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風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內容,無論是對家庭建設還是國家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古至今,重視家風培養(yǎng)的例子比比皆是。家風對黨風、政風以及社會風氣都有重要影響,家風對于加強當代公務員廉政建設也具有重要意義。樹立清廉家風,加強公務員隊伍廉政建設,在當今依然具有現實意義和時代意義。
[關鍵詞]家風;黨風;政風;廉政建設
一、何謂家風
家風也叫門風,是一個家庭內部對每一位家庭成員關乎思想品德和行為準則方面的要求。家風的形成主要通過家庭成員把道德規(guī)范、正確的行為準則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對其他家庭成員產生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從而使家庭成員的行為符合道德要求。中國傳統社會中重視對家風培養(yǎng)的例子比比皆是,“岳母刺字”“孟母三遷”“畫荻教子”的講述,都是中國古代重視家風的體現?!稖毓矣枴?、《顏氏家訓》、《袁氏世范》、《朱子家訓》等等一系列家風方面的著作,都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高尚的精神基因在不同的家庭中代代傳承。
二、家風的重要性
從古至今,家風與廉政都緊密相連。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好的家風,影響著家庭成員的思想品德及行為,有利于家庭成員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凡是清正廉潔的官員,其身后必有一個家風正派的家庭;而那些驕奢淫逸,貪得無厭之人,家風則往往不佳,其家庭最終也會走向破敗。近年來查處的一些官員腐敗案件,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家族式腐敗”案例。出問題的官員普遍缺乏良好家風,對親屬家教不嚴,親屬之間的不良行為互相滲透、家風惡性循環(huán);有的為了貪圖物質方面的享樂,大搞權錢交易;有的在自己墮落腐敗的同時也將不正之風傳染到家庭,直至同流合污,沆瀣一氣;有的家族式腐敗,幾乎牽涉到家里所有人……這些“一人腐敗,全家出事”的案例充分說明,加強黨員干部“家庭”和“家風”建設,是預防腐敗、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家風文化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歷史上的許多鞭策后人的忠告、流傳千古的家訓,都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今天我們進行黨風廉政建設的借鑒。一個家庭用良好的家規(guī)家訓來鞭策家人,影響家人,可以有效地幫助家庭成員自覺遵守黨紀國法,幫助黨員干部守住權力的底線,牢固建立拒腐防變的思想底線。同時,家庭成員之間的特殊親情和血緣,也可以成為黨員干部廉政建設的“后方堡壘”。
三、家風對公務員廉政建設的影響
(一)家風影響公務員的作風
良好的家風會促進公務員個人良好作風的養(yǎng)成,進而發(fā)揮以點帶面的作用,對于提升公務員整體的風氣產生促進作用。大凡德高望重有所成就之人身上的所具備的良好品質,都與他們從小在家庭環(huán)境中的耳濡目染有著密切淵源。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說:“我們家的教育秘訣就是‘不教育,主要靠‘身教”。家里的炊事員曾對錢永剛說:“你父親是個有學問有文化的人?!卞X永剛回答:“這還用你說,我當然知道了!”然而炊事員的一番話卻讓錢永強為之慚愧:“你父親每次下來吃飯都穿得整整齊齊,從不穿拖鞋、背心。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錢永剛從此穿戴整齊才去吃飯,并將這個習慣保留至今。
(二)家風影響黨風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家風與黨風緊密相連,家風的好壞直接影響黨風和社會風氣的好壞。對于每一位黨員干部而言,其作風能夠反映出其家風的好壞,家風可以折射出其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黨員干部首先要家風正,才能有好的黨風,才能樹立起清正廉潔的形象,贏得群眾的認可。由此可見,黨員干部的家風問題不是你個人的事情、也不是你一個家庭的事情,它是關系著黨員干部的黨風及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的大事。
近年來,一個個被打落下馬的貪污腐敗份子,他們往往都是各自家庭的一家之主,這些人違反黨紀國法,其不良影響甚至要蔓延至下面幾代人。由于缺乏對權力的約束,少數黨員干部為了利益失去了本該有的理智,違規(guī)用權、違紀用權,把對家人的放縱誤認為是對家人的關懷,為了方便家人經商、上學、升官等亂開綠燈亂打招呼,甚至領著家人沆瀣一氣違法違規(guī)違紀,結果既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又破壞了家庭的幸福,更敗壞了黨風、給黨的形象抹黑。
(三)家風影響政風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毕扔袊也庞行〖?,小家安寧國家才能安定。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進行廉政建設的同時開始重視廣大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告誡領導干部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第八條:“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更是充分體現了黨在制度方面要求黨員領導干部進行家風建設的要求。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成為了新時期黨在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上的新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新形勢下,堅持不懈加強廉政建設,必須深刻認識到領導干部的家風事關政風的公平、正義、純潔。中國傳統社會中家風與政治是休戚相關的,統治者所提倡的政風往往是從家風中提煉而來。通過歷代統治者的倡導使原本家風家教中對個人美德的贊譽通過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教育演變?yōu)檎挝幕砟?,它們潛移默化地成為社會大部分人的共識,成為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瑰寶。
四、如何樹立廉潔的家風
(一)嚴以律己,為家庭成員做好表率
要想培養(yǎng)良好家風,領導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則。古人云:“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試想如果領導干部自身行為不端正,談何要求家庭中的其他成員行為端正?這就要求領導干部注重自身行為作風,加強黨性修養(yǎng),牢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和認識論要求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牢記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而不能為了一己私利亂用手中的權力,違反了黨紀國法。
(二)傳承創(chuàng)新,順應時代發(fā)展,加強家風建設
中國傳統社會的家風家教所倡導的仁愛、勤儉、誠信、孝順等,這些價值觀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領導干部要從傳統社會家風中汲取正能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好的家風世代相傳。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價值觀念的本質雖未發(fā)生變化,但家風的內涵也被賦予了更多更深刻的時代內涵,民主、平等、和諧、法治等成為新時代家風的特色。
(三)加強對親屬的約束,防止禍起蕭墻。
要培養(yǎng)良好家風,領導干部不但要以身作則,更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親屬。我們黨許多老一輩革命家都是注重家風建設的典范,他們不僅對自己要求嚴格,而且對自己的親屬同樣嚴格要求,也正因為如此,老一輩革命家的后代很少有違法亂紀的?!扒Ю镏蹋瑵⒂谙佈ā?,要防微杜漸,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證家庭風清氣正。
作者簡介:李叢蕙(1987-),女,山東日照人,曲阜師范大學2014級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