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素靜
2014年農(nóng)歷5月23日,是母親三周年忌日。似乎在此之前的很多天里,我就一直期盼而懼怕著這個日子。期盼,是因為這天能盡情釋放壓抑已久的思念;懼怕,是因為這個日子會再次提醒我一個不想接受卻無法改變的悲傷事實。
不管是盼還是怕,日子還是自顧自地勻速朝著我們走來。清明節(jié)回到家,我和嫂子、姐姐商量母親三周年事宜時,沒等她們發(fā)言,我先表達(dá)了自己的意見。不,不是我的意見,而是我用我的口說出了母親的心愿。母親是個矜持的人,盡管她在世時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意思,但從她的言談中,我仍然讀懂了她的心思,理解了她的盼望。我總覺得母親就在不遠(yuǎn)處看著我,等著我為她把心愿變成現(xiàn)實。所幸,嫂子、姐姐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一致。
一家人達(dá)成了共識,擬好了祭祀方案,我能做的就只有等待了——按照老家風(fēng)俗,出嫁的女兒是不參與準(zhǔn)備工作的。但越臨近這個日子,我的內(nèi)心就越期盼而不安。我一遍遍盤算這天是周幾,思考是否會給大家?guī)砺闊┖筒槐悖粫r不時就上網(wǎng)查詢這天的天氣預(yù)報,唯恐遇上狂風(fēng)大雨;盡管知道自己回去也并沒有什么事情可做,但還是計劃著早點回去……我早早買來祭奠用的紙張,笨拙地折疊成祭品,既可打發(fā)備受煎熬的時光,也是借助這種方式來傳達(dá)我的思念和緬懷。
按照老家風(fēng)俗,三周年忌日的頭天晚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儀式:親戚、親人在樂器手的吹打伴奏下行祭拜禮,用傳統(tǒng)的方式向遠(yuǎn)行的親人傳達(dá)思念和緬懷。那天,看著一向不會用傳統(tǒng)方式祭拜的老公也在認(rèn)真學(xué)著大家的動作跟著祭拜時,我的淚潸然而下——這個和我緊緊綁在一起的男人,他得到了母親那么多信任,善良的他也曾為母親帶去了那么多溫暖。除了我,他似乎就是母親最大的驕傲,而母親也給予了他很多偏愛,那份偏愛有時讓我都不禁嫉妒……此刻,平素不善言談的他沉默地緩緩祭拜,仿佛是在借助一次次祭拜訴說自己對母親的緬懷!
樂手們也盡力吹打和演奏,一曲曲嗩吶,一段段豫劇,特別是演奏到兩個寄托思念的片段時,演奏者似乎也哽咽了。這些曲劇都是母親生前所喜歡的,在這個屬于母親的特殊日子里,我們用這樣的方式陪伴她度過,她應(yīng)該會欣慰吧?
晚上九點多,天上不合時宜地落下了小雨,儀式就此結(jié)束。我本想再在老屋入睡一次,假裝自己還躺在母親的懷里,但打量了一番才明白,這個家已經(jīng)不只是屬于我了——侄子、侄媳,侄女、侄女婿,大家都趕了回來,這個家中已經(jīng)有了更多更豐富的生命。所以,最后我還是決定去大姐家借住一晚。
盡管不是躺在曾帶有母親體溫的床鋪上,但畢竟也算是距離母親不遠(yuǎn)的地方了——母親臨走前的幾天,就是在大姐家度過的;而平常的日子里,母親也是在大姐家居住的時間最多。從某一方面來講,這里也是我能陪伴母親的另一個去處吧。
雨絲開始綿長起來,不徐不疾地飄落著,錯落有致地敲打著。窗戶外的雨搭的存在,似乎不是為了遮雨,而是特意為雨搭建出來的一方舞臺。自聽到夜雨敲打的那一刻,我就知道,這個夜晚跟睡眠無關(guān)。
雨聲把我的思緒拉得很遠(yuǎn)很遠(yuǎn),一直遠(yuǎn)到了童年。在這樣的雨夜,回憶所有的過往、重溫所有的記憶似乎是唯一適合的事情。或許,這場雨就是專為這次告別而來的?它在提醒我用這種方式和母親告別、為母親送行?夜里兩點,我忍不住打開手機(jī),寫下些零零散散的字:
這
注定是個
跟睡眠無關(guān)的夜
綿長的雨
不徐不疾地敲擊屋頂
也緩緩敲開一段遙遠(yuǎn)的記憶
記憶的主角
是一個拉著母親衣襟撒嬌的少女
就用這種重溫、回憶的方式告別嗎
嗯
也好
我愿意
用一夜的睡眠
換取亙長而永久的回憶
更何況
還有雨點敲擊屋頂做伴奏
特殊的夜晚就這樣一點一點在回憶中滑了過去。五點,我便跟著大家又站到了祭奠堂前,迎接更多親戚和鄰居的祭奠和緬懷。
祭奠,是今天的主題;緬懷,是今天的主要內(nèi)容??粗鴣韥硗娜耍矣趾鋈晃虺觯浩鋵?,這不僅是緬懷,更是一次送行,我們就在這樣一次次的緬懷和送行中,慢慢接受了現(xiàn)實,慢慢送走了母親,慢慢走進(jìn)沒有母親參與的日子。原來,讓活著的人接受現(xiàn)實,才是儀式最主要的目的。
十二點,送行的時刻還是到了。這將是最終的送別,從此,我們不會再有迎接母親來到老屋的儀式。想到這些,我心里那些煎熬般的疼痛化作了奔涌的淚??薨?,大聲哭吧,這個日子,就是讓我們釋放的!
該結(jié)束的最終都結(jié)束了。午飯后,親戚們陸續(xù)離開。以前,親戚來到家中,我只需陪在母親身邊,適當(dāng)?shù)乇硎竞?,展示一下微笑即可,而現(xiàn)在,沒有了母親,我只有獨自站在眾親戚面前,表達(dá)著屬于我的感謝。好在,我還知曉些他們之間的話題。我又一次明白,沒有了可供遮蔽的身影,我們都會快速成長起來。
親戚終于都離開了,只有家人還在忙碌地收拾雜亂的飯局。我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知道這一刻的忙碌還是在為母親而忙碌,心中難免有無限的留戀,但靜靜地注視和思考,也許是我此刻唯一能夠做的!
就這樣,一步步,我們完成了最后一次隆重的送行和告別,也最終接受了母親離去的事實。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市油田教育中心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