留下太多的遺憾。
(摘自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一書)(責編 小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