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致
王充從小就酷愛學習,他喜歡一個人看書。不太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他的父親見他這樣,感到很奇怪,就問他為何不跟大家一起玩,王充說,小朋友們總是上樹逮鳥,沒多大意思,他就喜歡看書,
。
王充8歲那年,父親送他去書館念書,書館里有十多個學生,那個時候,對太淘氣的或者不會背書的學生,老師要打板子,這個書館里的學生每天都有挨打的,只有王充,讀了幾年書,沒挨過打,因為他對自己的要求比老師所提出的要求還要高,老師自然不會責罰他了,
有一回,老師給學生講《論語》和《尚書》,講完以后的第三天,老師讓王充背誦,王充一字小錯地背了出來。
老師又驚又喜,問他:“你怎么這么快就背下來了?”
王充說:“您講一段,我就背一段,一天能背1000多字,所以,您講完,我也就背下來了?!薄澳銓ψ约旱囊筮€真是嚴格,真是個用功的孩子啊!”老師稱贊道。
因為王充學習進步快,15歲的時候,他被送到洛陽的太學里學習,在太學里,有個著名的歷史學家班彪,他知識淵博,講課時,經(jīng)常聯(lián)系許多知識,王充為了弄清老師所講的東西,就主動把老師講課時提到的書都找來閱讀。
大學里的書差小多都讀遍了,可是,還是滿足不了王充的學習需要,想去買書吧,可家沒有么多錢,怎么辦呢?王充想,何不到街市上的書鋪去讀呢?于是,他每天都早早兒來到書鋪,幫人家干點兒零活兒,然后就專心致志地讀書,有時在書鋪里一站就是一天,吃飯、休息全都忘了,他就這樣把書鋪當作自己的書房,孜孜不倦地讀,不管是嚴寒的三九天,還是酷熱的,伏天,也不管是刮風下雨或下雪的惡劣天氣,他從不間斷,他讀完了這家書鋪所有的書,義跑到那家書鋪去讀,他的足跡幾乎踏遍了街市上所有的書鋪,
就這佯,酷愛學習的王充后來成為了我國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學家,杜甫說:“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諸葛亮說:“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華羅庚說:“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蔡尚思說:“惜時專心苦讀是做學問的一個好方法,”一個熱愛學習的人,對自己的要求必然會比別人高,因為這種熱愛,他可以付出比別人多很多倍的努力,可以這么說,正是由于這種酷愛學習的精神,才使王充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唯物主義者,從而青史留名,比比王充,想想自己,同學們受到了什么啟發(fā)呢?
中學生數(shù)理化·七年級數(shù)學人教版201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