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賓:韓星鷺
嘉賓簡介:第十二屆葉圣陶杯作文大賽十佳小作家
作文秘笈:我從小就癡迷于生活中溫暖的細節(jié),薄霧中一抹米色的燈光,水盆里漂浮的白襯衣,不知名的花瓣落在書頁上,些許肥皂泡沫從樓上輕盈地飄下來……然而在陶醉的同時,我更愿意把它們雕刻在紙上。
我在作文上能有較快的進步,得益于我的“聽、抓、抄、記”。
“聽”就是用耳朵聽故事。當文學走進我的心里以后,我對閱讀的渴望日趨強烈。盡管小學生的書包越來越沉,我每天還是在書包里塞上一本課外書,稍有空閑時間就拿出來讀。晚上做作業(yè)之后雖然累了,但仍習慣性地把大人拉到床前,我一邊脫衣服準備睡覺,一邊聽大人坐在床前給我“說故事”。我最愛聽勵志性的,一批像《紅巖》《斑羚飛渡》那樣內(nèi)容健康,意境絕美的小說和散文,扣住我的心弦,陪我進入夢鄉(xiāng)。我每天都是在聽故事中進入夢鄉(xiāng)的,直到我初中寄宿住校。課外活動時間我就一頭扎進圖書館里。在小學和中學,我一共接觸瀏覽了數(shù)百本帶著思想芳香的古典或現(xiàn)代文學作品,通過閱讀,提高了文學意識,熏陶了心靈,為以后的寫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chǔ)。
“抓”就是善于及時抓住靈感。記得有一次與父母同事的孩子出去吃飯,一時無事便和那位同齡的孩子就地玩起類似“過家家”的游戲。我們以兩只小麻雀的身份在樹叢間跑來跳去,她說太陽要落山了,她要回巢睡覺了。這時我忽然振奮地說了一句:“那我就要向太陽飛去,我可以把太陽追回來。”我也不知道這是從哪兒學來的英雄主義,只記得當時很夸張地說完這句話后,便強烈地催促父母趕快帶我回家去,因為“靈感來了,別讓靈感跑了。”隨后,我就根據(jù)這個靈感,寫出了第一篇原創(chuàng)童話《放飛自己》。
“抄”就是從自己喜歡的文學書籍中,摘抄一些深邃動人的句子,在悄然無聲的夜里輕輕誦讀,再閉上眼睛去想象那些或親近或遙遠的意象,仿佛身臨其境,能和人物聊起天來。
現(xiàn)在手頭十幾本厚厚的摘抄本,是我閱讀軌跡的記錄。當我創(chuàng)作時,翻開這些熟悉的文字,在甜蜜的回憶和縝密的思考中,常常在某一個瞬間,一個靈感就冷不丁地跳到我的眼前。
“記”就是把日常親身經(jīng)歷的生活進行原始的記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說:“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親身經(jīng)歷”。莫言筆下的文學人物,很多都來自于他親自經(jīng)歷和聽到的生活故事,當他創(chuàng)作的時候,“我的親人們的故事,我的村人們的故事,以及我從老人們口中聽到的故事和祖先們的故事,就像聽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樣,從我的記憶深處涌出來?!蹦缘膶氋F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告訴我們,文學創(chuàng)作必須寫自己最熟悉的東西,只有寫自己最熟悉的,創(chuàng)作時才會得心應(yīng)手、左右逢源、妙筆生花。寫最熟悉的不妨就從自己親自經(jīng)歷的生活寫起。
責任編輯 張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