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鵬山
文化是一個能夠激發(fā)我們感情的崇高東西,它和知識是不一樣的。一個有文化的人,你會發(fā)現(xiàn)他a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激情、情懷,他會用充滿了愛和詩意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
可今天,我們從小學(xué)到大學(xué)的教育,更多的是教知識、技術(shù)、專業(yè),唯獨缺少文化。我們培養(yǎng)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很多高學(xué)歷的野蠻人,他們是冷冰冰的。
有句很有名的話:知識就是力量。但是我今天要對大家講的是,盡管知識確實重要,但知識也有局限性。
什么叫知識?知識是對這個世界事物的認知。既然世界是無限的,那么知識也是無限的,可悲的是,人生是有限的。莊子就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比绻糜邢薜纳プ非鬅o限世界所包含的無限知識,我們的人生就會廢掉。
當知識不成體系時,它是無用的,只是碎片。舉個例子,曾有一家報社搞國學(xué)知識競賽,其中有一道題目問:中國歷史上哪一個時代的宦官是可以娶妻的?這是非常嚴肅的知識。如果你專門研究宦官,把他們的生存狀況、心理狀態(tài)以及他們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影響、作用都搞明白,你將會成為一名了不起的專家??墒羌偃缒愕闹饕Σ辉诖耍@樣的知識碎片,對你一點用處也沒有。
可有不少人甘愿用瑣碎的知識,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尼采寫過一篇文章叫《我為什么這么聰明》。他的結(jié)論就一句話:“我之所以這么聰明,是因為我從來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費精力?!?/p>
有一次我坐出租車,司機正在收聽一檔知識競賽節(jié)目。節(jié)目中,主持人放了5個音樂片斷,每個片斷幾秒鐘,隨后提問:“這5個音樂片斷中,有2個片斷屬于同一首歌,你們誰知道?”一個小伙子搶答說他知道,并且回答正確。緊接著第二個問題是:“有兩首歌出自同一張音樂專輯,你知道嗎?”這時我緊張了,我怕小伙子知道。他不知道,說明他還是正常人,如果他知道,他這一輩子可能就廢了。但沒想到他真知道。這時,我讓司機把收音機關(guān)掉,司機嚇一跳,問為什么。我說:“它在誤導(dǎo)我們生命的流向?!?/p>
這就是無用的知識,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無用的知識。當一個人把精力花在這些地方時,他可能獲得了知識,并且能在飯桌上與人聊天,但他會變得特別瑣碎。決定人境界高下的并不是對知識的掌握。
《列子》里面有篇文章叫《兩小兒辯日》。兩個小孩爭論,太陽在早晨離我們近,還是在中午離我們近。兩個人都有根據(jù),說早晨近是因為早晨的太陽看起來比中午的大;說中午近是因為感覺中午的太陽比早晨的熱。他們要孔子給個標準答案。
孔子沒法判斷。于是作者就借小孩的嘴諷刺孔子:“誰說你知識多?”作者大概是想,只要否定孔子的知識多,那就否定了孔子的價值。
事實上,決定孔子境界的不是知識的總量,而是另外一種東西——對人和世界有更為清楚的認識??鬃釉缇驼f過:“吾有知乎哉?無知也?!碧K格拉底也曾經(jīng)說:“我比別人多知道的那一點,就是我知道自己是無知的。”他們說這些不是謙虛,不過是說出了真相。面對世界的無限,我們短暫生命里獲得的知識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我們應(yīng)該允許自己無知,也應(yīng)該寬容別人的無知。
(摘自《環(huán)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