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蓓莉
我在超市買桂圓。一對母女也在一顆一顆挑揀,小女孩七八歲光景,小嘴一刻不停,問這個夠不夠大,那個會不會甜,這些桂圓有沒有核,核有多大呢。母親似乎心情不好,顯得頗不耐煩,偶爾回答一句,也沒什么好聲氣。小女孩很快被身旁一婦人懷里的嬰兒吸引,開始逗弄嬰兒,一邊樂不可支地自言自語:“小妹妹好可愛?。∷氖趾眯『密洶。 眿D人笑問:“是小弟弟呢。你怎么看出他是小妹妹呢?”“睫毛那么長,所以是小妹妹啦!”粉嫩的小小人兒果然有著長長密密的睫毛,這么個小不點,實在難分性別。
小女孩很快又纏上了媽媽?!皨寢?,我剛出生時也像小弟弟一樣嗎?我那時候有幾斤重??!”“六斤八兩!”母親依然很不開心的樣子?!斑@么輕?。∵€沒我家妮娜重!”我猜,妮娜應(yīng)該是她家一條小狗。正想著,女孩又問:“媽媽,你把我養(yǎng)這么大,你一定很辛苦吧?”
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我轉(zhuǎn)頭,準(zhǔn)備投去贊許的笑容,卻看到媽媽皺著眉頭,厲聲呵斥:“你真煩!你能不能問一些關(guān)于學(xué)習(xí)的事啊!”
七八歲的孩子,在溫暖的假日,和媽媽一起買甜甜的桂圓,用稚嫩的語言慰問媽媽育兒的辛苦,本該是多么溫暖有愛的場面??!然而,媽媽回應(yīng)孩子的,不是柔聲的回答,不是滿足的擁抱,而是粗魯?shù)漠?dāng)頭棒喝。想必這位母親此刻心情不佳,她是要用“不問問學(xué)習(xí)的事”來堵住孩子的口吧?
成年人在凡塵長途跋涉,個中艱辛自然無須贅言,面對童心的“糾纏”,我們自然不能時時步履輕塵,袖拂微風(fēng),但我們可以保持微笑,至少可以不加呵斥??!
想起另一個孩子。
在母親家里遇見表弟的女兒,鵝黃的外衣襯著她白皙紅潤的膚色,煞是可人。我出門散步,問她要不要同行,她猶豫了兩秒鐘就跟定了我。我再問她,要不要跟你奶奶說一下?她搖搖頭。我跟她開玩笑:“人生地不熟的,你不怕我把你拐賣了嗎?”“如果你是騙子,就不會提醒我要跟奶奶告別了。”我在心里暗嘆,小姑娘還挺有見識的。
我們一路走走停停,一路說說笑笑,我喜歡她軟糯的嗓音、嬌嫩的聲調(diào),便忍不住夸她:“你真可愛!”她依舊是波瀾不驚的口吻,似乎見慣不驚:“我的同學(xué)也說我很可愛?!蔽胰滩蛔⌒?。
“你這么可愛,老師一定很喜歡你吧!”我調(diào)侃她。正踮著腳尖走芭蕾步的女孩,聽我這么一說,立刻放平腳步,花朵一樣的圓臉?biāo)查g失了笑容,像成人一般嘆了口氣,幽幽說道:“老師喜歡哪個學(xué)生,從來都是看學(xué)習(xí)成績的,才不管你可愛不可愛呢。我學(xué)習(xí)不好,數(shù)學(xué)只能考80分。嬤嬤,你也是老師,對吧?”
我的心被擊中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是該蹲下身子安慰她,還是要為自己的身份做出辯白呢?她還只是一個四年級的孩子,卻深知什么樣的學(xué)生才能討得老師們的歡心。她剛才還那么欣欣然,跟著我認(rèn)識水溝里的野芹菜、岸邊紫紅色的薺菜,開心地看一只小狗在田野里盡興地奔跑撒歡。成人的世界里,還有多少圓滑和功利,會擊潰孩子柔軟而純澈的心靈呢?
我在學(xué)校里種過桂圓苗。把桂圓核殘存的肉質(zhì)清理干凈,用清水浸泡三兩天,等萌出白色芽點即可埋土。盆子放在教室門口向陽的走廊上,學(xué)生們頗感興趣,一日看三回,他們不相信吃過的桂圓核竟然還能長成樹苗。當(dāng)然,我并不奢望它們開花結(jié)果,只是想種成盆景欣賞而已。
我說:“孩子們,每一顆種子都要發(fā)芽?!?/p>
當(dāng)花盆里終于冒出赭紅的嫩枝時,學(xué)生們比我興奮。他們都是種子,都等著發(fā)芽,茁壯成長。
心是一塊肥沃的田,你種什么,它便長什么。還給孩子清澈的眼睛吧,由著他們稚嫩的心田懷著虔敬,去尋找青山翠谷繁花嫩枝,尋找遠(yuǎn)方熠熠生輝的世界。
(摘自《寧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