罍(lei,音雷):是古代的釀酒器,又為大型的盛酒器。形制大體分為兩種:圓形和方形。其特征是敞口、短頸、廣肩、肩上有兩耳,正面下腹有一穿系用的環(huán)鼻,以系繩提取傾酒之用,圈足。
觶(zhi,音志):飲酒器。形似尊,容量卻小于尊,且鼓腹下垂、侈口、圈足,大多數(shù)有蓋。
方彝:為盛酒器,或為調(diào)和酒、水之器。彝也是古代青銅禮器的通稱。形制為方形,高身,腹有曲有直,帶蓋,蓋似屋頂形,蓋上有鈕,有的帶扉棱。
缶(fou,音否):盛水或酒的器皿,基本特征為圓腹有蓋,腹上置兩或四環(huán)耳圈足,也有方形缶。
勺:又謂,是取酒器。一般呈短圓筒形,旁有短柄,柄或中空,以安木把。
角:飲酒器。形似爵,無流無柱,口兩翼均若尾,有的有蓋,底近半圓形,三錐形足。
觚(gu,音姑):是最早出現(xiàn)的青銅飲酒器。上下均呈喇叭口狀,中為長頸細腰。
壺:長頸容酒或水的器皿。《詩·大雅·韓奕》有云:“清酒百壺”,《孟子·梁惠王下》有云:“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眽氐男螤疃喾N多樣,有圓形、方形、扁形、瓠形、貫耳形和蒜頭形等。
盤:盥器,又稱水器,古代盛水之器。盤:盛水和古人盥洗時承接棄水的用具。形制為圓形,口大,圈足,腹淺而平,有的有耳,有的有流。
鑒:形如大缸,大敞口,廣腹,平底,無足或圈足,兩耳或四耳,是大型盛水器。用來盛水、盛冰、照容和沐浴?!拌b”一名就是根據(jù)盛水后照容(起鏡子)的作用而來。
匜(yi,音儀):古代盥洗時的澆水器,與盤是一套器具。形體橢圓似瓢,前有流可注水,后有可執(zhí)拿,下有三足或四足或無足,有的帶蓋。
斝(jia,音甲):溫酒器,《禮經(jīng)》上稱其為“散”,故“散”又為“”的別名。形狀像爵,但比爵大,容量亦大,圓口,兩柱,無流無尾,一,以三棱形足居多。(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