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璃
中華文明之所以會上下五千年燦爛不熄,是因為英雄們將文明的圣火代代相傳;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jīng)磨難而巍然屹立,是因為英雄們用血肉之軀鑄就了堅不可摧的民族脊梁。讓我們沿著歷史的長河溯流而上,去找尋那些堅貞不屈的民族英魂,去探索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愛國詩人陸游: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我們的祖國自古以來就多災(zāi)多難,愛國憂民的詩歌數(shù)不勝數(shù),但有一個人的作品是其中最杰出的。他就是陸游。
生活在中國民族矛盾最尖銳的南宋時期的陸游,在山河破碎、生靈涂炭的黑暗歲月里,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愛國詩詞。尤其是他的絕筆詩《示兒》,更是表達了一個行將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山河破碎的祖國的悲憤心情。
京劇大師梅蘭芳:國重于家,德先于藝
梅蘭芳是一位頗有愛國氣節(jié)的藝術(shù)家。有一次,汪偽政府的大頭目“外交部長”褚民誼突然來訪,邀請梅蘭芳在12月作為團長率領(lǐng)劇團赴南京、長春和日本東京等地巡回演出。梅蘭芳用手指著自己的胡須,沉著地說:“我已經(jīng)上了年紀,沒有嗓子,旱已退出舞臺了。”褚民誼卻陰險地笑道:“小胡子可以剃掉嘛,嗓子吊吊也會恢復(fù)的。”對此,梅蘭芳不緊不慢地回敬道:“我聽說您一向喜歡玩票,唱大花臉唱得很不錯。我看您作為團長率領(lǐng)劇團去慰問,不是比我強得多嗎?”褚民誼頓時斂住笑容,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狼狽而逃……梅蘭芳家曾有一條八字祖訓(xùn):“國重于家,德先于藝?!狈舶菟麨閹煹模麑W(xué)藝的,不論子侄親友,還是徒子徒孫,都要先接受這“八字祖訓(xùn)”的教誨,然后再說演戲的事。梅先生自己就是實踐這“八字祖訓(xùn)”的光輝典范,一生愛國忠貞不渝,一世修德堅持不懈。
中國商人馬萬祺:矢志此生隨祖國
馬萬祺是我國澳門知名愛國人士。解放戰(zhàn)爭開始后,馬萬祺為中共在澳門組建了一家商貿(mào)公司,專門售出解放區(qū)的土特產(chǎn),并購買解放區(qū)急需的各種物品。在馬萬祺的協(xié)助下,中國共產(chǎn)黨有了一條從華北直到澳門的海上秘密航線,為北方解放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對于多年來對社會所作的諸多貢獻,馬萬祺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只是淡淡地說:“身為中國人,能盡自己綿薄之力為祖國做些事,此生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