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甘肅山區(qū)等級公路的建設采用各種結構形式的橋梁來跨越深溝、河谷,甘肅地震帶主要有南北地震帶、河西走廊地震帶、阿爾金地震帶,隨著近年來甘肅周邊地震頻發(fā),結合甘肅山區(qū)橋梁建設特點,闡述橋型選擇、抗震措施、橋梁抗震設計等方面內容,為今后橋梁建設提供幫助。
【關鍵詞】山區(qū)橋梁;抗震設計;抗震措施
0 概述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西部基礎建設投資傾向,甘肅山區(qū)地形復雜,山高坡陡,為跨越深溝、河谷,采用了各式各樣結構的橋梁。汶川、玉樹地震后,橋梁受災嚴重,搶救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相關部門對于橋梁抗震設計得到更多關注,進一步得到政府、建設單位的重視。筆者結合近年來地震后橋梁受災情況,在橋梁結構體系及抗震措施有了自己一些獨特體會,總結起來甘肅省山區(qū)橋梁的地震后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重力式橋臺位置偏移,墻身出現(xiàn)裂縫,造成橋梁整體錯位,橋墩墩身出現(xiàn)傾倒、折斷和裂縫,以及部分施工沉降縫錯位造成主體結構破壞;
(2)地震作用造墩身塑性鉸區(qū)域由于箍筋加密達不到要求,造成鋼筋混凝土結構破壞;
(3)支座橡膠滑落,防震擋塊擠壓破損,大縱坡橋梁缺少縱向限位措施,出現(xiàn)落梁。
對于上述震害問題,筆者從橋型選擇和橋梁抗震措施兩個方面分別闡述自己的理解。
1 橋型選擇及抗震措施
不同種橋型在地震作用中的抗震結果:
汶川、玉樹地震中,公路常規(guī)橋梁主要由4種類型:簡支梁橋、拱橋、連續(xù)梁橋及小部分連續(xù)鋼構。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簡支梁橋主要是上部受損,下部結構受損數(shù)量不多,受損程度也較輕,簡單修復后可以直接使用。拱橋相對來說表現(xiàn)良好,但部分也出現(xiàn)整體垮塌或主拱垮塌。連續(xù)梁橋與簡支梁橋相似,也是上部結構受損,下部結構基本完好。連續(xù)鋼構上部結構基本完好,下部結構出現(xiàn)受損。以下就對各種橋型在地震中震害及抗震措施做一簡要說明。
1)簡支梁橋與連續(xù)梁橋比較
主要震害:兩者都是梁式橋,在近幾年地震表現(xiàn)中,兩者上部結構受損嚴重,主要有梁體縱橫向位移影響防震擋塊剪切破壞,支座受損失效及少部分出現(xiàn)整體或單跨落梁。
抗震措施:對于梁式橋設計及施工中需要考慮地震中梁體縱橫向位移,合理放置橫向擋塊距離及縱向柔性擋塊限位器,支座的合理選用(國外已經(jīng)全面推廣減隔震支座)對于梁式橋在今后地震中能簡單修復即可使用起到很好的效果。
2)梁式橋與拱橋比較
主要震害:拱橋建筑在中國歷史中年代久遠,在古代橋梁中,以石拱橋為其主要橋型。無論在山區(qū)、丘陵、平原和部分江南水鄉(xiāng)地區(qū),至今仍保存著各種風采的石拱橋。隨著新型材料出現(xiàn),不同體系的拱橋也隨之出現(xiàn)。從地震統(tǒng)計中發(fā)現(xiàn),拱橋在地震中表現(xiàn)良好,相對于其他結構橋梁在地震中受損概率更小,拱橋在地震中破壞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拱腳相對位移也很容易導致全橋倒塌,出現(xiàn)不可修復的破壞;二是,場地運動影響橋梁結構震動。而梁式橋一般出現(xiàn)受損可以修復后使用。
抗震措施:對于拱橋,應采取以下兩種方式來提高抗震性能。一是,通過橋梁自身結構抗力和延性來抵御地震作用和吸收地震能量。二是,采用結構振動控制技術,通過改變結構系統(tǒng)的動力學特性或阻尼耗散性能來提高和改善拱橋結構的抗震能力。
3)梁式橋與剛構橋比較
主要震害:連續(xù)剛構橋是一種高次超靜定結構,連續(xù)梁結構也是超靜定結構,但因超靜定次數(shù)比連續(xù)剛構少而使得受力要簡單一些。從地震統(tǒng)計中發(fā)現(xiàn),連續(xù)鋼構震害主要是橋墩貫穿裂縫,上部結構基本不受損,主要是梁體內橫隔板開裂,消耗地震能量,保護主體結構。
抗震措施:對于連續(xù)剛構橋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來提高自身抗震性能。提高橋梁自身結構延性抗震設計,主要有上部結構和基礎的彈性,墩柱自身的延性設計,墩柱基礎以下結構的彈性設計。
2 橋梁抗震設計建議
由于地震本來就是不確定的,我們的計算結果是按照一種或者幾種地震作用來模擬,很容易使計算結果與真實地震作用的失真,地震運動由很多種因素通過復雜的作用形成,是一種很模糊事件,橋梁結構的抗震計算與仿真計算很相似,有時與實際結果會差生很大的差距。很據(jù)上述橋型選擇及抗震措施的研究,作者通過以下建議對甘肅山區(qū)橋梁抗震提供幫助:
(1)由于橋梁類型的不同,造成其抗震性能也不盡相同,抗震性能由橋型自身、場地條件、橋梁周圍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在實際設計工作中,要對具體橋梁具體來分析研究,綜合其各種相關的影響因素,選擇合適的橋型。
(2)橋梁位置的選擇尤為重要,應首先考慮穩(wěn)定的河床以及其河床具有良好的地質條件。有時由于客觀原因沒有更好的位置,應保證橋梁位置與河流正交,避免斜交橋梁造成橋位處河流沖刷加劇,對橋梁產(chǎn)生不理影響。對于跨越斷層地帶的橋梁,盡可能采用簡支梁橋體系,避免地震作用中出現(xiàn)落梁及全橋垮塌現(xiàn)象。
(3)在設計設計過程中,盡量采用結構連續(xù),使其減少伸縮縫數(shù)量,這樣既可以減少由于地震作用發(fā)生落梁,又可以提高車輛行駛的舒適性。
(4)常規(guī)的簡支橋梁為保證結構的連續(xù),應增強橋面鋪裝及橋面連續(xù)對主梁結構影響,使其在地震作用中減少落梁的可能性。另外還應適當?shù)丶訉挾张_頂蓋梁寬度,并增設防止縱向位移的柔性擋塊。
(5)對于橋梁細部構件,應做精細化設計,來滿足抗震需求,以達到多級設防。
(6)橋墩自身結構的延性設計,橋墩結構的延性設計在實際地震中會產(chǎn)生很好的表現(xiàn),由于橋墩部分結構自身具有足夠的延性,使其在地震作用中形成穩(wěn)定的塑性鉸,產(chǎn)生一系列變形用來消耗地震能量,以保證橋梁結構的安全。
(7)由于一些新型材料的出現(xiàn),在橋梁設計中使用新型材料使其能消耗地震能量,達到抗震效果。因為橋梁自身結構只要滿足范圍之內的彈性變形,結構不會出現(xiàn)永久不可修復的破壞,在簡單修復后仍能使用。
3 結語
因為地震作用是不確定和隨機產(chǎn)生的,甘肅省南北地震帶、河西走廊地震帶、阿爾金地震帶對橋梁的抗震設計多樣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本文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首先要對橋梁抗震設計的理念和重要性要有足夠的認識,加強山區(qū)橋梁抗震的設計,選擇適合當?shù)貥蛄航Y構,增強抗震設計意識;
(2)針對甘肅山區(qū)地形復雜的情況,設計過程中選擇適合當?shù)氐牡卣鹨蛩?,通過實驗和相關計算合理選擇結構尺寸及配筋;
(3)全面考慮甘肅山區(qū)橋梁抗震的措施,應針對不同結構形式制定不同的抗震方案。
希望作者多年的抗震設計建議在解決一些實際工程的中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JTG/T B02-01-2008 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S].
[2]JTG B02-2013 公路工程抗震規(guī)范[S].
[3]CJJ 166-2011 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guī)范[S].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