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宇 林禮
摘 要:在田徑比賽運動訓練過程中,運動員每天的運動量都很大,身體負荷過重,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和虧損。因此,為了使運動員在田徑短跑比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不能只靠平日訓練中巨大的運動量,還要講究運動技巧,改進訓練方法。
關鍵詞:短跑動作技術;改進;訓練方法
一、短跑動作技術
短跑運動是在人體器官和內(nèi)臟系統(tǒng)大量缺氧的條件下完成的高難度動作。短跑運動以無氧代謝供給能量,是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運動,它使人體迅速擺脫靜止運動,產(chǎn)生最強的爆發(fā)力,進入極限運動狀態(tài)。
現(xiàn)今的短跑運動比賽過程分為起跑、途中跑、彎道跑三部分,本文就論述了如何改進其訓練方法,提高運動員的短跑成績。
二、短跑動作技術的缺陷
隨著現(xiàn)代田徑短跑動作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當今世界的短跑運動員的成績達到了一個較高的記錄,男子100米短跑成績?yōu)?.85秒,女子的成績?yōu)?0.49秒。雖然在短跑運動中我們?nèi)〉玫某煽儾诲e,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和理論研究的滯后,現(xiàn)在仍然有許多方面不能適用于現(xiàn)今的田徑運動,如訓練方法陳舊,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等。在傳統(tǒng)的短跑訓練中,教練們都認為只有努力訓練,大量地運動才能很快提高短跑水平,但是長期采用這種訓練方法會造成運動員的肌肉損傷,減少運動員的參賽年限,這是以身體作為代價的短跑訓練方法。
我國在短跑運動員的訓練過程中不光要重視力量和速度的訓練,還要重視短跑運動的技術水平,比如手臂的擺放,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的技術訓練等。研究表明,對于現(xiàn)代的短跑運動來說,在急速運動的過程中步幅的大小有很大一部分取決于髖關節(jié)的伸髖力量、柔韌性和靈活性。世界級的短跑運動員都比較重視髖關節(jié)的運動,經(jīng)常進行“伸髖與鞭打趴地”的技術訓練。
另外,除了下肢的訓練外,我們的上肢訓練也要加強。上肢的擺臂運動一直就是我國運動員的弱點,教練也一直忽視了發(fā)展運動員的上肢力量,只重視下肢力量的發(fā)展。但是由于上肢力量薄弱,平衡動作穩(wěn)定性太差,因此使得短跑時阻力太大,嚴重阻礙了跑步的速度。因此,為了使運動員的短跑運動技術更進一步,我們必須改進現(xiàn)今的短跑運動技術。
三、短跑動作技術的訓練方法
1.速度方面的改進
在訓練時必須要掌握好跑步節(jié)奏的變化,如縮小跑的動作幅度,加快跑的動作頻率。因此,在跑步中需要高抬腿,增強大腿的肌肉力量和髖關節(jié)的柔韌性,提高肌肉的靈活性,這樣才有助于提高跑步的頻率。另外,可以采用快慢交替小跑、原地快慢交替擺臂、牽引跑、后蹬跑等方式,這些都能加快短跑的跑步速度。
2.力量方面的改進
短跑的距離短,我們必須在運動員的訓練過程中增強其爆發(fā)力,加強運動員的力量訓練。但是為了避免肌肉勞損,必須采取更加科學的肌肉訓練方法,比如負重跑步、深蹲、俯臥撐、抓舉杠鈴等運動,訓練到了一定的程度和次數(shù),就休息30秒到90秒,這樣更有利于肌肉力量的增強和肌肉的休息。
英國一位有名的短跑教練說過,當運動員的股四頭肌和股后肌群的比例為10∶6時,短跑運動時前后四肢擺動才會更加平衡,然而大多數(shù)中國運動員的比例是6∶1,而這樣的身體狀況常常會造成運動員的股后肌群的拉傷、抽筋骨折、形成速度障礙等情況,因此在鍛煉力量的訓練中負重深蹲和抓舉是最有效的鍛煉方法。
3.技術方面的改進
(1)擺臂技術的訓練與改進。擺臂是短跑訓練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于短跑速度起著很大的作用。在進入彎道跑的時候要用力將手臂向前擺動,右側臂向前擺動的幅度和力度要大于直跑時的幅度和力度,過了彎道之后左側臂擺動的幅度要配合身體重心的恢復,使身體更加放松。
(2)屈蹬式技術。由于技術、場地條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短跑時的后蹬式技術已經(jīng)變成了屈蹬式技術。屈蹬式技術在支撐腿后蹬時膝蓋角度變化小,增大了向前的水平速度,減小了重心波動差,增大了步幅,使得蹬擺的動作轉換更加連貫、迅速,提高了跑步速度。
(3)實行短跑放松技術。緊張的狀態(tài)不利于在短跑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在短跑過程中進行放松技術的訓練很重要。為了使運動員在短跑過程中更加放松,可以讓他們通過腹式深呼吸方法進入自然的放松狀態(tài),或是通過意念訓練的內(nèi)容和方法,增強運動員自身的信心,想象出更加放松的場景,做好起跑姿勢,以最放松的技術跑完全程。
短跑訓練過程是一個科學復雜的過程,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動作技術、心理因素等各方面都會影響到短跑的技術,因此我們需加大對短跑運動技術的訓練,使我國的短跑運動員能夠取得更加傲人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徐建忠.少年短跑運動員快速力量訓練探討[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1(2):17-20.
[2]汪英,付國安.試論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的快速力量訓練[J].湖北體育科技,1999(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