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春
從布宜諾斯艾利斯起飛的飛機從1萬米高空逐漸降落的時候,機艙里忽然聽到了一片驚呼:“伊瓜蘇!伊瓜蘇!”我這才發(fā)現(xiàn),在莽莽蒼蒼無盡的由亞熱帶雨林組成的綠色森林里,靜靜地懸掛著幾十條甚至上百條白色的瀑布,大的、小的、單獨的、間隔開來的、分散了又聚攏在一起的,各種各樣的瀑布展開自己的姿態(tài),從高處向下墜落——那么的安靜和從容,沒有一聲喧嘩。
伊瓜蘇果然不同凡響。峰回路轉之際,它好像為了給人一個驚喜,突然地出現(xiàn),展開于一個斷壁,數十條白色的蛟龍扭結在一起,編織成上下兩幅巨大的水珠簾懸掛在那里,裝飾著周圍綠色的森林。它垂直地懸掛著,靜靜地等待著風的吹動,然后掀起一角,讓我瞥見黑黝黝的山巖斷壁的一點兒真相。
水珠簾只是一個序幕。
山路曲折,瀑布的情節(jié)也曲折。我們又走進一條綠色的長廊,走進密密匝匝的樹林。高大的落葉松、山毛櫸樹,支撐起雄健的體魄直沖云霄,然后在天空中綻開它們繁茂的枝葉,遮掩了下午的烈日。在它們周圍,那些闊葉樹伸出自己的枝丫,與那些長長的蔓藤纏繞在一起,構成縱橫交叉的布局,光影投射下來,露出一處又一處空白??仗幉惶?。遠處,耳際忽然傳來了大水澎湃的聲音。情不自禁地往空白處張望,搜尋瀑布的身影。只見它又在河的對面,我的眼前。變化了,變化了。一會兒,它是匹練懸空一線如注;一會兒,它又是浪漫組合飛流直下。曲折而下如輕盈的旋轉,激情奔瀉似威猛的跳躍。剛與柔的結合,壯與細的比較,單純與復沓的遞進,一個夢幻的群舞的世界。一條不到4000米的彎月形的峽谷走廊,卻形成了275股大小瀑布——世界最寬的瀑布。看到那種豐富與氣勢,不禁要問,它來自人間還是天堂?
綠廊不盡,瀑布不斷。我們還是興沖沖地往前走,然后又折向下行。真像一幕大戲,見了序幕,讀了情節(jié),我們還要看到高潮。伊瓜蘇瀑布的高潮在“波塞蒂”,意為“鬼喉”的地方。億萬年前頻繁的地球運動,在巴西的南部擠壓成許多裂縫,隨巖漿的噴涌而出,形成玄武巖熔巖高原的地理特征。然后又產生斷層,成為河谷,垂直切至伊瓜蘇河的河心。突然地又在巴西與阿根廷交界處塌落一個大洞,形成了落差近百米的壯觀的U形大瀑布。耳邊,一個驚雷緊接著一個驚雷;眼前,一團白霧連續(xù)著一團白霧。白霧的水汽彌漫在河谷間,又升騰于天空,在太陽光的強烈照射下,又變成了一條美麗的彩虹——天上的橋。走上天橋可以到達天堂,在天堂上看伊瓜蘇,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呢?來不及想象。地上也有一座橋。橋下是一條奔湍的大河。閃著綠松石般的光亮,撲騰著浪花。我走上棧橋,跨過河心,一步步接近瀑布,顧不得雨花淋濕了衣衫。雷再響,雨再大,我也要走近了,再走近。走到了橋的盡頭,抬眼看那劈頭蓋臉的瀑布,勢從天落,滾滾而下,在U形的幾百米寬面的峽谷,奔流咆哮。前面一排的巨流剛剛呼嘯而下,后面一排的巨流又接踵而至。只聽見“轟隆——轟隆”的巨響,震得天驚,震得山搖。
鋪天蓋地的飛瀑,是水的意志和偉力的抒情,它要沖垮一切,淹沒一切。人在它面前,渺小得如同它的一滴水珠。水是白色的,又不純粹是白色的,巨大的白色中摻雜著幾股墨綠色,像是一種潑彩,沒有遮攔地傾倒,再傾倒,無休無止,只是不知道這顏色是怎么變幻出來的。于是彩色的瀑布,與彩色的河流、天上的彩虹一起走向高潮,演繹和展示人間最壯麗的一幕。同時,實現(xiàn)了人與自然和諧共鳴的高潮。
伊瓜蘇,印第安語的意思即“大水”。大水不是來自天上,而是來自密林深處的河流。
(選自《人民日報》)