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給母親“喊飯”(散文)

      2016-05-14 09:12:47楊云彪
      滇池 2016年6期
      關(guān)鍵詞:老家母親

      楊云彪

      幼年的時候,最恐怖的惡夢,就是夢見母親死了,我常會驚嚇得哭喊起來,“媽媽、媽媽”地叫個不停。那時候,總會聽到樓下傳來母親溫暖的聲音:“狗兒,咋個了?”“媽,媽,我夢見你死了?!蔽乙贿叧槠贿叴舐暩嬖V母親我的夢境。母親就笑著安慰我,說那是她頭天晚上吃得太飽,我才會做那樣的夢,她好好的呢,叫我不要害怕。聽到母親的聲音,那么親切、溫和、寬厚,確認(rèn)她活著,沒有死,我才安下心來。雖然猶自抽泣,卻能很快進(jìn)入沉沉的夢鄉(xiāng),臉上的淚珠都還來不及擦去。

      今年春節(jié),患重感冒,全身骨節(jié)酸痛,畏冷懼寒,頭暈?zāi)X脹,咳嗽劇烈,又恰逢我值班。大年三十晚隨局長到城區(qū)派出所、看守所慰問,忙活到凌晨三點過才回家,大年初一清晨又趕到單位,寫稿、發(fā)稿。中午,按照領(lǐng)導(dǎo)安排,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回家吃飯,趕回家來,妻已備好飯菜,我忙張羅著“喊飯”。“喊飯”是家鄉(xiāng)的習(xí)俗,每逢盛大的節(jié)日,總要備好豐盛的菜肴,舀好飯,碗上擱著筷子,再倒上幾杯酒,放在桌子四角,一切弄妥后,站在桌旁,低聲呼喚著已經(jīng)仙逝的親人,請他們來“吃飯”。父母在世的時候,日子過得艱難,過年“喊飯”便極其隆重,母親一大早就起來忙活,盡家中所有,定要多做幾樣菜肴,然后便默默地站在屋子邊上,看著父親祭奠先祖,敬山神、土地,然后再“喊飯”。“喊飯”時指明邀請的,似乎只是已經(jīng)仙逝的兩代至親好友,以及那些“喊不盡請不盡的人”。自從父母過世后,過年時其他隆重的儀式便再沒舉行,只在記憶里鮮活著。但是,“喊飯”卻一直是過年過節(jié)保留下來的儀式。今年“喊飯”,除了父母輩及祖父祖母輩的老人,還新增了一位過年前不久才逝去的年輕的表弟。

      在心境中、在想象里、在期盼間,圍著滿桌佳肴坐著的這些仙逝的人們中,除了父母、表弟,其余的人,我都沒有記憶,不僅是面目模糊,而是根本就沒有見過。在慎重其事地“喊飯”時,突然就想到了母親,她在世時,做這些事特別謹(jǐn)慎,如今,母親成了“喊飯”的對象,已經(jīng)有十四年了。

      饑饉年代

      一想到母親,心里就酸楚無限。

      小時候,家里窮,肚子似乎永遠(yuǎn)餓著,每個孩子,幾乎都是頗有心眼的、對食物貪婪不已的占有者。我還沒有家里的八仙桌高,捧著一個小“銀碗”吃飯(這“銀碗”是用解放前的一種鎳幣鑄就的,從我大哥幼年時即用起,最大的好處是摔到地上不會破,家里的哥哥姐姐幼時每個人都曾用過它),見哥哥姐姐從桌上拈菜,吃得很熱烈,而我只能由母親拈菜在碗里,便圍著桌子轉(zhuǎn)圈,還盡力踮起腳尖,伸長脖頸,想看看桌上還有什么好東西,是大人忽略了拈給我的。母親見狀,便把我抱起來,讓我看桌上擺著的菜,看清楚了,不過是一大缽青菜,一碗煳辣子蘸水而已。

      平時少有零食可吃,正餐便吃得格外賣力,那種急癆餓镲的吃相真是令人驚心動魄。眼睛永遠(yuǎn)大于肚子。這樣,飯菜吃了剩在碗里的時候居多。而家規(guī)是不允許吃了剩在碗里的,吃剩了飯被父親暴打一頓的教訓(xùn)非常深刻。父親經(jīng)常兇巴巴地警告,吃多少舀多少!現(xiàn)在想來,這種家規(guī),是維持一種最基本的體面、最起碼的自尊,在食物緊缺的年代,謹(jǐn)防不懂事的孩子,偶到親戚家的時候,吃飽了不知道放碗,飯菜剩在碗里也放不下來,盡顯窮癆餓相,丟了臉面。母親如果不在家,那頓飯寧愿冒著餓肚子的危險,也不敢輕易多舀些在碗里。母親在,便可以吃得安心坦然,肚子吃得渾圓飽脹,飯菜都好像已經(jīng)堆到了脖嗓眼時,只能抬著一大海碗飯,用筷子一小點一小點地拈了放在嘴里,象征性地吃著。在我們老家,形容這種吃相,有個極其形象的說法,叫做“吃得一痄一痄的”?!梆洹北臼且环N傳染病,耳朵下面腫脹疼痛,俗稱“大耳巴”,即“流行性腮腺炎”。飯菜含在嘴里咽不下去,腮幫子鼓脹著,倒真的極像患了“大耳巴”病。每次見到我“吃得一痄一痄的”時候,即便已經(jīng)放下碗筷開始收洗的母親,都會把我的碗拿過去,三下兩下就把剩飯剩菜吃干凈了。父親此時大多會惱怒地楞我?guī)籽?,但不會發(fā)雷霆之怒,讓我飽受挨捧之苦。我則悻悻地,偷眼瞅著父親,扶著滾圓脹疼的肚子,小心翼翼地躡著腳步,躲到父親看不到的地方去。

      記憶中,母親放下碗筷后,總還能吃下一大碗孩子吃剩的飯菜,以至于后來我年紀(jì)稍長一點時,疑心母親從來沒有吃飽后再放碗。

      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吃是老家的人們的第一要務(wù)?!按筌S進(jìn)”開始的 1958年,是餓飯最兇的一年,全村人都在統(tǒng)一的食堂里吃,飯菜定額。我其中的一個哥哥,當(dāng)時僅一歲多一點,餓急了,在大人不注意的情況下,把村子食堂里一碗辣椒面給吃下去了,結(jié)果辣得哇哇大哭,惹得村里好些婦女都睹景傷懷,哭了起來。有一個叫七奶奶的老婦人,偷偷把別人碗里的飯搟了一大半在自己的碗里,被發(fā)現(xiàn)了,村長帶領(lǐng)憤怒的村民,讓七奶奶光著膝蓋,跪在酒瓶敲碎后的玻璃渣子上,還掀起衣服,露出瘦骨嶙峋、干癟起皺的后背,用鞭子狠勁抽打。梨樹、桃樹、李樹上掉下來的夭折小果,全被人們撿來吃掉,連可食的樹葉的嫩芽,也全被扯光,整個春天那些樹木都是光禿禿的。有人餓得實在忍受不了,吃下本是用來喂豬的細(xì)糠,結(jié)果肚子脹痛,幾天也解不出大便。

      會木工活的父親,隨村里的幾個手藝人,被派到公社去修蓋房屋。在這種惡劣的環(huán)境下,母親把自己的那份口糧,盡可能地省下,分給幾個哥哥姐姐,帶著他們,艱難地存活下來。我的父母輩,極少流露出彼此間的憐惜、愛戀之情,即便如此,一輩子嚴(yán)厲的父親,也曾用少有的深情,提及他回到家里的情形,他說母親已經(jīng)餓得變了形,嘴唇餓縮了,他都差點認(rèn)不出來。父親對母親那種拼命顧惜兒女,置自己生命度外的精神,油然而生敬意。

      異鄉(xiāng)人

      生活的艱辛還伴隨著人情的涼薄可恨。

      我的老家在滇東北群山深處、金沙江岸邊半山上的一個村子里。村子的名字叫石筍,村名的起源應(yīng)該就是村子里那突兀而起,高達(dá)數(shù)丈的巨石,即便是在山勢陡峭險峻的老家,那巍然矗立的巨石,也極為赫然醒目,遠(yuǎn)在數(shù)十里外的山頭都能夠清晰可見,的確像一株長勢健旺、傲然挺立,正拔節(jié)瘋長的竹筍。

      父母原來居住的地方,是個海拔更高,更為寒涼貧瘠,氣候和自然環(huán)境都更惡劣的地方。大約在上世紀(jì)四十年代初,父親花了十個銀子——十個銀子的具體數(shù)量是多少,我至今也弄不明白——買下了石筍一戶孔姓人家的舊房,又向另外一個孔姓地主租了幾畝山地,舉家搬遷到這里。當(dāng)時石筍居住著的,就是孔、王兩個姓氏的三十來戶人家,兩個大家族彼此有著姻親,正是云南人所謂的那種網(wǎng)兜親,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都是親戚,我們家成了典型的少數(shù)幾戶外姓人。

      父親是讀八股文章的舊式文人。在解放前,曾任過私塾先生,長于辭令,會觀風(fēng)水,既擅揮毫潑墨,又可寫打官司、扯皮絆的所謂刀筆文章,還能推算農(nóng)村人都極信奉的婚喪嫁娶、起房蓋屋的黃道吉日。后來又學(xué)會一整套在農(nóng)村生活的生存技藝,既是遠(yuǎn)近聞名的木匠,也會篾匠、石匠、鐵匠、泥水匠的活。能揮毫潑墨的父親,誰家有紅白喜事時,常被人邀請去干些掛帳簿、寫對聯(lián)、配合做超度法事的先生寫寫文書之類的活。那時候的人家對先祖的最實在的祭奠,就是在正房堂屋正對大門的墻上,橫支出一塊長木板的上方,供著“香火”。所謂的“香火”,其實就是用紅紙寫就的這家人的先祖來歷之類的東西,因為是用紙寫就的,塵染煙熏,容易破損,所以每到舊年年底,幾乎每家每戶都要更換“香火”,那時識字的人少,會寫的更不多,父親就憑替人寫“香火”,也得忙碌上好一陣子。

      正因為有文化、還有著一身的手藝,父親常年不在家,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外面攬活,掙錢貼補(bǔ)家用。才搬遷到石筍的時候,大哥僅有兩歲左右,母親一個人帶著他,艱難地耕耘著那從地主手中租來的幾畝山地。剛搬遷到一個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孔、王二姓人家又無一例外地排斥,據(jù)母親后來多次向我們講述的,有一天她背著大哥,從地里勞作回來,正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把大哥從背上放下來,準(zhǔn)備做點飯菜果腹的時候,原來賣房的那個孔姓人家的女主人,喚作七幺老婆婆的,受人挑唆,帶著她已經(jīng)成年、快要出嫁的女兒,到我們家里尋事來了。七幺老婆婆一走進(jìn)我家堂屋,就徑直走到“香火”前,拉個凳子站上去,兩把就將“香火”撕爛,嘴里還罵道,我家什么時候養(yǎng)了這么一個大兒子,我怎么不知道,我撕開看看我家原來的“香火”在哪里?

      七幺老婆婆這一舉動,無異于當(dāng)面掘人祖墳,在那種年代實屬欺凌至甚的惡行!母親從驚愕呆愣中回過神來,一下子就撲上前去,與七幺老婆婆廝打起來,在母親與七幺老婆婆母女抓扯廝打中,兩歲的哥哥嚇得哇哇大哭。住在鄰村的母親的一個妹子,我們叫四嬢的,恰好從我們家門口路過,見狀忙著把哥哥抱走,四嬢原來也想上前幫忙,可那時她太年輕,見七幺老婆婆母女過于兇狠,心生膽怯,只敢抱著哥哥悄然離開。母親與孔姓母女打累了,雙方就坐下來對罵,罵得火起,又廝打混戰(zhàn)在一起,這樣的廝打、咒罵一直持續(xù)到第三天,那時候,七幺老婆婆改變戰(zhàn)術(shù),打累罵累了也不回家,干脆在我家里自己動起手來,要在我家火塘上做飯菜吃,母親見狀,拎起一桶水,直接將火塘澆滅。七幺老婆婆母女更加憤怒,兇狠地將母親按倒在火塘邊毒打,母親的嘴被撕破了,臉也被打腫了,衣服簡直被扯成了布條子。那時候才二十多歲的母親,有著無比的柔韌剛毅,在她被按牢在地,遭受毒打,幾乎窒息時,一口咬住了七幺老婆婆的手臂,硬生生將那兇惡的婦人手臂上的一塊肉撕扯下來,七幺老婆婆終于難抵巨痛膽寒,嗷嗷哭叫著,帶上她女兒從我家逃走了。

      母親以一個柔弱女子的堅韌頑強(qiáng),在這次保衛(wèi)家園的惡戰(zhàn)中,贏得了一個家庭在異鄉(xiāng)的一席之地。當(dāng)然,后來又滋生出很多事來,那個挑唆七幺老婆婆的幕后指使者,提供了一服使人傷口潰爛的中藥,讓七幺老婆婆整只手臂差點兒爛掉,孔、王二姓人家以此在年關(guān)時節(jié)結(jié)伙上門,企圖將我們一家攆走,是父親手持磨得雪亮鋒利的斧頭,站在家門口,沖那群人說,誰敢靠近,先要了誰的命!父親的陣勢使得那群烏合之眾膽寒,沒人敢越雷池半步。孔、王二姓兩個大家族多數(shù)人欺凌耍橫的態(tài)度才稍有收斂。企圖把我們一家趕出村子的惡意,終于難以得逞。父親在遠(yuǎn)離村子團(tuán)簇聚居地的一個角落、兩邊都是懸崖的險峻之地,安居下來,挺立在滇東北的這個窮僻村落。父親的剛硬、母親的堅韌,鑄就了我們一

      家老少,面對豪強(qiáng)霸道之人,毫無退縮畏懼之心。

      父親年輕氣盛之時,性格剛強(qiáng),鋒芒畢露,口若懸河,言語犀利,自然得罪不少村里人。解放初鎮(zhèn)壓地富反壞時,父親由于任私塾先生時與一些地主、鄉(xiāng)紳有交往,遭人誣陷,被解放軍當(dāng)作“地富反壞”給關(guān)押起來,在當(dāng)時的動蕩時局中,完全有可能被槍斃。一個遠(yuǎn)房表哥,因為有“地富反壞”的親戚,也和父親關(guān)押在一起,他還是個十多歲的孩子,對他的看管不嚴(yán),在臨時拘押所里,干些替重犯送飯送菜之類的雜活。父親讓他逃了出來,給我母親報信?!@個表哥后來逃到異鄉(xiāng),參加了部隊,從此開始了他另外的一種人生。

      母親得此惡訊,立即請人寫了“保稟”,找村社干部、找鄉(xiāng)老,對有些人甚至不惜下跪磕頭相求,請他們簽名、蓋章,捺指印,證實父親的清白。蓋滿血紅指印、足以證實父親無辜的“保稟”弄好后,母親連夜出發(fā),騎上家里的一匹騾子,奔走于陡峭、險峻的山野小路上,前往營救父親。據(jù)母親說,那匹騾子性情暴烈,曾把母親騰空摔下馬背,暈死在莽莽山林間,等她蘇醒過來時,那匹騾子卻在邊上悠閑地吃草。后來母親終于趕到永善縣境內(nèi)關(guān)押父親的地方,找到解放軍的一個姓吳的營長,及時遞交了“保稟”,父親終于獲釋。

      手藝精湛的父親,常年被生產(chǎn)隊外派到異地參加各種修建。那時候的哥哥、姐姐年紀(jì)尚幼,母親沒有幫手。整個家庭就由母親苦力支撐著。生活在那樣的一個村子里,艱辛勞累的農(nóng)活姑且不說,最艱難的是,常有孔、王二姓大家族中的一些刁惡之人,不斷尋釁找茬,吵架、打架是常常發(fā)生的事。有一次,一個孔姓的壯年男人,在趕集的鄉(xiāng)街子上毆打母親,母親的包頭帕被打掉了,他竟把母親的頭發(fā)踩到地上的泥漿里,拳打腳踢。母親說,那時還年輕,身子骨靈活,在那種強(qiáng)弱相懸的情況下,母親還能反轉(zhuǎn)身子,狠狠打了那男人一記響亮的耳光!被婦女打耳光,對老家的男人來說,是一種終生難雪的奇恥大辱,本想以強(qiáng)凌弱,卻讓那男人遺下笑柄。也是這個

      孔姓男人,趁父親不在家的時候,用鍋煙煤涂黑臉龐,企圖從矮小、破爛的茅草房的平墻(屋子的墻與苫蓋的茅草相接處)爬進(jìn)我們家里,偷盜僅有的一點苞谷棒子。母親預(yù)防賊盜的方法,奇異而智慧,白天辛苦勞累,夜晚總得休息睡眠,不可能一直守著那點可憐的糧食。母親便從圍繞房屋生長的竹林里,找來大片的“筍葉殼”(包裹在竹子外面的,一面光滑、一面有層絨毛的卵形硬質(zhì)闊大葉片),放置在裝有清水的盆里、桶里,順里屋的墻腳擱著。賊人爬上平墻時,會把平墻上面的細(xì)泥沙弄掉下來,細(xì)泥沙掉到水桶里的“筍葉殼”上,會發(fā)出不小的響聲。母親驚醒過來,一面大喊著“抓賊”!一面打開手電筒,提著擱在枕頭邊的刀子出門追砍。那時候,我的年輕瘦弱的母親,是拼了性命來保護(hù)糧食的,保住了糧食,我的尚且年幼的哥哥、姐姐才不會餓死。盜賊驚慌逃竄,刀子沒能砍到賊人的身上,倒把路邊的石頭,砍得濺起了藍(lán)色的火花。

      最令我至今想起仍舊屈辱痛心的事,是我的母親在生產(chǎn)隊挖洋芋時,一位孔姓人家的媳婦,不斷指桑罵槐挑釁母親。母親一直靜默地忍受著,沒有回應(yīng),那惡婦竟然沖母親臉上吐唾沫。在我們老家,沖一位女人臉上味唾沫,是一種極具侮辱的行為,一般只有男女關(guān)系混亂,紅杏出墻、偷人漢子的女子,才會遭別的女人如此羞辱踐踏。母親出身于永善一個大姓家族,外公是私塾先生,因品行高潔,解放后也一直任教直到逝世。家教端肅、清白自尊的母親,受辱至此,奮起還擊,那惡婦的孔姓妯娌,四五個窮兇極惡的悍婦,圍著母親一個人撕扯、毆打,將母親僅有的一件外衣,撕爛成一綹一綹的布片。在那個買一尺布都需要布票的年代,窮苦不堪,生計艱難,在家里都沒有富余的衣服更換,何況是在山野上的坡地里?母親只能將我一位幼小的哥哥抱在懷前,帶著身上、臉上的累累血痕,背著一大背簍一百多斤重的洋芋,在村子里與我們家相交惡劣的一群男女惡意起哄、肆意嘲諷的笑聲中,一步一步,從陡峭險峻的山路上,艱難地走回村子,將洋芋背回生產(chǎn)隊,過磅秤、記“工分”(那時候每家每戶都憑參加生產(chǎn)隊的勞動、掙得的工分而獲取糧食)。歷遭磨難、飽經(jīng)滄桑,已經(jīng)隨哥哥嫂嫂進(jìn)城生活,平靜如水的母親,晚年向我敘述此事時,仍然難以抑制地激憤。

      那時候,母親每次從生產(chǎn)隊勞動回來,只要哪一天沒聽說她被人辱罵,與人爭吵,我的忐忑不安,就會變成一種清寧的幸福。

      窮山惡水出刁民!對這句話,我有切身刻骨的體會。我的學(xué)習(xí)優(yōu)異的哥哥們,被勤勞奮進(jìn)的父母,拼死勞動、節(jié)衣縮食,一個個送進(jìn)昭通城讀書的時候,年幼的我,在老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砍柴、割草、拾畜糞、扯豬草,這樣的勞動,與村子里的同齡人,也是一種殘酷的競爭,誰先發(fā)現(xiàn)的一根柴禾,誰正占領(lǐng)著的一片青草,甚至是誰先看見的一砣狗屎,都能輕易引發(fā)一陣搶奪、爭吵、打罵。最終,年幼體弱者,只能忍受著敗北的屈辱,在對手耀武揚威的咒罵聲中,默默地離開。生計如此不堪,人性還變本加厲的惡劣!

      現(xiàn)在偶爾做夢,仍在老家,醒來后便冷汗涔涔,以為自己還在那泥潭里掙扎、生存。清醒過來后,心緒極度沉重,半天都舒緩不過來。別人的家鄉(xiāng),是無盡溫馨的懷念,我的故園,是糾纏我一生的夢魘。

      一世辛勞

      對故園,唯一給我慰藉的,是母親絲絲縷縷的愛。無論歲月怎樣流逝,它一直融在我的血液和骨髓里,無論我的肉身還是靈魂,都有著無限的溫暖。

      單薄柔弱的母親,呵護(hù)兒女時,凸顯出一種難以想象的堅毅。大哥出生時,正逢冬季。當(dāng)時父母還未搬遷到海拔較低的石筍,父親又不在家。母親拖著沉重的身軀,提前預(yù)備好了至為重要的柴禾,整整齊齊地碼放在方便取拿的屋檐下面的臺階上。我的奶奶和外婆都過世早,于母親而言,婆家和娘家都靠不上,沒人幫助,一切都只能憑初為人母的本能,自己照應(yīng)自己。父親有個唯一的妹子,我的小嬢,當(dāng)年還未出嫁,本可對母親加以照顧,卻偏偏陰差陽錯,順應(yīng)古老歌謠里唱的那句“千刀萬剮小姑子”的歌詞,性情乖戾。趁母親躺在產(chǎn)床上動彈不得,小嬢把母親碼在臺階上的柴禾,一根不剩地悉數(shù)背到樓上去。老家房屋矮小,所謂的樓,就是俗稱的半截樓,在堂屋正門頂上的半空,用竹子或者木板搭建起半層樓,樓板只有一半,不能直接延伸到正對堂屋大門的那面墻壁,因為那面墻壁上供著“香火”,假如上面搭樓,人在“香火”上邊走來走去,顯然是對列祖列宗的大不敬,或者說簡直就是一種褻瀆,所以樓只建一半,空出了半邊。樓梯一般都是一棵半大的松樹對剖開,再用若干根木棍將兩半松樹等距串聯(lián)起來制成。上樓下樓,必得用手扶好樓梯邊緣,一步步小心謹(jǐn)慎。母親產(chǎn)后傷口未愈,不能上樓,柴禾又沒有,勉強(qiáng)能下床后,只得到門外雪地的竹林中,撿拾一些干枯的竹枝生火,勉強(qiáng)弄些食物填飽肚子。干竹枝數(shù)量有限,只夠煮熟食物,沒有富余的可供燒水、取暖,母親只能用寒冬的冷水為大哥清洗尿布,再將濕尿布盡力擰干,最后放在肚子上,用體溫把一塊塊尿布焐干。

      童年時對家庭的所有溫馨記憶,全部緣于我的母親。父親性情暴烈,我常動輒獲咎,毫無來由就遭受一頓毒打。幼年時,母親上街趕集,假如不能相跟前去,于我而言,無異于一場滅頂之災(zāi)。老家多蛇,我偏生性害怕,一見到這倏忽來去、冰冷兇狠的長蟲,就汗毛倒豎,心顫腿軟。但要我回到家里,獨自面對猛虎一樣的父親,更讓我心生恐懼,不寒而栗。那時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一個周圍少有雜草荊棘,高大光滑的石頭,爬到上面,不時警惕地四面察看,看是否有長蛇悄無聲息地爬上石頭來。亮晃晃的陽光,熾熱地烤照在我的身上;或者冰冷寒濕的風(fēng),竹條子一樣吹打在我的身上,冷和熱,都驅(qū)散、替代不了我的焦灼恐懼。就在這種惶惶不安的煎熬中,盯著母親身影消失的那條崎嶇小路,眼巴巴地盼著母親趕集歸來。終于在遠(yuǎn)遠(yuǎn)的山邊的小路盡頭,母親包著白色的包頭帕,穿著天藍(lán)色的姊妹裝,背著背簍,隱隱約約地出現(xiàn)了,我便嘶聲竭力地喊叫起來,“媽,媽,媽!”稚嫩而帶著

      哭腔的喊叫聲,直到母親走到近前才會停歇,趕緊溜下大石頭,帶著慶幸,帶著委屈,一頭扎進(jìn)母親的懷里。母親總會蹲下身來,一把將我摟住,愛憐地揩去我臉上的淚珠,輕柔地拍著我的后背,安慰我:“狗兒,不要難過了,媽不是回來了么?”有時候,母親還會攤開手掌,掌心里赫然放著一顆水果糖,我總是歡呼著一把抓過那彌足珍貴的水果糖,三下兩下剝開花花綠綠的糖紙,慌忙喂到嘴里。品咂著彌漫水果清香,漾起絲絲甜蜜的水果糖,捏著沾濕了母親掌心汗液的糖紙,這才想起問母親:“媽,你吃過了么?”母親慈愛地望著我,微笑著搖頭:“狗兒,媽媽不喜歡吃糖?!?/p>

      在老家,我們那個年代出生的小孩子,無論男女,上學(xué)之前,一律穿著開襠褲?,F(xiàn)在想來,一則是父母忙于沉重的農(nóng)活,無暇照顧孩子,穿著這種開襠露臀的褲子,可以避免孩子的排泄物臟污了身子;再則純粹是因為貧窮,沒有富余的布料為孩子制作衣服?!抑钡皆谡淹ǔ亲x初中的時候,身上仍然穿著大的哥哥們穿舊穿破以后,再改做的舊衣服,而且褲子的膝蓋處、臀部處常常綴著補(bǔ)丁。褲腳也吊得老高,露出一大截腳踝(純屬省布料,與當(dāng)今的時髦無關(guān))?!改赶碌馗赊r(nóng)活,守在家里趕趕雞,陪陪狗的孩子,總會無師自通地找些樂子,玩點簡陋條件下允許的游戲,樂此不疲,反復(fù)進(jìn)行興猶未盡的“梭石板”就是其中一項,找塊光滑而有斜坡的石板,坐或躺在頂部,快速往底部下滑。待母親回家時,我早就已經(jīng)把自己弄得狼藉不堪。大煉鋼鐵運動,把我們老家連片成林,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一掃而空,變?yōu)槌嗤?。樹竭而水枯,老家的人們,取暖、用水,成了一個既無力解決,又不斷惡性循環(huán)的重大問題。和我年齡相仿的孩子,有些十天半月不洗一次臉,也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母親卻從不會讓我淪落到那種境地。印象最深的,是天氣寒涼的秋冬,母親給我清洗時,總會用木瓢舀上一瓢水,含在嘴里,過一會兒再徐徐吐到我身上,為我清洗污垢。這法子既省柴又節(jié)水,還不讓我瘦骨伶仃的身子骨,因水冷而受寒挨凍……

      大約五六歲的時候,鄰村一戶人家娶媳婦,父親決定帶著我去,我高興得直蹦跳。可母親硬拉著我,把我僅穿了一天,卻把多少個舊補(bǔ)丁弄得開裂破綻的衣服,脫下來重新縫補(bǔ)。我焦急地在邊上看著,母親雖已飛針走線,我仍急得直跺腳,一個勁地催促,“媽,你快點!媽,你快點嘛!”要知道,娶媳婦、看熱鬧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能夠像成人一樣,周武鄭王、正兒八經(jīng)地坐在酒桌上吃“八大碗”(每桌酒席有八道菜,其中有一碗墩子肉),特別是吃那砣肥美飄香、油汁滿嘴的墩子肉,才是頂頂重要的、多少次夢中才能遇到的美事。母親見我急蹦亂跳、心急火燎的樣子,慈愛地笑著,安慰我,“狗兒,快補(bǔ)好了,你不要慌。人家說,笑臟不笑貧,笑破不笑窮,你不能穿著這種張著狗嘴巴的衣服去吃酒(我們老家一律把參加婚禮叫做吃酒)。”的確,一世勤勞的母親,哪怕是補(bǔ)疤摞補(bǔ)疤的衣服,也是清漿白洗地穿在身上;哪怕是破家寒舍的土墻茅屋,也永遠(yuǎn)被她收拾得清清爽爽,干凈清潔。

      十六七歲,在昭通城里讀高中的時候,每個假期都要回到老家。寒假我和母親一起到大寨子鄉(xiāng)街子上趕集,回家路上,記得母親和我都背著一大背簍東西,具體背的是什么,忘了。走在窄窄的堰溝邊上,遇到了一個母親認(rèn)識的婦人,手里拿著一把拐棗,那人打了聲招呼,把拿著的拐棗遞一小半給母親,“吃點拐棗吧”。母親順手就接了過來,拿在自己的手里。那時物質(zhì)豐富得多了,家境也隨著幾個哥哥分別有了正式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好。我覺得遞拐棗給母親的那個人,沒有多少誠意,并不是真正想把拐棗拿給母親,便開始喋喋不休地責(zé)怪母親,覺得她不應(yīng)該接著那一小把拐棗。母親背著背簍,弓著腰,奮力走著,沒有吭聲。我惱恨地大聲問,“媽,你很想吃拐棗嗎?”母親突然小聲說了一句,“狗兒,我以為你想吃?!甭犃诉@話,我一時語塞,胸口像被人突然猛擊了一拳,半天透不過氣來??茨赣H,已經(jīng)蒼老衰弱,那常年勞累的雙手,樹皮一樣粗糙,捏著拐棗,微微顫抖著。——母親在生產(chǎn)隊勞動時,摔斷過手。暮年時,雙手會不

      停地顫抖——那時候的我真年輕呵,那么無知,那么愚蠢,竟然責(zé)怪我的母親。

      我還在鄉(xiāng)下工作的時候,父母便被哥哥嫂嫂們接到昭通城里,離開了他們一生勞苦的地方。一世辛勞的母親總是過不慣,覺得成天沒事,閑得慌,幾個哥哥便買了些捆扎物品的尼龍帶,給母親搓繩子。一周不到,母親就搓了幾大捆繩子,哥哥們見了,欣喜無限的樣子,說,這繩子真結(jié)實,太好了!高高興興地把繩子收藏起來。沒多久,母親發(fā)現(xiàn)了哥哥們的“陰謀”,訕訕地住了手,不再搓繩索,只靜靜地呆著。母親明白,在城里生活,哪用得著那么多繩子呢?

      年輕時的勞累艱辛,讓母親染上一身的病。七十六歲的時候,母親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第一次眼睜睜看著自己至親至愛的人撒手人寰,離世而去!我癱坐在地,哀聲痛哭,像個無助的孩子。只見哥哥們淚如雨下,卻仍能迅速有序地為母親張羅著后事。

      “喊飯”

      春節(jié)“喊飯”,對著滿桌佳肴,對著虛擺了碗筷、空空如也的四座,跪地磕頭時,突然想起,幼年隨母親去大姐家,回家時,大姐給母親準(zhǔn)備了滿滿一背簍老家所沒有的甘蔗、紅糖。上山的陡峭坡路上,驕陽似火,母親彎著背,像一張弓,頭幾乎觸到地面,汗水如注,背著東西艱難地走著,不時還要關(guān)切地招呼著我,怕我摔跤。走到半路,坐在樹蔭下休息時,母親從背簍里取出用紗布濾帕包著的米飯團(tuán),和我一起,就著路邊的溪水,大口大口地吃著。老家不產(chǎn)米,那時,米飯團(tuán)也是極稀罕的食品。媽媽呀,我的母親,現(xiàn)在,你兒子吃穿不愁,衣食無虞,想吃什么都能有,您怎么就走了呢?

      母親生前,只要家里來了客人,她從來不會上桌吃飯,只顧張羅著添菜添飯。客人都吃好了,母親收好碗筷,抹干凈桌子,才會一個人單獨呆在廚房里,安靜地吃差不多快涼透了的飯菜。沖著“喊飯”的桌子磕頭時,我在心里默默念叨,“媽,你一定要好好坐著,多吃一點,這里是你兒子的家,也就是你的家,你是這個家里的主人!”我特別擔(dān)心,母親還像她生前那樣,一有客人,就不坐到飯桌前,好好吃上一餐飯。

      家里雖窮困,母親卻從未吝惜相助那些更為困苦的人們。第一次見到討飯的人,是令我至為驚異的事。家門前小路的岔路口,一衣衫襤褸的人,在狗的狂吠聲中,敲著一根比身子長了一大截的竹棍,沖著我家房門高聲唱歌。我既覺有趣,又有些害怕,見母親端著一大碗飯,匆匆向路口那人走去。我莫名其妙地緊跟母親身后,見那人不知從什么地方摸出一個缺了一大個口子,既像碗,又有點像個小盆的東西,彎著身子,遠(yuǎn)遠(yuǎn)的遞向母親,母親把碗里的飯,全部倒在那人遞過來的小盆子里。那人深深鞠了一個躬,拄著竹棍走了?!皨?,他是整啥子的?”“狗兒,這個人是要飯的?!币埖??我既覺新奇,又有些興奮,“媽,他咋個會來要飯呢?”母親深深地嘆了口氣,“狗兒,這種人是家里沒得吃的了,不得已才出來要飯的?!彪S后,母親像是對我解釋,又像是獨自感慨,“人,不到萬不得已,誰會走到這個地步呢?”

      大約也是年關(guān)將近的時候,聽到家里的狗一會兒狂吠,一會兒低吟,我忙跑出門外,可門外的小路上并沒有人,我覺得很奇怪,這狗,怎么亂叫呢?見我到了門外,狗變得越加勇敢,猛竄到小路上,沖著小路上邊的臺地大叫。我這才發(fā)現(xiàn),路坎上邊的臺地里,站著四五個人,似乎男女老少都有。母親聽到狗叫聲,也出門察看。我見母親出門,膽子也大了起來,小跑著要到小路上看個究竟。“狗兒,快點回來?!蹦赣H沖我低聲叫道,那聲音,有些輕微的顫抖,我分明感覺到,母親有些害怕。母親也會害怕?這是我從未想到過的,我被嚇呆了。母親一把拉住我,轉(zhuǎn)身回到屋里。只見母親慌亂地扯過半口袋洋芋,又麻利地將木甑子里的一甑子飯,全部倒在一塊紗布濾帕里。母親扛起口袋里的洋芋,一只手拎著濾帕里的飯,低聲囑咐我,“好好呆在家里?!贝颐ψ叱鲩T去。我把頭探出門外,見母親快步走到門外岔路口,將洋芋和濾帕里的飯放在路口的一塊石頭上,將狗喚到身邊,帶著狗匆匆走了回來。那路坎上的臺地里,迅速跳下兩個人,拿起母親放到石頭上的洋芋和飯,一行人默默朝著山那邊的另外一個村子方向,走了。行為舉止怪異、肅穆而又神秘?!皨?,這些是啥子人?”我不無驚駭,問母親?!肮穬?,這些是得壞病的人(老家對得了不治之病的人的稱謂)。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癩子(麻風(fēng)病人)。得了這種病,就永遠(yuǎn)回不了家了。”母親叮囑我,再遇到這種人,要把家里的吃的、糧食之類的,分點給他們,但千萬要離得遠(yuǎn)遠(yuǎn)的,因為這種病會傳染?!莻€年代,在老家,麻風(fēng)病被視為絕癥,人人聞之而色變?;颊叽蠖鄷谶h(yuǎn)離村寨,常人難至的險僻處,甚至絕壁旁的巖洞里,離群索居。有的也會數(shù)人聚在一起,彼此扶助,共同生活。據(jù)說,得了這種病,眉毛會全部掉光。以致打那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會從一面已有裂紋的小鏡子里,不時觀察自己的眉毛,擔(dān)心哪天會掉了一根。——那天,母親靜靜地默坐了半天,為這群不幸的人,陷入了深深的悲戚。

      十四年了,母親,我該寫點關(guān)于您的文字了。以前多次嘗試,都被淚水淹沒,睜不開眼睛,不能動筆?,F(xiàn)在,年近半百,常年伏案工作,積勞成疾,日益嚴(yán)重的頸椎病,令疼痛晝夜不息、經(jīng)年累月地折磨著我。無常世事,苦短人生,我擔(dān)心哪一天,自己有個萬一的時候,來不及寫下一點與您有關(guān)的文字,會成為我終生的遺憾。也許,在所有寫母親的文字中,我的文字顯得格外蒼白無力,但是,柔弱而堅韌、卑微而偉大、單薄而寬厚的母親;遇欺凌而反擊,面屈辱而抗?fàn)?,對兒女懷慈愛,見弱小而扶助的母親,您海潮般的母愛一直溫暖、包裹著我,使我難以遏制我的訴說。

      春節(jié)這天,午飯后我驅(qū)車匆匆趕回單位值班,路上車輛稀少,路面顯得格外寬闊。在給母親“喊飯”時被壓抑克制著的哀痛,瞬間爆發(fā)出來。伏在方向盤上,我忍不住痛哭失聲。

      本欄責(zé)任編輯 包倬

      猜你喜歡
      老家母親
      母親的債
      最美是老家
      鄉(xiāng)下老家
      民族音樂(2019年6期)2020-01-15 06:50:02
      鄉(xiāng)下老家
      民族音樂(2019年4期)2019-09-13 06:26:00
      親親的老家
      青年歌聲(2017年5期)2017-03-15 01:21:50
      給母親的信
      老家
      老家
      黃河之聲(2016年18期)2016-02-07 06:42:49
      母親
      小說月刊(2014年10期)2014-04-23 08:54:08
      悲慘世界
      洪洞县| 西乌| 安泽县| 彭山县| 安龙县| 屯留县| 古蔺县| 乐陵市| 东安县| 云南省| 兴业县| 澎湖县| 阿图什市| 棋牌| 隆德县| 托里县| 桃源县| 兴安县| 全州县| 酒泉市| 宜春市| 双桥区| 柳河县| 盐池县| 曲周县| 双柏县| 肥城市| 扎兰屯市| 广平县| 安宁市| 彭州市| 清徐县| 三明市| 兴山县| 宣化县| 金门县| 青州市| 绿春县| 永兴县| 肥乡县| 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