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禮
假期看電視連續(xù)劇《少帥》,第32集有一情節(jié):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后,東北軍政最高聯(lián)合會議推舉張作相就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張作相堅決請辭,并在會議上力排眾議,推舉了張學良擔任此職。他在會上說了一番話:“我等就在彈冠相慶之時,距離五十米之外,大帥一人躺在壽材里……”。在東北軍政最高聯(lián)合會議上說張作霖死后“我等彈冠相慶”實屬用詞不當,因為這是一個帶有明顯貶義色彩的成語。
我們知道,成語“彈冠相慶”中的“彈冠”是指彈去帽子上的灰塵。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多用于貶義。后指壞人得意的樣子。此成語出自東漢班固《漢書·王吉傳》一文:“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說的是漢宣帝時,瑯琊人王吉和龔禹是很好的朋友,貢禹多次被免職,王吉在官場也很不得志。漢元帝時,王吉被召去當諫議大夫,貢禹聽到這個消息很高興,認為自己又將有機會向上爬,于是把自己帽子上的灰塵撣去,準備出去做官。時人諷刺他說:“王吉在位,貢公彈冠。果然沒過多久貢禹也被任命為諫議大夫。比喻好朋友進退相隨,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類相慶,多用于貶義。
關于這個成語還有一個故事:春秋齊桓公有三個近臣,均是用卑鄙的手段討悅取寵的,一是豎刁,自宮入內;二是易牙,烹子媚君;三是開方,棄親求榮。他們相互勾結禍亂齊國,后來齊桓公重用管仲為相,這三子無以施其伎倆。管仲一死,這三子高興得不可耐,馬上各自回家取出舊寵帽來,彈灰跳躍,相互慶賀,準備卷土重來。三人得勢入宮廷,終將齊桓公筑高墻圍之,將其餓死。此成語指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伴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多指壞人得勢,互相慶祝,是貶義詞。
因此,我認為,電視劇這一情節(jié)用“彈冠相慶”這個帶有明顯貶義色彩的成語是不妥的。同學們,你們看呢?
廣東省東莞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