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鳴玉
第六屆中國社會治理論壇之分論壇“新發(fā)展理念與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由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齊曄教授和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社會學院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趙秋雁教授分別主持上下半場。
共享發(fā)展、自由與秩序、社會公平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鄭功成教授認為,一方面,我們當前面臨的社會是一個復雜多變的社會,社會結構多元化,價值取向多元化,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日益多樣化,社會矛盾的形態(tài)日益復雜化,政府包辦一切社會事務已經難以為繼,而市場力量與社會力量還未有效發(fā)揮作用。另一方面,利益格局失衡是導致一切社會矛盾的深刻根源,勞資之間的利益格局差距、城鄉(xiāng)差距、地區(qū)差距與貧富差距擴大不光制約著新時期的社會治理,也直接影響著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他提出,要用共享的理念來指導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進一步提升對共享發(fā)展理念的認識和重視程度,要加快構建共建、共享、共治三位一體的新格局,引領社會治理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路。
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韓震教授提出,在實現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必須界定自由的界限,深刻理解自由與治理的關系:一是不能破壞社會自由得以存在的框架性秩序;二是他人的自由就是我們每個人自由的界限,反過來,我們的自由也是他人自由的界限,大家都應該意識到界限的力量,并互相尊重;三是在尊重秩序的時候,要不斷完善秩序,使其成為越來越好的秩序,這就是包容性秩序。只有人民有序而自由地活動,才能不斷推進社會走向法治,走向更加文明的秩序。
教育部“長江學者”、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李實教授認為,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要著力改善民生、追求社會公平。他針對我國現有收入差距還很大,存在著比較嚴重的財富不平等等問題提出了應對措施,一是從收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兩個層面入手,初次分配解決好政府、企業(yè)和個人之間的分配關系,再次分配把低收入人群與貧困人口作為重要的瞄準對象;二是改善稅收政策,減少間接稅,增加直接稅;三是財政支出進一步向民生傾斜,特別是增加教育和醫(yī)療方面的投入;四是加大反腐的力度,在官員財產公開方面有所進展。
新理念推動平安中國建設
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圍繞“東方之星”輪翻沉事件,闡述了事件調查過程,提出了啟示和思考:一是堅持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tǒng)一領導下,各種救援力量團結一致,在應對災難中表現出決策迅速、出手快、出拳重、應對有力的鮮明特色;二是快速反應,協(xié)同應對,各部門密切配合,條塊緊密結合,軍地高度融合,資源有效整合;三是提升應對處置與救援能力,廣大的科學家和專業(yè)技術人員要爭創(chuàng)世界一流;四是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健全智能安全保障系統(tǒng),提高應對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的能力;五是鼓勵各級干部敢于負責、敢于擔當,提高研判力、決策力、掌控力、協(xié)調力和輿論的引導力。
新理念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實踐
中共廣安市委書記侯曉春從廣安市區(qū)建設的實踐探索出發(fā),剖析了當前社區(qū)建設存在九大問題:一是復退軍人成為新的社會矛盾;二是城鎮(zhèn)化產生的社會流動人口問題;三是特殊群體帶來的社會矛盾問題;四是投融資公司高息貸款問題;五是城鎮(zhèn)的貧困人口問題;六是打擊毒品販賣問題;七是社區(qū)老齡化的問題;八是邪教盛行問題;九是孤殘兒童、孤老人員和失業(yè)者穩(wěn)定問題。面對這些現存問題,他提出了應對措施:一是以人為本,在社區(qū)建立更多的公共空間,讓社區(qū)百姓快樂生活;二是鼓勵社會組織開展各種公益活動;三是轉型社區(qū)行政工作方式,把行政職能轉變?yōu)榉章毮埽凰氖巧鐓^(qū)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和衛(wèi)生環(huán)境;五是采用網格化的智能管理系統(tǒng);六是以法治開展社區(qū)治理。
貫徹落實新理念的關鍵在人
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趙世洪指出,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確實是理念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在社會治理中,要警惕精英主義和民粹主義。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王滿傳教授提出,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涉及到人和制度的問題,最基礎的是人的現代化,這既是一個前提,也是一個最終的目標,即人的全面發(fā)展和小康。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社會史研究室主任李文研究員認為,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素質、健康素質共同決定人類資源的質量和全社會的文明程度,也就是小康社會在人的方面的實現程度。他提出,應該樹立規(guī)矩意識,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并加大健康投入,提升全民身體素質,“全力做好補齊短板這篇大文章,著力提高發(fā)展的協(xié)調性和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