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菊
[摘 要]互動式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有著十分明顯的效果,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互動,或者是教師鼓勵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都能最大限度地帶動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而只有積極地參與才能真正地提高興趣。
[關(guān)鍵詞]語文;趣味;教學
所謂興趣教學,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讓他們有興趣地學習,把被動的學習轉(zhuǎn)化為主動的學習。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才有可能談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成績。
一、實施興趣教學的必要性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都不高,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沒有充分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興趣。所謂興趣,就是指學生的一種意識傾向,有了學習興趣才學生才能挖掘自身的潛能,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對某一學科毫無興趣,那么就不會投入足夠的精力。所以說,要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就必須充分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所謂語文興趣教學,就是教師運用風趣的語言和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一個自由、平等、和諧的環(huán)境下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使用語文興趣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擺脫各種限制,充分地發(fā)揮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來講語文興趣教學法可以實現(xiàn)以下兩個功能:
第一,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始終是堅持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課堂上的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過多,學生只能疲于接受,缺乏思考和總結(jié)的時間。久而久之,就會養(yǎng)成對教師的依賴性,甚至喪失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可以運用風趣的語言,就可以打破課堂的沉悶氣氛,讓學生在笑聲中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
第二,增強教師的親和力。教師運用興趣教學法,為學生營造積極的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減少師生之間的誤會和陌生感,有效地增強教師的親和力。當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信賴感,就會喜歡上這個教師,進而喜歡上其所教授的課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也會大大地提高了。
二、實施興趣教學的措施
1.互動式教學法
小學生有著活潑好動的特性,這些既是教學當中的障礙也是我們可以借助的優(yōu)勢。他們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往往會是全心投入和心不在焉兩種截然不同的境界,這兩種境界的產(chǎn)生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對課堂氛圍的興趣的高低和參與程度的大小,因此在課堂教學當中,我們要極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邮浇虒W對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有著十分明顯的效果,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互動,能最大限度地帶動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能真正地提高興趣 。
2.導語激趣法
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課文的環(huán)節(jié)。如能迅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能誘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整堂課的效果。長期以來,許多教師孜孜探求,創(chuàng)設了許多導入方法。不管使用哪種方法,只要能有效刺激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就可以不斷完善之。
3.設疑激趣法
課堂設疑是開啟學生心智,激發(fā)學習動機,推動學生到達知識彼岸的一種有效方法。“疑”設得好、設得精、設得巧、設到點子上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一些平時不敢發(fā)言的學生不是不會發(fā)言,而是教師未敢撥動他們的心弦。只要“疑”設到學生的“動情點”、“興奮點”上,他們便會不能不發(fā),發(fā)而后快。在這一思維流程中,求異、創(chuàng)新的思維火花也會隨之迸發(fā)。
4.課外訓練法
課堂是訓練學生語文基本功的主要陣地。而要學生對基本功加深理解、牢固掌握,就還需要相應的課外活動來輔助完成,而這種活動必須遵循興趣教學原則,根據(jù)學生實際需求去實施。在教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后,可以在課外開展講課文故事比賽。讓學生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運用課文的語言,加上自己的表情動作來講述,就比單純能背誦有效得多。課文內(nèi)容記牢了,講演能力提高了,膽量也訓練了,可謂“一舉多得”。教對話較多的課文時,可以開展分角色朗讀比賽。如在教學基本完成后,可以要求學生自個兒找對兒,進行分角色朗讀,引導他們分角色朗讀時要注意讀出課文中各種角色的語氣和效果。
5.充分調(diào)動想象力法
語文興趣教學還主要表現(xiàn)在想象的發(fā)展,這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又一個有效途徑,也是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性思維的有效方法。例如,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學習作文,要注意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厭煩情緒。一般學生在開始作文時,會有一種“怕”字當頭和無話可寫的心理特征。這時,教師應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來設計問題,并加以恰當引導,讓學生通過想象來解決問題。同時教師也可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鼓勵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從狹小的生活圈中走出來,去感知大自然中和社會生活中的事物所蘊含著的美。又如在教完《窮人》一文后,教師可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續(xù)寫(桑娜拉開了帳子……)一文。這個訓練的安排,有利于鞏固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同時,也能使他們從寫作中更透徹地領會文章的中心。想象是發(fā)展,教師應抓住一切時機為學生提供練筆的機會,并能根據(jù)本班學生的特點來設計練習,使學生從愉快中學到寫作知識,提高寫作水平。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興趣教學法是十分必要當然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但是由于小學生天生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如何讓他們的思想走向“正軌”,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提高孩子們對語文的興趣,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從被動轉(zhuǎn)化為主動,以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黃志祥;讓學生快樂地學習[J]. 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02).
[2]鄭春苗;點燃學生課堂興趣的火花——淺談如何激活課堂的點滴體會[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05).
[3]韓英;興趣的培養(yǎng)在科學教學中是至關(guān)重要的[J]. 小學科學(教師),2010(02).
[4]劉小云.讓語文課堂因“趣”味而變得精彩[J].現(xiàn)代閱讀,2012,(07):200 .
[5]安艷.趣味語文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J].成才之路,2013,(1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