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么?
這么簡單的問題,還需要問嗎?尤其是作為校長的我們,每天在學校里做著教育的事情??雌饋砣绱撕唵蔚摹皢栴}”,我們能夠把自己的感悟,個性化地表述出來嗎?
今天看到校園里有一叢小花,我想,教育不就是這叢小花嗎?——不起眼,也要盛開,盛開得自自然然。泰戈爾說,教育就是向人類傳遞生命的氣息。這叢小花,雖弱小,但渾身煥發(fā)出澎湃的生命活力。教育不是如此嗎?無論所謂高貴與低賤,只要是生命,都要讓它綻放——沒有任何理由的綻放!
學生是什么?
學生作為向?qū)W的生命過程,在學校構(gòu)成了學生之為學生的“場域”,讀書則是對于學生功能的說明。學生總是有所學,有所期待,總是活在對某種更高事物的希望、欲求和期待之中。
學校是什么?
林語堂說過,學校應(yīng)如同一片森林,學生應(yīng)像猴子一般,在其間自由跳躍,任意摘吃各種營養(yǎng)豐富的堅果。如果學校真能如此,學生必然會有強烈的進取心、豐富的想象力、旺盛的求知欲、多樣化的個性特長,每個人都能健康、和諧地生長。
好學校是什么?
好學校應(yīng)該是這樣的:學生迷戀著美好事物,教師心向著學生,學校以成全師生為己任,師生共同浸潤在自然與人文彼此輝映的校園之中,共同造就蓬勃向上的學校生命氣象。
好學校說到底是要靠好教師支撐的。優(yōu)秀教師的數(shù)量和他們的道德境界、專業(yè)水準和生活方式,直接決定了一所學校的辦學高度。在我的校園里,有許多的身影,每天都悄悄地忙碌著、默默地奉獻著。于是,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在身邊演繹著、精彩著……
今天的教師,還得面對魚和熊掌的艱難決擇,有的學校舍素質(zhì)而取分數(shù)。江西于都某中學發(fā)生了一起學生被集體罰跪事件: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一個班主任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氛圍不濃,擔心學生“考不出分數(shù)”來,便令全班同學到操場罰跪。這種“舍魚而取熊掌”的做法,已經(jīng)讓整個社會形成了一種實用的教育價值觀。分數(shù),就這樣成了讓人牽腸掛肚、心煩意亂的教育的隱痛。
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到底要干什么?
作為身臨其境,苦苦追尋的一線校長,在深入分析造成這種狀況的歷史、文化以及社會、現(xiàn)實原因的同時,應(yīng)該站在教育哲學的高度,從教育倫理的層面,去反思、去審視我們的“教育愿望”與“教育行為”,才可能真正站在對國家、對民族和學生未來負責的高度去重構(gòu)我們的“學校教育”。
正是基于對當前教育弊端的痛苦思考,我們探究了學校教育的“道德問題”,提出了“讓成全人的思想照亮每一個教育細節(jié)”的教育價值追求。
“成全教育”就是要使人成為他自己,讓學生認識、接納和肯定自我;對于自我、生活、未來和整個人類充滿自信?;A(chǔ)教育不僅要對學生的升學考試負責,更要對學生一生的幸福負責。
教育即是成全——成全學生本身,成全教師自己。我們堅守“體貌謙恭、學養(yǎng)厚重、心胸曠達、志趣高遠”的教育哲學,著力優(yōu)化“教室課堂”——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全面開放“校園課堂”——讓校園成為師生的樂園;切實延伸“社區(qū)課堂”——構(gòu)筑學生生命發(fā)展新時空,來成全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成長。
好學校,真的要以成全師生為己任!
(裘志堅簡介:教育部“農(nóng)村校長助力工程” 實踐指導(dǎo)專家;廣東省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yǎng)工程首批“名校長”培養(yǎng)對象;華南師范大學基礎(chǔ)教育培訓與研究院兼職教授;廣州市基礎(chǔ)教育“名校長”;廣州市中學首批“卓越校長”培訓班實踐導(dǎo)師; 廣州市語文教研會理事。裘志堅校長堅守“擇高而立、就平地坐、向?qū)捥幮小钡穆殬I(yè)信念以及“讓教育成全人”的教育理想。他主持了省、市、區(qū)行政部門9項課題,獲教育部教學成果二等獎和廣州市教學成果獎。本文是2015年12月在廣州市“好教育”系列活動中,以全市第一名的總成績獲廣州市 “好校長” 中學組演講比賽金獎的演講稿)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