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怡然
春風(fēng)十里,各種賞花?;ǘ涞木`放大多美好而短暫,櫻花只有7天生命,曇花一現(xiàn)僅能持續(xù)4個小時,人們總想留住它們最美的一刻。大自然創(chuàng)造花朵,攝影師們則用鏡頭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個充滿創(chuàng)意的 “花花世界”。
沒有水的滋養(yǎng),花朵便無法綻放。幾滴水珠,很可能會讓花朵面對鏡頭時打開“心扉”。 法國攝影師斯坦利·霍爾( Stanley Hall)是一位拍攝花朵的大師,他的拍攝秘訣便是通過水滴來表現(xiàn)花朵的內(nèi)心語言。當靈動的水珠遇到細膩的花瓣,整個世界瞬間變得安靜了。
拍攝這樣的照片并不難,一個普通的小噴壺就可以在花朵上制造出晶瑩剔透的水珠,透過水珠來觀看花朵,別有一番趣味。
世人欣賞的往往是花兒色彩鮮艷的外表,而英國攝影師尼克·維齊(Nick Veasey)在意的卻是花朵的“內(nèi)在美”。X射線幫助他拍攝出了花朵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美感,褪去色彩的花朵,看起來如同一幅水墨畫。
英國攝影師唐·法雷爾(Don Farrall)使用了一種“變態(tài)”的方式來欣賞花朵。他在花中放置少量炸藥,用相機的高速快門捕捉下花朵爆炸后花瓣四濺的場面。一向以溫婉示人的花朵,在爆炸的一瞬間充滿了力量,強烈的反差讓照片呈現(xiàn)出獨特的美感。
中國古人賞花的方式雅致、多樣,插花燃香稱為香賞,對花撫琴稱為琴賞,插花品茗稱為茗賞。今人也不乏此種閑情逸趣,英國攝影師阿耳特彌斯(Artemisn)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賞花方式——“凍賞”,把綻放的花朵放入水瓶后冰凍起來,花朵綻放的瞬間被永恒凝結(jié),與相機的凝固時光有異曲同工之妙。
美麗的花朵總是會“招蜂引蝶”,這一次,是一只瓢蟲對花朵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在愛爾蘭攝影師Mikroman6的鏡頭下,這只瓢蟲變身“花花公子”,開始了在花朵中的歷險旅程,遇到了許多美麗的“花姑娘”。靈動的瓢蟲為安靜的花朵增加了不少活力,每張照片仿佛都在訴說著瓢蟲與“花姑娘”不為人知的故事。
拍攝花卉,微距鏡頭是最佳裝備。即便沒有微距鏡頭,手機也可以成為拍攝花朵的利器,手機相機的傳感器面積小,可以近距離拍攝花朵的細節(jié)。
在室外拍攝花朵,盡量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進行,較硬的直射光源會使花朵產(chǎn)生很重的影子。使用雨傘遮擋陽光或在陰天拍攝會讓花朵看起來更有韻味。
雖然中國自古便有食花的傳統(tǒng),但在拍攝時可不要輕易品嘗,很多花朵含有有毒物質(zhì),夾竹桃、虞美人、鈴蘭、曼陀羅等美麗的花朵誤食后都會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