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想著“空降兵”,這兩句詩就蹦了出來。好像這詩就是給“空降兵”寫的。我們來分析此問題的“病根”:
一、“三觀”不合:任何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有多少人在合作之初,認(rèn)真對照過彼此的“三觀”呢?
二、相互隱瞞:當(dāng)我們希望一項合作能夠成功時,往往會有意地突出那些有助于彼此合作的”亮點(diǎn)”,忽略那些可能給未來的合作帶來傷害的因素。這些因素在初期可能暫時被掩蓋,但在合作過程中,遲早都會暴露。
三、溝通不暢:很多該說的沒說,該問的沒問,該明確的沒明確,同樣導(dǎo)致很多“情況”被無意地隱瞞了。雖是無意的“隱瞞”,但對于合作的危害,并不比有意“隱瞞”小多少。
四、決心不足:當(dāng)真的需要打破舊的秩序時,一些企業(yè)領(lǐng)導(dǎo)人卻沒了決心,不敢不愿徹底革新,甚至自己站到了“空降兵”的對立面。
五、目光短淺:老板想利用“空降兵”的能力、經(jīng)驗和資源,“空降兵”想利用老板的平臺、資源和財富,都想要“短平快”,發(fā)心不正,焉不“短命”?
六、承諾打折:彼此的承諾,如果都不同程度地打了折扣,各自的利益都會受損。彼此都可能會覺得對方有欺騙之嫌,到了這種程度,還能繼續(xù)“愉快地玩?!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