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衡山鎮(zhèn)牛角沖村的一處荒山坡上,76歲的程世蓮老人常常起早貪晚,彎著腰身,和請來的村民們一起開荒勞作。兩年前還是滿目荒蕪的山坡,如今已經(jīng)茶樹滿園,披上綠裝。
程世蓮老人當過基層婦干和民辦教師,1993年,她退養(yǎng)回鄉(xiāng)務農(nóng),在平靜的歲月里,老人卻命途多舛,屢受挫折坎坷。1986年,程世蓮的丈夫因意外事故不幸去世,丟下程世蓮和兒子相依為命。兒子娶妻生子后,雖然一家人日子過的清苦,也充滿了天倫之樂。天有不測風云,2011年,程世蓮49歲的兒子患骨髓癌,為給兒子看病,程世蓮欠下20多萬元債務,還是沒能挽救兒子的生命。
2014年,唯一的兒子病逝離她而去,這一年陳世蓮已是74歲。在遭遇了中年喪夫,老年喪子之痛后,命運再次將老人逼向絕境,2015年,兒媳吳華清又查出患乳腺癌,程世蓮又借債2萬多元為兒媳手術(shù)。面對巨額債務和兒媳后續(xù)的治療費用,堅強、樂觀的程世蓮毅然決定創(chuàng)業(yè)增收還債,為兒媳撐起一片藍天。
2013年,她承包山地培植茶苗,由于沒有經(jīng)驗,眼睜睜地看著地里的茶苗一棵棵地枯萎。程世蓮是名老黨員,在她心里,信義如天,為了早日還清債務,她不顧年事已高,到幾十公里外的茶苗良種基地學習技術(shù),總結(jié)失敗的教訓。
2014年,她又擴大種植規(guī)模,苦心人,天不負,當年種植的萬株茶苗喜獲成功。2015年,她培植的3萬余株茶苗被周邊鄉(xiāng)村的茶農(nóng)搶購一空。取得成功的程世蓮看到了希望。今年,她又承包了4畝多山地,建立茶苗培育基地,培植茶苗,栽種茶樹。在程世蓮的帶動下,200多戶周邊村民紛紛前往程世蓮家訂購茶苗,在自家房前屋后的山地上開辟茶園,增收致富。
為了讓兒媳早日康復,程世蓮老人買來食譜,變著花樣給兒媳做營養(yǎng)餐,看著年邁的婆婆沒日沒夜地操勞,吳華清一度產(chǎn)生輕生的念頭,讓老人得以解脫。程世蓮得知兒媳的心思后,心痛地勸導兒媳,有困難咱們不怕,現(xiàn)在醫(yī)療技術(shù)能讓你的病好起來,有你俺們才有一個家,有希望,我們就要堅持。每天,程世蓮老人一邊照料兒媳治療康復,一邊打理自己的茶苗培植基地,本村的不少留守“大媽”們也前來基地打工,程世蓮按每小時8元給付工錢。一年下來,除去成本,程世蓮可收入2萬余元。
目前,兒媳吳華清經(jīng)過5次化療后,病情穩(wěn)定。她說,自己病好以后,要和婆婆一起把茶苗培育基地做大,打出品牌,早日還清債務,了卻婆婆的心愿。
在程世蓮老人心里,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丈夫、兒子走了,兒媳就是自己心頭上的肉,不能撇下不管。老人說,自己身體硬朗,還能撐個幾年,年近八旬創(chuàng)業(yè),也算是瀟灑走一回!看到年邁的婆婆每天辛勤操勞,病中的吳華清無能為力。
兒媳吳華清將婆婆緊緊地摟住,丈夫去世后,婆婆成了她生命里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